论课堂收尾艺术——基于小学语文课堂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期   作者:暨爱珍
[导读] 在基础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中,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艺术素养具有很高要求。

        暨爱珍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新前街道中心小学   318020

        摘要:在基础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中,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艺术素养具有很高要求。换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的应用能直接体现出其教学水平。而课堂收尾环节在整堂课程中占据重要部分,课堂的开头是为教学内容做铺垫,收尾则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而课堂收尾的方式能够影响学生的思维架构质量与知识理解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课堂收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探究收尾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收尾艺术

        引言:目前有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总结时不够细致,没有重视课堂收尾环节,使得总结的过程过于单调,最终导致整堂课程的教学效果降低。这也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课堂结尾环节的艺术设计,以便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课堂收尾的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课堂的收尾环节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首先,课堂收尾环节的意义是在语文教学后总结归纳整堂课上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理解,让学生在脑内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构建出语文学习的知识框架。如果在课堂的结尾没有进行总结,那么整堂课程的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这也体现了课程收尾的重要性。其次,小学语文课堂收尾环节具有艺术性,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让学生能快速掌握课堂中的知识点。在传统时期,语文课堂的收尾环节普遍较为枯燥,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们的注意力。并且,一些学生认为课程的收尾阶段只是复述一遍所学的知识内容,没有听下去的意义,处于一种放松分散的精神状态,不能认真学习教师所做的总结。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采用艺术性的课堂收尾方式能将其改善。此外,小学语文课堂收尾具有艺术性能激发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让整个班级的语文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能让学生对学科领悟更深刻,并且语文学科是一门伴随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学好语文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多的感悟。
二、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收尾的设计方法
(一)将生活与课堂收尾相结合
        学生在学校内受到良好的思想文化教育主要是通过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因为语文是学生生活中的母语,给学生更多熟悉的感觉,并且紧密连接着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在完成语文课堂收尾环节中,可以结合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们更好理解知识内容,将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例如小学语文寓言类课程内容的收尾设计,教师可以将所讲述的寓言、故事类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此作为能够提升学生精神文化的素材。教师在进行收尾教学时,首先可以向学生们解释寓言、故事所要传达的思想寓意。其次,教师可以举例生活中存在的例子,结合实际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学习那些寓意美好的内容,牢记寓言提出的警示。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寓言故事的含义,还加强了对生活的感悟。
(二)将现代化技术与课堂收尾相结合
        现阶段教师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导致课程收尾环节枯燥乏味,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果。传统语文收尾环节中教师通常采用口述的方式总结重点内容。教师固有的教学理念认为只有应用口述方式,才能使重点知识内容储存在学生的脑中。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语文教学的发展需求。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艺术收尾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
        例如对景物描写教学内容进行收尾,景物描写类的课文讲述重点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运用字词的发音和拼写,让学生理解描写方法的特点。

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收尾时多利用新媒体设备提供的便利条件,将文中的自然风景、人文场景通过图片或影像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课堂收尾阶段播放景色的影片和片段能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得到视觉和情感上的双重体验。此外,教师在收尾阶段总结重点词语时,可以采用搭建知识结构框架的方式,让学生在新媒体设备上观看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调整课堂收尾环节气氛
        传统的语文教学收尾阶段应用的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只做到记录教师做好的总结内容,没有锻炼到学生对知识归纳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但将课堂收尾的气氛进行合理的调整,让此环节有一个放松的学习氛围,这样有利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流,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感悟。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明确教学过程离不开对话交流,特别是收尾环节的总结部分,需要通过交流的方式才能将知识真正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需要在收尾环节重视与学生交流。
        例如,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是叙述类的诗词,对这类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收尾,需要教师先给学生创造可供学生进行讨论的条件,让学生体会到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开拓自己的思维。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小组探讨完毕后提问学生是否有愿意分享古诗词的同学,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所喜爱的古诗词内容。这样有效提升了师生之间在课堂收尾过程中的互动。教师还可以适当表扬学生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的理解存在偏差,教师也应多加鼓励学生,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语文。
(四)对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教师在讲解令人感动人的课文进行收尾时,要用和文章表达感情相符的情感完成对其总结。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讲述过程中富含的情感,能直接影响整堂课程的氛围,进而带动学生内心的情感,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这样能让学生在情绪的带动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收尾收时要抓住关键的时机,围绕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进行发散,创设特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结束后仍回味课堂的内容。
        例如,在讲授情感波动较大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在收尾环节提问学生最感动的部分是哪段,再播放提前准备好的资料,让学生在情感上有深层的体会,这样不仅向学生传递了知识,还能洗涤学生的灵魂[2]。
(五)拓展延伸学习的内容
        教师要明确语文课程在收尾环节的知识内容,不只是作为单独的一项知识点,还是为了给其他教学开展打下基础。语文教材在内容设计上较为复杂,包括了文学、地理、科学等多个领域。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不作任何的拓展,会让学生思维受控在一定范围内,导致学生无法提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如果在语文教学按照文章的内容来设计教学环节,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内容。
        例如,在讲授鲁迅所写的《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教师在收尾环节可以适当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引导学生了解包含此文的小说《故乡》,从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了解完整小说内容后对课文产生更深的理解[2]。
(六)发散教学思维
        教师在收尾环节注入自己更多的情感,能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新鲜感和认知感。传统的课堂收尾环节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教学的位置,自身思维的灵活性无法得到有效地利用,导致教学收尾环节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收尾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中心,总结的内容要能够开发学生的主观思维,这样才能打开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思路,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总结: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收尾艺术在教学环节中占据着重要部分,教师能进行良好的课堂收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构建出相对完整的思维框架与知识体系。因此,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收尾环节的工作,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丰富收尾环节内容,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收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范汉境 陆丰市甲子镇第二小学. 小学语文课堂的艺术运用[N]. 汕尾日报,2020-08-30(007).
[2]庞子欣.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