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莹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第一中学,陕西 咸阳 713300
2020年1月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出版发行的《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以立德树人统领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为高考内容改革指明了方向,必须依此做好战略定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融入考查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笔者认为以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是切中要害的,是深中肯綮的,因为当代青少年受社会风气的熏染,金钱至上,追求享受,沉浸在网络的虚拟空间,摆脱不了手机游戏的诱惑,毫无节制;追慕小鲜肉、主播网红,幻想一夜暴富,不愿踏踏实实艰苦奋斗;不懂感恩父母、老师,没有理想信念、缺少家国情怀;审美情趣低下,视野狭窄,心胸狭隘,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戾气太重……
一个人言行粗俗、举止不端、品行不良,这是外显的,那内隐的,其实就是他的价值观有问题。从2014年起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落实立德树人被作为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如何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很多专家把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其实也有专家把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优秀的品格看成是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我觉得这并不矛盾,能力与素养并重,这是我们的育人目的,而这其中正确的价值观是前提、是核心。因为价值观是一个人心灵的风向标,一个人首先应该对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有意义的、好的、对的,什么东西是值得追求的、坚守的、效仿的有正确的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这是为人之根本,学校教育或者语文教育,若不在这上面扎根,就会迷失方向,人的素养就会有根本的缺陷。
语文学科有很多重要的功能,但最终归宿是教人向真、向善、向美,是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凭借,所以,语文教学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做好价值引领,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价值观是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观念、准则、规范,他是一个人信念、信仰、理想的基石,决定着一个人的精神品性,一个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教师本身要对价值观有较全面的认识
从价值指向的范围来看,我们可将价值分为:(1)人类基本价值,即为全人类所普遍认可和提倡的价值,如人道关怀、同情感恩、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等,虽然不同国家在意识形态、政治理念、社会观念上有着较大差异,但在伦理价值、行为价值特别是善恶区分上,却有着基本的共识,有着一定的同一性,从而形成人类的基本价值。
(2)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积极的、健康的并被全民族共同认可的基本价值原则,如爱国、孝心、仁爱、勤奋、节俭、谦逊、诚信等。(3)现代社会价值,它是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如个体独立与自主、社会公正与平等、经济市场化等,教师要充分理解各类价值的内涵和意义,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和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解、价值准则,这样才能以鲜明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立场,引领学生启发学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教师要着力提高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在价值多元和社会实践日趋复杂的今天,要引领学生做出理性的正当的合适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教育教学中如果缺乏理性的观照,缺乏价值判断的基本能力,价值引领可能沦为一种盲从,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非价值或反价值的误区,所以教师要全面正确的理解各种价值,并拥有价值判断能力。如果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大家争议比较大,最好了解事情原委,了解各方观点态度的依据,不要贸然评论。
教师本人对做人做事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都外向或内隐的传递着价值,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价值引领,从正面的角度讲,就是价值引导,直接引导学生接受社会认可的主流价值观,从侧面的角度讲,就是价值澄清,即对学生不正确片面的价值观进行澄清。
第三,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有机地进行价值引领。比如今年记录武汉疫情的《方方日记》在海外出版这件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很多学生也知道,网上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学生应该怎么来看这件事,教师的态度或者说对这件事的判断非常重要。因此我特意读完全文,也和其他语文老师交流了看法,然后给学生传递了最基本的价值观:在那段最为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有过阳台敲锣哀号救母,有过常凯们的无助.......这些事在那段时间里是真实的存在,也如同方方那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但是从武汉抗疫亲历者来看,方方日记中显然也有不实的消息,我们把它理解为是作者没有核实,因为她不是一线防疫人员,本来也使用了“听说”,不管怎么说,在这场疫情里,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声音,也要有方方日记这样的声音,各方面的声音自由讨论,都是为了反思疫情爆发中的是与非,为了明天不付出昨天的牺牲。但这都是在国内,因为你、我、他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可为什么会有《武汉日记》海外版,这会给海外敌对中国的人制造多少话题和话柄,因为日记中有很多地方存在时效性的局限,传话者的误判,记录者的自以为是.......作为日记当事人的方方为什么不全盘考虑呢?不管怎么说,方方这一举动还是寒了不少中国人的心。这个事件其实涵盖了尊重事实、敢于发声、针砭时弊、爱国情怀等多种价值观,把这个作为高三学生的一篇时评写作,其实也是学生明辨是非、个人观点显露与交流、内隐行为的及时预防和矫正的一个重要契机。
更不用说整个高中语文课本中每篇都蕴含着具体丰富、不尽相同的价值内容,是学生建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比如《包身工》一文,体现的是反抗压迫、同情弱者,维护与热爱正义的价值观;《廉颇蔺相如列传》体现的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大局意识和爱国精神;《氓》也可引导女生在现代社会要保持精神和经济独立,不要把幸福与希望完全寄托在男子身上,更不要为了金钱在婚姻中去做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事情;《小狗包弟》巴金先生关于讲真话,勇于反思的高贵品质都是很好的价值观教育的基础素材......教师完全可以拓展开去,结合当代社会引领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让一个人的人生形成良性循环的积累,积累随着时间的累积会让人生的价值不断的倍增下去,最后成为一个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国家、人民甚至是人类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语文教师而言不仅责无旁贷,而且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