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文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4/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期   作者:林书贝
[导读]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林书贝
        红英小学  广东广州  510507
        摘要: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插图的辅助作用,在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观察插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情感,语言表达及习作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关键词:课文插图;重要性;辅助作用;观察力;想象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根据文本这一定义可看出,课文插图也是文本,是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本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色彩鲜艳,对视觉造成一定冲击的插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课文插图,充分发挥课文插图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课文的某一瞬间,某一片段或某个场景。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学文,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期待。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不仅有利于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及语言表达和习作能力,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因此,教师应重视课文插图的潜在作用,发挥它的重要性,使它达到效果最大化。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
        课文插图直观、形象、生动、优美,大都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与教材紧密结合。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是其最明显的作用。根据学生对于具体可观的图像具有兴致的特点,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接形象地理解字、词、句乃至段落的意思。而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顺序、观察方法和提高观察能力的过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寒号鸟》一课,文中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画的是天气晴好,寒号鸟不听喜鹊劝告,悠闲自得地躺在崖缝里的样子;第二幅描绘的是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寒号鸟蜷缩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第二天,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寒号鸟和喜鹊的两次对话是学习的重点,学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分别根据寒号鸟的神态、动作和喜鹊的动作进行细致观察,想象寒号鸟当时的心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之后,学生就能容易把握寒号鸟与喜鹊对话时的语气、语速,加以多形式朗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
        课文插图是静态的,想要让整个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想象隐含在图画背后的事物,以补充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使画面人物真正活起来,从而深刻体会作者作画的意图和表达的情感。如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精读课文《狐狸分奶酪》,学到文末,要求学生读好狐狸的话“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之后,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结尾处的插图,重点观察狐狸和小熊们的神态、动作并展开想象,进行课文补白: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如果你是小熊,会怎么说?怎么做?借助插图,从想象补白中体会狐狸的狡猾、小熊们的生气,以及他们在斤斤计较、自私中明白做人要懂得谦让的道理。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习作能力
        低中年级段的小学生由于词汇积累有限,加上语言组织能力较为欠缺,以至于表达及习作时会出现语序错乱或无序等现象。训练及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习作能力方法多样,而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训练、培养、提高是一个较为直接的手段。譬如观察部编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精读课文《燕子》中的插图。通过分别观察文中的三幅插图,可以从中深刻感受到燕子的快活和春意的盎然。教学前,可引导学生按照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顺序进行观察,在细致捕捉图中的景物,如青山、电线杆、柳树、湖面及燕子之后,要求学生口头表达插图的内容,将其说清楚、说明白、说具体,并在学生看、说的基础上,再写成关于“春景”的片段。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习作能力,又加深了对图意、课文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加深文本理解
        在指导朗读中,可要求学生图文对照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是相辅相成的,画面向学生展现了直观的形象,让学生图文对照进行朗读,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能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从而使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如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总也倒不了的屋子》一课,就可充分利用文中插图,引导学生在细致观察插图的前提下,结合学习目标和课后习题提示,从课文内容出发,体会老屋的心理变化,并在把握一定感情基调,如不耐烦、幽默、耐心……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爱”的主题,进一步领悟老屋的善良、体贴、同情、仁爱的高尚品质。
五、结束语
   课文插图是教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多看图,多观察,并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在展开联想之后与表述、习作相结合,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有趣性,让学生学得更加“活”。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11年版,张洪玲  陈晓波主编
2.《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3.老百晓(www.lbx777.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