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雯
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福建莆田市 351100
摘要: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是中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文章分析了中学语文作品人物形象的多样性矛盾,探讨了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人物形象的几种策略。主张分析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首先应发现作品人物的矛盾性,并基于主次要矛盾关系,在重视主要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分析的同时,也应关注作品次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并从内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人物形象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人物形象;矛盾分析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人物形象是作家运用语言媒介所创造的能引起人的感知、联想和情感思想的艺术形象[1],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分别提出:七-九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高中学生“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品读与分析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内容,提升语文能力,丰富情感体验。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关于作品情节内容和写作手法的研究不少,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还不多,本文尝试运用哲学的矛盾分析法对人物形象分析问题进行探讨。
一、矛盾分析法的内涵
矛盾可分为日常生活中的矛盾、逻辑错误方面的矛盾以及哲学层面的矛盾。辞海对哲学层面的矛盾定义为:事物内部对立着的诸方面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2]。矛盾存在于客观事物的方方面面。毛泽东在 《矛盾论》中指出“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所以,哲学上的矛盾即对立统一 ,包含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基于对矛盾的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指依据事物本身所蕴含的矛盾,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即观察问题时,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统一中认识和把握问题的每个方面。将矛盾分析法运用于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就是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把握人物的矛盾性,一分为二辩证分析作品人物;在重视典型人物形象分析的同时,又重视次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既分析人物形象变化的内因,又要看到人物形象变化的外因。
二、中学语文作品人物形象的矛盾分析
(一)人物自身的矛盾
人是矛盾的统一体。阅读语文作品经常出现, 那些本该按读者内心期盼发生人物行为和选择,却因人物自身的性格、情感或其他原因而没有发生。这些人物自身存在的矛盾,构成了作品的主线,隐含着人物充满矛盾的性格。如巴金《家》中的高觉新虽经“五四”运动和新文学思想的洗礼,想走向新的世界、追求新的人生,但习惯向旧势力低头妥协,趋新与怀旧、自信又自卑、敏感却健忘等对立性格构成了高觉新形象的统一体。沈从文在《边城》中用人性中的眼光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自身的内在矛盾:翠翠担心爷爷死去又埋怨爷爷不理解自己,渴望爱情却又躲着傩送;爷爷疼爱翠翠,为翠翠的亲事操碎了心,但又害怕翠翠重蹈母亲的悲剧,人物形象充满对立的矛盾关系。
(二)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
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可能是单一的,人物与人物之间往往充满矛盾和复杂的关系。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性使得人物各自特点在对比中表现更为明显,个性更为鲜明,也使得文本要表达的主题得以体现。曹禺的《雷雨》以冲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刻画了周鲁两家人之间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尖锐的矛盾,父子、夫妻、父女、母女等人物之间的矛盾贯穿全文。
(三)人物与社会历史的矛盾
人物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在中学语文小说作品中随处可见, 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现实生活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如《高老头》、《红与黑》、《骆驼祥子》等语文作品都共同反映了个人的奋斗理想与社会际遇矛盾,阿Q、孔乙己、杨二嫂等人物形象, 也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人物与社会历史的矛盾构成了文章的主题。
三、矛盾分析法在人物形象分析中运用策略
(一)探究文学作品人物的矛盾性,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经过作者的精心雕琢,都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具有复杂性和矛盾点。在阅读作品时首先应致力于把握隐藏在文句、情节背后的不合常理之处。以鲁迅的《社戏》为例,《社戏》中的主人公有几位天真活泼的小朋友,也有豆田的主人六一公公。故事中有“偷豆”这一片段:小伙伴们商量偷谁家的豆,阿发看一看,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豆是阿发家的,拿自己家的豆,为什么叫偷呢,而且小朋友们还偷得那么开心。找出文中的这一矛盾,运用矛盾分析法的对立统一辩证法分析就会发现:初夏之夜,归航途中,一群孩子无拘无束, “偷”豆煮豆,解馋尝新,看似“偷”的行为的背后流淌着孩子们的天真无邪、童心童趣。运用这样的分析方法还可以进一步理解后文中六一公公自己家豆子被偷为什么还高兴得赞扬孩子的原因,并体会到六一公公宽厚善良、热情好客、诚实守信的品格。所以,针对人物形象自身存在的矛盾,应该看到人物形象的矛盾其实是对立统一在完满的个体形象中,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时,必须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个性化认识和把握人物的完整特征。
(二)分析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形象,全面把握作品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分析是中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文学作品的人物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按照矛盾分析法的主次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要准确把握作品的完整人物形象,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教学中应该防止只注重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倾向,既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也分析次要人物形象。次要人物虽然在作品中着墨不多,却能从侧面烘托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助推故事情节发展。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矛盾关系入手,通过人物言行的对比分析,发现作品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性格异同,完整把握作品的人物形象。同时,在分析人物形象中应注重人物细节分析,“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3]作者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细致描写和典型情节的生动描绘,以塑造人物的立体丰满的形象。把握人物的语言细节、动作细节和心理细节,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
(三)立足内因兼顾外因,揭示人物形象的发展变化
语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展现,大都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行为选择、思想行为、性格特征的发展变化,并以人物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不断丰满人物形象。以《窦娥冤》为例, 年幼的窦娥因父抵债被卖给蔡婆做童养媳,平时倍受蔡婆虐待,成亲不久夫就亡故。面对自己的身世,她虽哀叹命运凄苦,却相信这是命中注定,准备守寡一生,“侍婆守孝”。但面对蔡婆应承张驴儿父子“入赘”要求时,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窦娥与蔡婆当面顶撞,不愿苟同。当张驴儿诬告窦娥时,她在公堂上据理争辩,坚信官吏能查清真相还自己一个清白,可她却受到官府的严刑拷打,含冤受罪。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终于爆发出强烈反抗。为什么窦娥的性格从原有的顺从向最后的反抗演变呢?从矛盾分析法看, “事物的内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的原因。” [4]分析窦娥性格转变应该把立足点放在影响人物形象发展变化的内因上,其变化的内因是窦娥不甘屈辱、不畏强暴的自我觉醒。但如果只看到内因而忽视外因的作用,就无法深刻理解作者所要抨击黑暗社会现实这一思想。所以,分析对描述人物形象个性发展变化的文本时,在把立足点放在内因上的同时,也要关注外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忠华.文学形象特性新论[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0, 17(1).
[2]辞海哲学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7.
[3]李准. 短篇小说的人物塑造及其他[J]. 读写月报:高中版2003年(12):2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