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梅
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小学 511431
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说白了就是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课上老师教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眼下,很多家长说孩子读书父母压力大,孩子在学校没学会,回家作业不会写,直呼学校把减负减到家长身上。这一现象,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些相当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学习目标?
问题一简析,学生在课堂上没学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教师讲课速度过快,忽略了部分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导致这部分学生理解不透彻,知识点没学会。
2.课堂练习量不够,练习题针对性不强,都成为学生对新知识掌握不牢的直接原因。
3.学生在家不预习,课堂上听课的效果事倍功半。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一,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数学。
数学科,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数学科知识点,很多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妨多与生活经验联接,或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知识的教学中,也可以从生活小事入手,带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一节中,教师可抛出问题:“你知道我们坐的课桌有多长吗?”来引出一系列知识点:①测量需要统一的工具一一尺子。②认识尺子。③认识厘米。④学习怎样测量小物件的长度。⑤学习怎样测量课桌的长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动手动脑。这样的学习方法,是最能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
二,精讲多练,在课堂上巩固新知识。
人的记忆过程分为识记、保持(存储)、再现、再认四个部分。如果识记过后不及时存储,那么识记过的内容很快就会遗忘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遗忘的速率先快后慢,遗忘的信息量先大后小,定时复习记忆巩固效果好。所以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及时通过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反复运用新知识,让新知识点反复多次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能通过多次的再现再认活动,来提取大脑中的信息。学生通过这样的提取信息保存信息的过程,来实现对知识的深度记忆。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六的乘法口诀》这一节,老师教完新知识一一有关六的九句乘法口诀以后,可以通过对口令这种有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口诀的理解和记忆。老师说“一只蜻蜓6条腿”,学生对“两只蜻蜓12条腿”,然后让学生同桌之间用这种方式,把3一9只蜻蜓多少条腿,通过对对子的形式,算出来,说出来,进一步巩固对六的口诀的理解和记忆。用这样生动有趣的方法,来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学习效果肯定非常好!
三,巧妙布置作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前面提到过,有些学生理解能力较弱,加上课前不预习,就导致他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思踟,对新知识理解不好。所以教师布置作业时,可以巧妙地做一些安排,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课堂学习中去。具体做法有:
①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对新课有个大概了解,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标注下来,听课时有目的,有重点,效果就能事半功倍。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这一节,上课之前让学生先预习课本上的内容,大概知道这节课是要学习长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让学生自己摸索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各种方法,老师再在课堂上把这几种方法进行对比和优化,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最简便的计算方法。这样一来,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说明长方形周长要怎么算的时间就可以省下来,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解决具体运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来解决问题的题目。
②课后布置复习。学生通过独自练习,进一步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不但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同时也能提高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这一节,老师讲完课后,可布置一些相应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做,在作业时再好好梳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回忆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且用这两个公式来解决相关问题的题目,加强学生运用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乐学的方式有很多,需要我们老师多花心思,因材施教,根据自己班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