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素养的高效课堂教学案例

发表时间:2021/4/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1月1期   作者:杨福海
[导读] 教师是新课改推行的主力军。因此,为了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理念,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探索,以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进步的目标
        杨福海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  
        摘要:教师是新课改推行的主力军。因此,为了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理念,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探索,以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进步的目标。正是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更应该深入反思自身的教学理念、方法、行为等是否符合新课改理念,以及时调整数学课堂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本论文中,笔者从多方位进行教学探索,与广大同仁分享和交流几点看法,希望促进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改革;少教多学;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一方面,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体部分,是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主要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另—方面,课堂教学改革涉及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要改变教师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同时还要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其艰难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攻坚战。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没有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都只能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改革。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导向下,在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平台上,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下,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形成和构建了一种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文化。这项改革的实施模式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有个共同的特点:即“先学后教”和“少教多学”。其中“先学后教”是就教学关系和教学顺序而言的,“少教多学”是就教学要求和教学效果而言的。
        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有这样的表述:“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而学生却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这种教育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想能够实现“少教多学”。
        我校从2013年起进行“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强调不拘形式,重在过程。在学习复合函数的单调性这节课中,我课前导学案布置了一道不等式:若时,则m,n的大小关系是     。本想学生很快就能解决问题,结果出乎意料地用了近20分钟的时间讨论这道题,也让我再次深深体会了学习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而不能主观的定势思维。
        少教多学提倡学生多交流,多展示。因此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把昨晚预习的作业进行展示和交流。在展示预习作业的过程中,雪婷同学认为通过作图能得到m,n的大小关系,又有同学提出能否借助直线y=1与图像的交点,更能直观地判断n>m,理由是。我肯定了这个同学的想法,请各小组交流两种判断方法的异同。一小组的同学总结说两个同学相同之处都是借助了对数函数的图像;第二个同学的方法适用于任何一个对数函数的图像比较底数的大小,更加直观易理解,第一个同学掌握并运用了对数函数的性质,就是要注意区分底数大于1还是小于1。到此,很多同学都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可又有一组同学在交流过程中提出了另一个想法:用赋值法不是更简单吗?令m=2,n=4,满足,从而说明n>m。同学们给以了掌声。这时我提出了疑问,怎么保证没有别的可能性呢?再交流。过后国荐同学补充赋值的依据m,n>1且m≠n,因此只有n>m或n<m两种情况。再令m=4,n=2不成立,所以n>m。我顺着这位同学的发言再次提出思考,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再交流(我这里特意强调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很快有小组心神领会,子隽同学回答:化同底,看单调。于是。显然,这里利用了的运算性质。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得到,通过交流,欣瑜同学回答,分母大的倒数反而小,另一组有同学提问,如果一个负数一个正数就不符合了。再一组同学补充说把化为,两边同乘以,只有同号时方向才不变,因此只要同号,分母大的就反而小。此时学生们又收获了除对数运算性质外的另一个不等式的性质,话音刚落,又有一组同学周臻说,也可以利用换底公式转化为,更容易看出,从而1<m<n,(此时又复习了一个运算性质)。我看看花了不少时间了,想要结束此话题了,不想又有一个女生说,她们组还有一种解法,。真是出人意料。竟然也可利用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换,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解决问题。这与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有异曲同工之效果。
        看着同学们对问题讨论兴趣的高昂,我也再次抛出一个新的问题:若将此题改为已知,比较m,n的大小?让学生课后再做思考。
        本节课本来的主题是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却没想到一道复习引入题引起这么多的讨论与解决方法。虽然本节课还留下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但让我感受到了少教多学的乐趣,感受到了同学们之间交流的重要意义,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一面,教育学生不应该采取一概而论的办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教学,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弱点和缺陷得到强化提高,从而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道小小的对数比较大小的题目复习了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指数函数单调性,对数的几种运算性质,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不等式的性质等等,还利用了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特殊与一般、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同时让更多的同学收获了主动思维所结的果实,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让沟通成为学习的工具。相信随着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更多的学生通过交换学习心得会获得更牢固的知识,为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程定洋说“在这学期的数学学习中,我不仅学习到了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技巧,还学到了老师你在课上讲的人生道理,在老师您的课堂上,我也是头一回儿这么深刻的认识到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有用的,还挺有道理的,我也收获了好的学习方法:提前预习。说实话,在此之前,对于数学这个学科我很少会自觉的去提前预习,而往往都是在课堂上一股脑的接受陌生的知识。在出初中这样做,弊端并不明显,因为初中老师一个知识点会反复的讲,但到了高中就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觉的习惯,这对于我是很难的,作为一个懒癌晚期,我得有人推动着我去完成。所以当预习成为了一个作业,秉着完成作业的心态,我开始了课前预习,然后预习完了再去做题,日积月累,做对题的满足与喜悦感,又推动着我将预习成为了一个习惯,然后不会的题目再与同学讨论,或者直接问老师你。将不会的变成会的,这个过程与结果特别快乐,也许这就是数学的魅力之一吧哈哈哈,再次感谢老师教的方法!!我目前正努力向“勤奋”这个词靠近!其路漫漫!”
        “少教多学”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其实,“少教多学”也并非是一种全新的事物,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上或不同的课型上,例如习题课和例题教学上,一般都采用少教多学的方法。但是,创新是对原有方法或关系的变革与调整,而不是彻底否决,因此创新一定要有所继承,没有继承的创新好比无源之水,其生命力是不会长久的。从理论来看,新旧迁移是构建知识的基本形式;从实际来看,学生的学习水平与知识状况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而且知识内化成认知结构需要一个不断重复强化的过程,事实也正是这样,因为缺少必要的预备与介入,一部分学生学习上困难重重,造成了学习上的退步。这才要求我们提倡“少教多学”,使学生理解并参与“少教多学”的探索,并落实到实处,在预习与展示和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当堂解决问题,同时巩固所学知识,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理念。
        参考文献: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