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加强农村学生环保意识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4/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1月1期   作者:杨益新
[导读] 本文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化学实验、化学课外活动、化学与其它学科间联系以及结合农村实际等几个方面来加强对农村学生环保教育进行探讨
        杨益新
        (顺昌县郑坊中学        南平 顺昌)        
        摘要:本文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化学实验、化学课外活动、化学与其它学科间联系以及结合农村实际等几个方面来加强对农村学生环保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科素养;培养;加强;环保;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受了重大的破坏,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对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1]。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作为一个农村的化学教师,基于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物造成的,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化学的方法。中学化学教材中有不少与化学污染物有关的内容,因此,中学化学课堂是一个很好、很直接的环保教育基地。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讲到涉及环保的相关知识时,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例如:在上完第一章《空气和氧》这一节内容后,可结合教材介绍下列环保知识:什么是污染指数、什么是空气污染指数(API)、什么是环境标志[2]、以及什么是一次污染、二次污染和大气臭氧量作用等。还可介绍一些具体实例,如:空气污染有害心脏等知识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然后再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化学实验中渗透环境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环境联系十分密切,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往往都溶含了一定的化学因素,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更直观,更现实,更生动,这样效果也就更显著了。
        (一)用最少药品,获最佳效果,减少废弃物,提高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清晰的实验现象,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例如,在铜和浓硝酸的反应中,利用注射器代替试管进行试验,取一支10毫升的注射器,抽出活塞,在针筒内装入0.04克铜屑,推上活塞并吸入0.1毫升的浓硝酸,观察现象,等反应完毕后将注射器中液体小心排入废液瓶中,无色气体针筒内再吸入空气,可见到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3]。改进后的装置是封闭体系,易于对比观察,效果明显,药品用量比改进前少得多,同时能防止有毒气体二氧化氮的泄漏而污染空气。结合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排放废气污染空气而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实例,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实验完毕,启发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以防止重金属铜和有毒气体二氧化氮的污染,使学生养成从我做起,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高尚品德。
        (二)正确处理废弃物,使学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量日益增多,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的环境,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空气受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严重污染,这些酸性污染物与雨滴形成酸雨,对人的危害比二氧化硫高10倍,引起肺水肿,使水体酸化,可使鱼类绝迹,尤其是重金属和一些致癌物质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经专家研究已确认,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是癌症发病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化学实验中,不仅要少用药品减少废弃物,同时对其废弃物也要妥善处理,决不能随意倾倒,造成环境污染,有的还可以变废为宝。①某些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毒物质可用化学方法进行妥善处理,例如,萃取后的苯和实验中残余的一氧化碳可以燃烧(4);溴苯可以碱解;酸液中的生金属离子可用铅、铁等轻金属还原。②某些废弃物不经或简单处理后变废为宝,例如,利用市售锰酸钾制氧气的残留固体可用做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最终残余物还可以用于钾的焰色反应,或施用于花、木、草、树系良好的化肥,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6]。


        (三)严格遵守实验规则,养成认真严谨的科学观[8]
        在实验操作中,还要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学生一昧追求趣味而乱动手摆弄。要求学生在制取有毒气体时,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质,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如铜和热浓硫酸反应,铜和硝酸反应。尽量控制反应物的用量,只要能得到正确的有明显的结果,学生能观察到其物质的存在,了解和掌握它的性质就可以了。还要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一定要按指定处倾倒或回收。然后统一处理,严禁随意胡乱倾倒。如用硫化亚铁和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后,未排出的气体要用碱液吸上。
三、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开展多项活动,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
        在课程结束后,可与语文、地理、生物等学科一起联合开展多项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①举办“环保知识”演讲比赛,题为《保护环境捍卫我们的家园》,学生激昂澎湃的演讲富有感染力,激发人们强烈的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②征文活动、举办以环保为题的“绿色卫士”的征文活动。③开展辩论会:目前,一次性木筷在日常生活中已普遍使用,它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也给一些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一次性木筷的使用也带来了森林破坏,环境污染,卫生防疫等诸多问题[5]。为此可与生物学科一起开展以《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为主题的辩论会。同学们借古论今、旁征博引,有很强的说服力,不论正方还是反方的辩词均给老师、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 结合农村实际,切实开展环境教育
        (一) 仅仅在化学教学中讲世界的环境状况、中国的环境的状况,有时还不能使学生有切肤之感,似乎还有"空对空"之虞。对此,在环境教育中加入本地特色,无疑将会使之更切合实际,更能激起学生共鸣。拿我们南平来说,尽管"以轻工产业为主体、包括冶金、机械、造纸、电力、纺织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工业城市"的头冠引人骄傲,尽管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中等城市中的成绩值得自豪,然而,毋庸置言,南平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南平市环境质量报告书》显示,我市"九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批数平均为2.199,属重污染级,二氧化硫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0.67倍,降尘超过省定标准的1.92倍,大、闽溪已经受到了较严重的污染。南平市工业废水排放量2002为5531万吨,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为5.65万吨。尽管工业废水污染物去除率28.4%但剩余的废水仍给我市的大小凌河及其它一些河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4〕我市中心城区人中约30万,每天产生生活垃圾300多吨,其中废塑料、废纸、布及纺织品达13%。〔5〕这些垃圾若都采用掩埋的办法来处理,其中的废塑料在土壤存在的时间可长达100年而不分解,如此势必对农作物生长及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通过这些直观的数字,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我市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我还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街体会这种严重性。学生们纷纷报告自己的"发现":汽车愈来愈多,尾气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一些未加尾气吸收装置的柴油车,一开起来就黑烟滚滚;每逢冬日的早晨,站在城区北部的制高点—九峰山俯瞰全市,就会发现全市被取暖炉烟、汽车尾气团团笼罩。用一些学生的话说,那种情景简直令人触目惊心。那么,怎么改变这种情况呢学生们经过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一方面要减少污染源,比如减少冬季供暖的小锅炉,使之变成大面积的集中供热;为汽车加装尾气吸收装置,象北京等大城市一样,实行尾气达标排放。改变煤的使用形式,比如提高煤的气化、液化、焦化率,加强煤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城市的小环境,提高大气质量;开发新型能源,比如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氢能源、原子能,以替代目前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75%以上的煤。事实上,我市"九五"、"十五"期间,由于连片取暖集中供热,煤气、液化气使用率提高,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增加型煤使用率等综合治理措施,使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正
        (二)沼气是一种洁净,可再生的生物能源,生产成本极低,对促进农村生态建设,保护森林资源,实现农民节支增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沼气的广泛推广,在闽北掀起了一场极具连带效益的农村能源革命。因此,在讲到甲烷这一节内容时,可以联系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热这一性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以讲座的形式,介绍一下农村沼气的形成过程。农村沼气是指在农村,利用人畜粪便、作物秸秆、青杂草等生产生活有机废弃物,这种原料农村到处都有、天天产生,用之为宝,弃之为害,成为污染环境、传播疾病的来源。其要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经多种沼气发酵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产生的一种优质混合气体燃料,同时伴随产生优质有机肥料-沼液、沼渣[7]。根据南平市农村环保能源站最新统计,2005年全市新增小型高效户用沼气池4367口,载止目前,全南平市农村用户用沼气池总共建成2.16万口。
        经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到,在化学课完成“双基”教学任务的同时,渗透环保知识,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也会大有裨益。总之,利用化学课堂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性,为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使我国在未来经济建设中能快速健康的发展,做出自己应尽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白兆云.农村初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2021,(01).
        [2] 邹欣.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高考.2021,(02).

        作者简介:杨益新,男,福建南平顺县人,(1966.10—),中学化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化学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