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阳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壶东小学
摘要:课程标准的提出强调了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将过去由教师讲课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课堂,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深化学生的感受,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创设情境,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手段.本文将主要研究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小学数学 兴趣激发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出良好的思维模式,从而为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思维基础。因此,这就需要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充分挖掘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以一种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教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而情境教学法就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情境教学法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根据课堂需要,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爱好兴趣,创设能够激起小学生共鸣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走进教师所创设的环境中,最终实现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爱好与兴趣的效果,它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
一、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总是对充满趣味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渴求欲,而面对数学这门较为晦涩和抽象的学科,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在课堂中也会出现一些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教师的上课节奏等问题。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游戏十分热衷,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于游戏更是充满无限的热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游戏情境,安排一些具有游戏情节的教学能容,以此吸引小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关注,在游戏情境中,充分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如在对“元、角、分”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掌握“元”“角”“分”这三者之间的换算关系,然后准备一些“1元”“2元”“5角”“5分”等数字的贴纸,并邀请学生上台参与游戏。教师可以为台上的每位学生发放贴纸,让学生将其贴在身上,然后教师随机报金额数字,如“1元5角7分”,让身上標有相应数字价格的学生组团抱在一起,其身上数字相加刚好是教师所报的金额的小组就算抱团成功,剩下的则为失败。通过这样的游戏情境,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元、角、分”的换算公式,也能让学生游戏中对这一知识点有着清晰且深刻的记忆。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
科学、合理的生活素材运用,能够让学生置身其中,而且往往会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数学习题的解答中,教师可以有准备有目的地借助学生们较为常见或熟悉的事物作为工具进行辅助教学,能够让学生们在相对比较熟悉的环境中形成认知和认同。
比如,在学习周长与面积习题中,首先拿出一张A4的白纸,让学生们观察,告诉学生们长方形的周长也就是绕长方形一周的总长度,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走过长方形的四个边,因此这张纸的周长就应当是四个边的总长之和,由于长方形的相对的两个边长度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只需将不相对的两个边的长度加起来再扩大一倍也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然后,笔者将这张纸折一下构成一个正方形将多余的部分剪掉,学生们就能够观察到正方形是一种构成形式极其特殊的长方形,每一个边的长度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计算的算式就可以是测量一个边的长度然后再扩大四倍。在此基础上,笔者鼓励学生跟你们拿出尺子测量班级内的课桌的长和宽来教学生们计算课桌周长面积,通过生活身边的东西,让学生们更加准确的理解周长是什么、面积应当怎样计算。同学们兴趣很高,在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意识被不断冲淡,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师营造的学习环境中去,自然而然地就会学得好学得牢。
三、创设问题情境
采取实践通过手、眼、脑紧密合作,清晰客观事物变动性,将外在表现出来的思维行动变换为相对应的内在语言表达的过程。实践活动间创设问题情境是协助学生思考发问,进行自行学习的一种模式。
例如讲解“圆的周长”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前用硬纸做几个不同大小的圆,并对其周长和直径等所能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得到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相应规律。再由教师进行解答学生提出的困惑之处,让学生理解对于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这样的课堂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学生从不同方向看出问题,培养了思考思维和实践能力。设定问题与场景的教学形式可以贯通整个小学数学的课堂活动,保证活动的多样性。适于学生的情景式教学需要诸多有价值性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欲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贴近于身边,在多样的问题情境中有效的对数学进行理解与掌握。
四、创设合作情境
合作是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一种必备能力,也是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之下极力倡导的教学方法之一,并且在新的教育时代下取得了不菲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充分认可。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应当从小培养。合作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合作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认识到自己的短板,也认识到别人的长处,知道合作的重要性,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沟通交流能力也能有所提高。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一节时,首先,我在课件上展示了一位体育生的锻炼计划,按照不同学生的能力不同将学生有机地划分了学习小组,让学生交流该生锻炼计划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尝试相互进行提问设计,由此活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营造了和谐的课堂环境。其次,我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与学生一同合作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帮助学生懂得了如何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来计算。再次,我通过展示相同类型的习题让学生对比思考,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最后,我对学生强调了验算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本节课的知识做了系统性的整理,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创设合作情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充分实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但如何将其价值展现在课堂实践当中,让学生得到进步与成长,还需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最终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祥真.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应用策略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63.
[2]郭宇福.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1):112.
[3]牟莉.小学数学教学与情境教学法深度融合的措施分析[J].学周刊,2019(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