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显菊
贵州省贵定县中等职业学校 551300
摘要:当前阶段,中职学生德育课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如何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企业实践进行完美对接与有效结合,已然成为当前中职教育一大重点课题。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新时期如何实现中职学生的德育课与社会实践无缝对接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生;德育课;社会实践;对接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延展和深入,中职德育课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课堂教学也在积极追求创新和升级。新时期社会发展大环境下,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提升个人道德素养和职业水平,还需要拥有较为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与企业实践经验,进而能够在毕业后走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有效分析和灵活处理各种问题,全面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和工作综合能力。想要完美实现中职学生的德育课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无缝对接,教师必须要积极组织各种社会、企业实践活动,并且要在活动过程中加强德育元素的渗透,激发中职学生学习与参与兴趣,进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增强中职学生创新能力与应变水平。
一、充分做好德育课与社会实践活动对接相关准备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们的德育课都是在学校课堂中进行,而社会实践以及企业实践等活动往往是在一种较为开放化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因此,中职德育老师必须要充分做好相应的活动前各项准备。具体来讲,首先,应当做好资金筹集、资金运算,也就是后勤保障工作。在具体的交通工具联系、线路制定以及实践材料的准备与采购过程中,德育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应当主动去接洽与探底,与实践基地负责人谈好相应的劳动报酬以及各项具体内容,并且需要提前掌握实践基地的安全性,确保整个实践活动能够安全、合理。其次,德育教师需要与实践指导老师针对“无缝对接”展开良好的提前沟通与协商,并且针对课堂内容、教学方式、实践过程做好充分的备课和相应准备。最后,在具体社会实践以及企业实践活动临出发之前,德育教师需要为全体中职学生进行一个“短会教育”。并且针对活动的安全事项、纪律事项以及礼仪细节进行充分讲解。客观而言,德育教师堪称为一节德育社会实践课的核心人物与关键人物,尤其是在一些企业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做好课前指导,并且让学生们能够对活动目标、活动流程和活动主题进行充分掌握和了解,进而充分展现中职学生们的个人职业素养、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能够给企业方留下较好的、深刻的、优秀的印象。
二、教师应精心组织实践课堂教学内容与相关流程
平心而论,在新时期社会实践课堂教学与实践过程中,中职学校的德育老师依然肩负着极为重要的教育职责,其必须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好实践课堂教学的相关教学内容与每一个流程细节,并且应当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首先,要充分协调好中职学生与实践指导老师之间的关系,并且做好各种问题的提前应对准备与后勤服务。
其次,德育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和控制好整个活动的节奏与纪律,让各个环节能够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最后,德育教师需要能够在现场为中职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做出相应的德育指导和教学工作。比如说,在一些企业的参观访问过程中,德育教师需要与实践指导老师形成完美合作,德育教师主要负责加强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意识,确保在企业实践时能够保持平稳心态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给企业留下良好的初步印象。实践指导教师则需要结合教案进行实践操作、介绍演讲、动作示范、解答疑问和纠正错误等工作。此外,在整个企业实践过程中,德育教师也需要对中职学生们作出一定的提醒与关注,让学生们必须要遵守实践基地以及企业单位的规章制度与相关纪律,并且要爱护公物、保持卫生、讲文明懂礼貌,能够合理分配自己的实践学习时间和实践工作时间,真正学到宝贵且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将来步入社会,走向各大企业工作岗位打下牢固基础,增强一定的自信心与荣誉感[3]。
三、教师应科学化、合理化的做好活动后反思总结
新时期教育教学环境下,中职学生德育课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无缝对接与完美融合。在各类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之后,虽然实践指导教师的工作已经全面完成。但针对中职德育教师与全体学生而言,整个实践活动却并没有结束,尤其是后续工作以及相应的评价、反思与总结等工作还需要在课堂上继续展开。通过实践活动的锻炼,中职学生应当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收集了丰富的资料,并且提升了自我德育水平与职业素养,这就需要学生们在活动之后形成相应的实践报告,并且要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汇报展示。而作为德育教师,需要认真聆听和分析学生们的实践报告与小组汇报成果。并且从以下几个层面与角度展开全面化、精准化的测评。首先,针对中职学生对于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企业实践)的具体态度进行测评,这其中涵盖了活动前的自我准备工作,活动中的参与度与学习态度,还有活动后的意见提出、反馈与思考等方面。其次,德育教师必须要全面评估中职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展现出的个人能力和职业水平。也就是如何将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合理化的运用到实践活动之中,全面提升“知”向“行”的转化能力与实践水平。最后,德育教师需要积极评价和反思中职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企业实习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收获,例如,学生们对企业相关工作流程、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规章制度的理解、认知和总结,需要说出自己的体会与感受。教师应当参考实践指导教师的具体评分、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评分以及学生自我评分等多方评价,最终为本次德育课与社会实践活动对接学习的综合化评语、分数评定以及等级评定。
结束语:综上所述,中职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和精神文化培育堪称为一项系统化的教育工程,并且中职德育课与社会实践形成完美的无缝对接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中职德育教师在日常活动组织与具体实践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创新,积极寻找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对接策略与方式,力争让中职学生们的德育水平与职业素养能够得到质的提升,让中职教育教学水平能够在未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凝.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5):172-173.
[2]周蒋浒.中职德育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J].黑河学院学报,2011,2(03):58-61.
[3]邓雪英.对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职业时空,2012,8(08):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