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杰
四川省安岳县元坝初级中学 642359
【摘要】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追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通过科学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流程,深刻教学反思等手段得以实现。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 有效性策略 课前预习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它要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和作用,达成育人目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有所收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所提高、过程与方法上有所进步。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只有把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植于历史教师和学生的内心深处,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科学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可通过“三步阅读法”进行。
第一步:粗读;把握教材大意,了解文章梗概,大体知道讲了什么。例如预习历史事件: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六要素,弄清楚事件的背景、原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及影响就行了。
第二步,精读;反复仔细阅读全文,对每一小节进行仔细认真的阅读。
第三步,研读。把握教材的中心和实质,弄清教材重点、难点和疑点。
通过以上三步,步步深入,学生对教材内容就会有个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解。真正做到“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就是要在教学之前做出如何最有效地向学生传播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学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设计。
教学设计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说清楚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对教学过程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
同样的教材,面对程度不同的学生,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不应该是相同的。因此,当我们讲授新课前,既要对教材作结构分析、重难点分析,也要对学生进行一般特征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学习能力分析。
首先要充分理解教材,理清教材的结构,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针对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建立一系列明确的、具体的、有效的教学目标。认真思考并合理回答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什么?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其次,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需要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特别是针对后进生, ,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认知水平、能力、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同时,教学设计时,还应准确了解学生的知识面宽广程度,课程资料的收集方式与来源,以便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
历史教师应把传授知识、提高学生能力,有机融入每一堂课堂教学中,科学进行教学设计,做到设计有价值、教学有效果、课堂有效率。
三、优化课堂教学流程
1.在导入新课时关注内容的新颖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望紧紧抓住,掀起思维上升的浪花,让学生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中进入学习状态。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导入新课的方法各异。主要包括:旧知识复习导入法、悬疑设问导入法、故事、典故导入法、引用材料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等。
比如在讲《大变革的时代》中的"商鞅变法"时,可由"立木赏金"的典故引入,这样的导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更容易提高学习效率。又如讲《元朝的统治》一课时,可以这样设问:“你们知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吗?”“我国现有的省级行政区划始于什么时候?”这样的导语,使大家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下面所讲的内容上。
2.引导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掌握基础知识。
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政治及思想道德的教育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相互促进,强调任何一方,都是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了。
在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就当堂课的教学内容,串珠成线,帮助学生理清该课的知识脉络,便于从总体上把握教材。
3.有效设置问题,拓展延伸教材,全面提高能力。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1)准确摸清学情,具有针对性地提问。教师须明确学生对已授内容的掌握程度,还有什么需要教师指导解决等。在对学情进行充分评判后,巧设问题,利用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提问要有梯度,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从而广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应充分考虑学生所拥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提出与学生生活、学习有结合点的问题。学生已经懂的不问,一讲就懂的不问,无论如何都弄不懂的不问。如在教授隋朝知识中,教师从学生已知的关于隋炀帝的历史知识出发,提出“有人说:隋炀帝是一个十足的暴君,对他的评价应全面否定。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通过学生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最终掌握了辩证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水平。
4.精心设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巩固练习要精心设置、多样性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练习时,要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又要从不同角度组织练习,使练习的形式多样,设置选择、填空、史料解析、概括简答等各种题型,富有变化,使学生对练习感兴趣。
本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是:(1)练习不在多,而在精,在有代表性、指导性、典型性和层次性,能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2)对学生的评价要恰当,有效性要强。如“你的说法很有见地”,“你的思维角度很有新意”,“你很会提取历史信息”,等等。避免应付性、无效性的表扬。
四、注重教学反思,在沉淀中升华教学效果。
课堂授课结束后,我们应通过课后与学生的个别沟通,通过课后作业的检查等途径,对这节课上的好不好,有效与否,学生接受的情况如何,下一步如何改进等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把心得应用于下一节课的备课之中去,从而不断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要深刻领会课改新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尽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相信只要我们辛勤付出,不断探索,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得到大的改观。
参考文献:
1. 缪华.《着眼素质教育,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J];龙岩师专学报;2000年S1期
2. 陈玉霞.《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速读.上旬》;2015年第02期
3. 王雪.《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杜佳萍 储旭强.《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探析》;《创新时代》;2017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