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梅
广西百色市深百实验学校 533909
摘要:有效教学不仅是教学目标得以达成的评价标准之一,也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体育创新教学模式浅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教学模式;浅析
引言
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多弊端,课堂枯燥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学方式老旧效率低。体育课的创新教学是势在必行的。教师要明确自己和学生的定位,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探索、指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同时,自己要做好引导者保护者的角色,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教学。此外,学校和家长也要积极配合教师,共同完成新教学。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不够先进
新时期的简约改革要求教学模式具备新颖化和灵活性,但是很多教师还没有领会其真正的内在精神,教学思想还停留在技能知识的传授层面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强,而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于重视学生的体育学科成绩,对小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和个性方面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小学生还要面临考试,而体育不是必考的科目,很多学校就会减少体育课的课时,这些都不符合新课改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二)体育教学形式枯燥
当前部分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小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成熟,同时受到上述传统遗留问题的影响,部分小学生认为体育教学与课余活动之间没有太大的差距。同时教师或学校对小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都不够重视,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体育教学的经验和专业要求来要求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教师会让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练习,在课堂上进行100m赛跑、800m跑或接力赛等项目,但是还有一些老师则采取放羊式教学,让男同学随便踢足球或打篮球,而让女学生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等,形成了小学体育课上学生自由活动,教师观看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会逐渐让小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二、小学体育创新教学模式
(一)教师因材施教
学生们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同、家庭状况不同、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也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安排教学活动,将身体素质相近的学生安排到一起,体质好的、活泼的可以安排他们做一些活动量大的运动,比如足球、篮球、羽毛球等;体质较弱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活动量较小的运动,比如乒乓球、跳绳、慢跑等。通过不同的运动,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注重设计教学情境,强化直观认知
优质的体育教学课顺应了核心素养指导的人本理念,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参与,小学生受到心理特性的影响,在面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自发地会产生学习与参与的兴趣,积极的参与体育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趣味的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
(三)注重精神教育
很多人可能认为体育课只是用来玩乐的,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体育所蕴含的精神是十分优秀的,公平、公正、坚持、毅力、拼搏、爱国等等,都是体育所蕴含的精神。比如姚明、科比、贝克汉姆等人闻名世界,他们有很多仰慕者,他们的故事、行为也影响了很多人。教师可以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讲述运动健将们的故事,或者播放相关纪录片。这样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可能将来就会有人从事相关行业;即使不,体育精神也会对他们将来的为人处世产生积极影响。
(四)制定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教师要制定具备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评价标准,结合不同学生的体育基础以及个性化特点,例如性格、身体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及肢体协调能力等,综合全方位的因素制定评价标准,才能够更好地衡量学生的体育学习表现;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将视角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综合多方面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合理地给出鼓励嘉奖,共同构建学生的体育学习信心,才能够更好地营造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五)重视核心素养培育,将德育教育渗透教学
结合新课改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可以知道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在对小学生的体育品德方面作出了要求。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的培养,重视核心素养培育,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体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体育精神,培育体育习惯,在体育课程中,加强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运动实践能力,通过体育课堂搭建“校内教育”+“校外锻炼”的重要平台,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余时间也得到有效地锻炼,在父母的监督陪伴下,更好地进行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结束语
体育教学是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之间感情的增强,都有积极影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和组织,注意每个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尊重每个学生想法的不同、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心里健康、重视精神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学校和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做好基础设施提供、活动组织帮助、学生心里引导等,多方共同合作,完成体育教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赵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分析[J].体育风尚,2019(08):189.
[2]周小玲.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214-215.
[3]孙丰振.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