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培梅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壶东小学
摘要:新课标提出在识字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在小学学段;教师在低年级比较重视识字教学;进入中高学段逐渐放松识字教学;改为让学生自学为主,机械记忆;无法领会汉字学习的乐趣;因此;要求我们教师采取一些趣味性策略改进识字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识字;识字教学;兴趣
俗话说“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主动阅读的坚实基础,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需要。因而《语文课程标准》把识字教学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确指出,低年级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课程目标就是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就是识字。新课标的识字教学遵循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强调多认少写,认写分离,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减轻了劳动强度,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为此,我立足在课堂,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通过学习他人经验和一年多的教学实践,采用有效的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一、营造识字氛围
新教材的选文非常富有童趣,有的来自日常生活、学习生活,有的来自农村生活、现代社会生活,有的来自童话故事,有的来自科学常识等,这些材料都与学生的生活或经验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且在编排上以学生喜爱的儿歌、短句出现,内容明白易懂,读来朗朗上口,为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教学时,我正确认识教材作为识字载体的功能,注意以其丰富的韵味活跃气氛,以其生动的情境调动情绪,学生就可以在愉悦的情境中轻松识字。课堂上我还借助不同的色彩引导学生趣味识字,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汉字“和、种”时,将两个字右边“口、中”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强化学生了对汉字“和、种”的记忆。在学习同一偏旁的汉字时,共有的偏旁用同一种颜色书写,如:三点水旁的字“湖、海、洋、波、浪、江”中的三点水用同一色的粉笔书写,既轻松的记住了这些字,又给它们归了类,一举两得。
二、趣味复读”
语文教学最终还是要回归真实的语文课堂,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字在孩子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不易遗忘。这就是利用课堂时间及时地进行复习。其实,这个复习也就是我们语文课堂上不经意间的识字教学。在教学中,可能有不少老师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些字不教也会,而有些字教了也不会。这时,我们就要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让生字以不同词语的形式在各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再现,老师在教学生字时就要注意避免平均用力,应该把时间分配得恰如其分。这样就能避免识字教学方式的重复性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又能更好地巩固识字效果。我们可以联系学生平时的识字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复读”识字。
例如:在教学“奖”字时,大多数同学一看就认识,你甚至不必要问怎样记,怎样区别,如何组词,同学们便可以马上联系日常生活中的见过的,平时在家中说过的,平时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之间用过的词汇中找到这个字的组词:奖品、中奖、大奖、奖金、奖励、奖状……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就这样,有了生活中的识字经验,老师的教学易如反掌,只需要在课堂与课外生活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以课堂为平台,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生字,提高了识字水平,形成了一定的识字能力。
三、与“想象”牵手
低年级孩子好动、好奇,把一个个的生字宝宝想象成一个情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愉快地识字。如:在教学“吃”时,右边部分往往多写一横,写成“口气”。此时,不妨想象一个动作情景,教师请一名学生上台,让这名学生嘴里横衔着一根事先准备好的筷子,再给他一块糖吃,这样,自然吃不成,因为在他嘴里横着一个东西。因此,通过这个表演学生会牢牢地记住这个“吃”字。
又如:在教学“灭”字时,可以让学生想象成“灭”字的第一笔“-”好比是一块板子,用一块板子横着在火上一盖,火自然就灭了。在学习“告”字时,可让学生想象成一口咬掉了牛尾巴。在教学“虎”字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虎”字的第三笔“﹁”很像老虎那锋利的门牙。所以不妨让学生记住“有牙的老虎很威风,没牙的老虎威风不了”,这样学生就不会把第三笔“﹁”写成“-”了。教师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动脑分析,仔细想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和识字能力。
四、建立评价机制
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热情需要外部的不断刺激,在识字与阅读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激励性评价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激励目标,运用激励语言,采用激励方式,形成激励性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成功者。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听到“你真会动脑筋!你真会学习!”等富有激励性的语言评价。更有生生互动的评价方式,如学生在认读生字或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为了能够正确的评价别人,听得非常认真。然后用“我想帮帮他”、“我想夸夸他”来评价认读字词的正确与否和课文的通顺、有感情与否。被评价者的反应也是积极的,有的欣然接受,改正了错误,有的一副满足的表情,因为他得到了同学的较高评价。还有学生自评、互评的。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准应努力的方向。在同伴评价中,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在今后的学习中自我完善。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逐渐形成。
五、巧用猜字谜
识字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小学生不断地积累生字。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就能够通过语文课堂中的一些零碎时间去进行识字教学,能够通过让学生猜字谜去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小学生对汉字的积累。比如,当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画”字时,就能够在学生看到此字之前先让他们去猜这个字的谜题:把一块豆腐先切成四块,再放到锅里,然后盖上盖子。接着就让学生去进行猜测。如果小学生在思考以后还是没有猜出,那么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去根据这个谜题去画一画,此时学生就能够更容易猜出。通过猜字谜,不仅能够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还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的记忆力,使其能够深刻地记住这个字。
其实识字方法还有很多,决非以上列举的几种,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多观察,多思考,想出更多的、更好的识字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在教学中并不是孤立使用的,对于一个生字,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记,关键要看哪种方法更适合记这个字,我们在教学中要灵活地去运用,把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我们识字教学的效率才会更高,质量才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刘存芝,李征.趣味识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20(28):74-75.
[2]高松林.浅谈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J].考试周刊,2020(79):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