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雪英
南宁市武鸣区特殊教育学校 530199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启蒙时期,这一阶段是每个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履行好自己得职责与使命,在这一时期为学生扎实掌握文化知识,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是教师重要的任务。在教育的道路上一定会有一些特殊儿童,他们或许在身体、或许在心智上存在一些小小的问题,但他们依旧有平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作为教师针对特殊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用真情展开教育,为学生的人生负责。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盲生语文作文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盲生教育;作文教学
引言: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科学数据表明,人类有8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的观察来获得的,盲生由于失去了这项能力,在对于很多事情的感知上都比较欠缺,对于信息接受的能力较差,而且容易产生一些自卑心理。在小学语文作文中针对盲生的教学,教师一定要找出有效的方法,逐渐引导学生对事物形成正确的感知,并且能够将情感融入其中,让盲生的写作能够变得逐渐有深意,不要让眼盲成为了阻碍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因素。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针对盲生教育要付出真情和耐心,珍视每一名学生、尊重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过程。
一、以话题寻找真情
盲生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必然会与正常孩子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因为盲生的特殊身体状况,其在家庭和社会中可能会接收到更多来自人类不同的感情,因此内心对于这些感情的体会会更加深刻,相比较同龄人来说,盲生的心理年龄更加成熟。为此针对盲生的作文教学,教师要善于借助一定的话题来引导学生寻找和体会真情,能够将生活中一些实际发生且印象深刻的事情当成写作素材,并且在写作时融入真情实感,提高盲生的写作水平。真情就是文章的生命源泉,盲生的这一份对于真情感知的敏锐度如果能够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对于其自身写作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帮助。因此在盲生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真情”主题,引导学生在主题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拟题。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挖掘写作素材,并且用自己的真实体验去感受生活,通过这些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去挖掘能够打动心灵的保障,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盲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打开盲生心灵之窗去书写出优秀的文章,最重要的是能够让盲生感受到“世间有真情存在”,从而塑造盲生健全的人格。
二、用听读增强真情体验
都说“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盲生虽然在视觉上有障碍,但是盲生的听觉大多数都非常敏锐,为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盲生听觉的优势,引导其通过听读来增强体验感,并且在此过程中让盲生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教师在小学语文针对盲生的作文教学中,要多组织一些听读活动,激发学生内心的真情体验,并且引导其通过口头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在人教版《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音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听读中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在学生听读之后教师显让其针对自己听到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结,说一说哪里能够体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爱,展开一次口头作文的片段练习;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以“父母对自己的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让学生通过对刚才听读的感受和写作方式的学习,再融入自己生活中真实的事件,从而将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通过这种写作教学方式,可以发现大多数盲生笔下的作文都能够反映真实生活的图景,是他们内心情绪和心声的一种表达,这样创作出来的文章,着实让人感动。
三、丰富素材积累的形式,为写作奠定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作文教学的真理,学生就算再有真情实感和写作技巧,如果没有素材也无法完成一篇优秀的文章。因此针对小学语文中盲生的作文教学,教师也不能忽视这一点,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带领学生来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接下来的写作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生活中、去大自然中去感受生活,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激发内心真情的流露。比如说在人教版《白杨》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一次“写景状物”的作文练习,让学生在描写景物时能够运用托物言志的方式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教师可以带领盲生走出课堂,走向户外,引导盲生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式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象。教师也可以让盲生准备一个录音笔,在观察实践的过程中随时以口头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也可以解决盲生写字较慢这一问题,引导盲生边感受边记录,提高写作能力、激发内心情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针对盲生这一特殊群体,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要多加注意方法,要给学生一个接受的过程,并且要给予其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引导盲生用真情来书写人生,在提升盲生写作水平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基础上,也要为其今后健全人格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圣洁. 真情书写人生——探寻盲生作文教学之路[J]. 阅读与鉴赏(教研版), 2017(04).
[2]臧春生. 真情书写人生 信笔彰显个性[J]. 21世纪中学生作文:高中教师适用, 2016, 000(005):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