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改 提升自己

发表时间:2021/4/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1月1期   作者:邓光明
[导读] 新课程改革是对教学中“教师以教授知识为己任”教学方式的一次彻底变革
        邓光明
        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中学  
        新课程改革是对教学中“教师以教授知识为己任”教学方式的一次彻底变革。新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为主旨,强化教学要以知识过程为中心,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服务,这对高中化学教师寄语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转换课堂角色。美国学者特拉费斯说:“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我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环境进行了理性思考,从学校实际出发,依照学校自身的资源特色,我遵循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设计了四种滚动循环课型:自主预习、师生探究、同步检测、补缺达标。在新的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我对化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新的感悟和进步。
一、课改实践促我形成了新的课程观
        我们要准确认识化学学科的性质,《课程标准》中这样规定,高中化学课程对于认识化学与自然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化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化学教学应重视知识的感知与形成过程,在运用中提升能力培养。因此,我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读了李政涛的《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周彬的《叩问课堂》等教育论著,汲取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新理念,以新思想,新观念打破原有的心理定势,把握新课程理念,在“四步法”教学中得以体现。
        比如,在学习过化学平衡之后,探究课要学习电离平衡,我不会像以前一样,以讲授法为主,而是引导学生先自主学习,对自己在预习课中通过预习案学习发现、生成的预习问题,通过展示,小组在探究课中讨论,通过把握教学过程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以学生的学情做基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问题生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简单求得一个结果。彻底改变了结构式的教学理念,树立了为学生终身学习的课程理念。
二、课改实践促我形成了新的教师观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承担着多种角色,在多方面影响着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我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着自我角色的转变。
        1、由“主讲人”向“主持人”转变
        长时间以来,我的课改虽然在进行,但课堂教学改变不大,常以教学任务重,难以完成为借口,几乎独占课堂教学的全部,课堂教学自己仍是“主讲人”,学生养成了全部依赖教师的习惯,缺少了主动性,也没有了创造性。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本着新型教学理念,从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遵循“四步法”的教学思想和操作流程,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进行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学生成了课堂活动的主人,我成了课堂的主持人、领导者。
        比如,讲解化学电源部分时,因为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原电池,已经掌握了原电池原理的分析思路。所以在讲解电解池时,我尝试给出电解池定义式后,引领学生阅读课本内容,自己在课堂上对具体给定的实例进行分析,然后给同桌或全班讲解。对电解原理归类总结这一难点,教师及时给予点拨指导。
        2、由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合理开发者”
        教师、学生和教材是构成教学结构的三大要素,教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利用的素材和手段。

在课改中,探究课、检测课的教学环节,对教材的使用和开发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教师不是教材的奴隶,而是教材的合理使用者和开发者,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自己学生的需求和认知水平,强势和弱点,通过梳理教材信息,根据每个章节的特点,学生的理解能力,使用不同的方法对章节内容进行顺序的调整或者材料的增减,我重新认识了教材的作用,在编写每章每节的预习案和同步检测题时,我根据《课程标准》和课型要求,在预习案中创造情景,精心规划,使知识块更加清晰,知识点更加条理化,预案中没有基础知识认知梳理、基本例解分析、基础知识训练和能力提高尝试,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在检测题中充分体现教材基础知识的再现和能力提升,合理开发教材。
        3、课堂上成为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合作者
        在预习课上,我利用教材给学生编印好预习案,课上让学生思有方向,小组讨论积极生成预习问题,认真达成预习的目的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学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时,笔者围绕新课标传授了如何将书中【思考、交流】、【实验】的提示内容整合成问题组,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形成实验方案,动手实验的思路。比如问题组Ⅰ:1、回忆氧化钙(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2、类比书写Na2O和H2O的反应;3、对比Na2O和Na2O2组成,猜想Na2O2和H2O的反应,设计实验验证。这些既丰富了课程资源,又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既强化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元素化合物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对教师以往传统讲授观念的一个挑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让学生在体验中构建知识的课程理念,符合现代教学论提倡的学生在情境和体验中学习建构知识;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点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课堂上,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我绝不参与;学生能讨论清楚地问题,我放手让他们讨论;确实遇到需要解答的难点、重点,我会尽量提供思路,加以引导,让学生思考,而不是全部讲解,成为他们学习的有益合作者。
三、课改实践促我形成了新的自我发展观
        1、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化学是一门注重培养思维的课程,作为化学教师,充分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每一次作业检查,每一场考试和竞赛,我都抓住教与学相互评价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调整学习策略,我也在评价中获得化学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不断进行反思和调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评价了化学知识的教与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而且可以发现学生的学困状况。
        教育博士周彬在《叩问课堂》中写道:用“师生关系”温暖“课堂气息”,课堂教学中的“缺陷”就从不可容忍的“错误”转变成学生获得成就感的机会。我的学生中有的初中学生基础就很差,在学习中找不到方法,一直很迷茫,面对高中化学时,尤其对于高二化学的平衡问题,由于概念及内涵抽象,学生不易掌握,探究课上不积极参与,胆怯不回答问题,进而出现放弃本章学习的念头。在补标课上,我积极帮助他们打消消极因素,注重融洽的课堂气息,改变过去那种只侧重方法,而忽视过程的做法,由浅入深,学生在课堂的交流得到尊重,学生学会了自信、自强,作为教师的我也提高了调整自我心理状态,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掌握学生“学习心理”的能力,自己的教学水平得以提升。
        2、积极参加校本教研,在研究中进步
        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实际,校本教研带给我挑战的同时,又带给了我机遇。梁好的《回归真教育》中:“挖口自己的专业之井”,告诉我们教学不是教材知识的转手和赎卖,而是让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跳跃起来,教师应不懈努力,不断实践与探索,开发和挖掘专业研究。实施“四步法”教学以来,我一直在摸索中,不断对教法进行分析、推敲,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校本教研。比如在补标课中研究化学平衡的等效平衡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查阅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查阅了相关的研究论文,摘要了大量的例解实例,精心编写了补标课案。对学科知识的储备更加到位,在研究中不断进步。
        总之,在课改中,我不仅更新了原来的传统教学观念,而且,在教学中,通过努力探索教学的本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做开放型教师,勇于开拓自己的视野和胸襟,努力提升教学水平,走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理念的教师之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