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匡 周道银
寿宁县实验小学355500
乐学高效的整体建构思路可为道法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但基于不同的课题类型,乐学高效的道法课堂活动立体建构,还是有其不同的特点和方法。下面就《请帮我一下吧》课例,谈谈自我健康成长为主题的道法课堂如何进行乐学高效立体建构。
一、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内涵挖掘。
《请帮我一下吧》是《道德与法治》一年下册“我们在一起”这个单元的一课题。旨在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习惯和技能,引导学生领悟“帮助”的价值与意义,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帮助他人,也要懂得向人求助接受别人的帮助,懂得感恩,让友爱与互助精神得到传递,从而达到与人和谐共处的德育目标。活动线索:生活中有困难是很常见的事→凡事都要求助吗?→如何向人求助?→互帮互助。课题中蕴含着人们共在观念下的互助的五个发展层次:自助-求助-谢助-传助-互助,这是贯穿全课纵向延伸发展的德育内在价值主线。
这是本主题重点目标是互助,但不是唯一目标。此外,还要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习惯、培养遇事冷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的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这样既可以落实解决本主题的目标,又能以开放的视野使核心素养培养在课堂活动中真正落地,暂时的一课一时的重点目标很重要,但长远的看,核心素养培养更重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
二、教学活动中的乐学高效实施。
(一)、导出问题,突出主旨。
播放视频:上课铃声响,一学生到座位上坐下,打开书包,拿出书本,再找笔盒时,才发现自己笔盒忘记带,他着急地哭了。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为什么哭了?他遇到了什么困难?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围绕遇到困难如何处理,来进行活动。
遇到困难如何面对,怎样处理,有很多学问,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指向本课主题:学会求助。问题切合实际,又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从现实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面对一年级学生,尽量用儿童化语言。
(二)、观图对话,初步感知。
《道德与法治》一下54页,看下面同学遇到了什么困难?图一水彩笔没有了。图二鞋带总是系不好。图三这个字我不认识。图四球掉进水潭里了。认真观察插图,说一说,这些同学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也遇到过类似的困难吗?
先以图一为例,让学生说,图中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遇到什么困难。引导说完整话。说说后几个图中的事件时,照前面的范例,完整地说出来。让学生初步感知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时时处处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是很正常的事。大家都会有困难,指向生活中遇见困难很正常,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害怕,要勇于面对困难,不用深入探讨。
(三)、小组讨论,辩析分类。
1、小咕噜遇到了那些困难?这些困难都需要别人帮助吗?
2、生活中哪些困难需要别人帮助,那些困难可以尝试自己解决?
讨论的问题:小咕噜遇到了哪些困难,圈出来或列出来,你们觉得小咕噜遇到这些困难都要向别人求助吗?你认为它哪个困难可以自己解决,哪个困难可以向人求助也可以自己解决,哪个困难一定要向人求助。先学生讨论分类,再让学生汇报,说说理由时,引导学生辨析得出,不要什么事都要依赖别人,只有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和有危险的困难时才要求助。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个环节进行讨论分类,注意两点,一方面是分类不作硬性规定,如迷路了,不要规定,一定是自己解决或一定要求助,有学生会说先自己试试,不行的话再求助别人,也很好。只要学生有自己思考,各组可以有自己的不同意见。另一方面是,讨论也不要太深入太复杂。重点放在,遇到很大困难或是有危险的困难一定要求助。
(四)、情境表演,深入探究。
1、借用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当遇到困难时如何选择合适的人求助。让学生懂得向人求助也是一门学问。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渗透求助的文明礼仪教育。2、求助的事情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视具体的实际场所和情境而定。
风筝飞上树的情境,引导学生找对人的环节,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请环卫工人帮忙时,怎么办?不要着急解决,可让另外一个学生说说还可以请谁帮忙。当另一学生会说出请坐在树下休息的叔叔阿姨帮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大家觉得,环卫工人,休息的叔叔阿姨,哪个更适合求助。这样既解决了找合适的人求助的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再相机诱导,如果是你,向叔叔阿姨求助,你会怎么说?哪位上来表演一下向叔叔阿姨求助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表演和语言,适时导人课题:请帮我一下吧。可指名一两个学生大声说说,再让全班同学大声说说。并引导评价,让学生明白求助时要注意文明素养和礼仪。能用上适当的称呼。能习惯用您好、请、谢谢文明用语。还要注意合适的态度和行为举止等养成。
(五)、联系实际,引导运用。
情境:放学很久了,小女孩妈妈没来接她,要不要向保安叔叔求助呢?她很纠结,这是学生中遇到困难,不敢求助害怕求助的倾向的代表。如何处理?
教师可以让一些不大喜欢发言,或是喜欢埋头独自做自己的事的学生来想想法子帮助她,引导学生克服这种害怕心理。并指名一两个学生进行情境表演,运用前面所学方法进行求助。教师适时引导调整。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想想看看自己实际生活中做得对不对,交流一下另外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和经验,强调实际生活中由于不同的场所不同的人员和不同的事件,求助的方法方式有多种多样。
(六)、扩展延伸,提高升华。
1、绘本故事:情境一、小女孩被雨淋。情境二、一位哥哥为她撑伞挡雨。情境三、小女孩叫爸爸帮助小弟弟遮遮雨。情境四、小弟弟帮助骑车滑倒的叔叔捡起水果。
2、再读一读诗歌,并补充诗句:
哥哥的伞,给我温暖。我也用伞,传递温暖。------
通过情境故事,营造“你帮我,我帮你”的和谐共处画面。回归生活,交流、分享经验,谁帮过我,我帮过谁,我还能帮谁?唤醒生活记忆,激活个体经验。从求助到助人,看似两个相反的事情。其实,他们体现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助人理念的思想,从求助到助人正是互助意识的升华,是共在思想的形成过程。这节课,看似在解决如何求助的问题,实际上最终是要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互助精神和互助技能。这些理念不是直接教给学生,而是通过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情境真切感知,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活动亲历参与,让学生在体验、感知和感悟中吸纳,核心素养实实在在地在学生的身上着陆。
受助于人,我们都知道说谢谢。但要知道,感恩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感恩认同,行动上表现出来是去践行,传递助人的精神和做法。这样才会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关系。这是互助这个主题中一个提升发展的层次,这里只要适当延伸,不要作过深地探讨探究,今后的课程还会安排专门课题进行探讨。本课,设计这个环节,意在通过情境图和小诗,使学生感受到,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只知道求助于人,而要懂得受助于人时也要去帮助别人。
(七)、配乐诗歌,梳理总结。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边读诗歌,边整体梳理本课学习内容。梳理这个环节,结合板书内容进行,要讲究语言精练,主题突出,条理清楚,同时还要做到趣味性和易记性。
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只有通过活动实实在在地转化成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在存在,才会有实际意义。立足学生实际,结合具体内容和目标的课例开展实效性活动的课堂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