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家常俚语里的真实美——深度阅读汪曾祺《昆明的雨》

发表时间:2021/4/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1月1期   作者:庄方瑜
[导读] 这是一篇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如画般清新自然的一篇散文
        庄方瑜
        厦门市第十中学

        这是一篇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如画般清新自然的一篇散文。能把它放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课文中,编辑确实独具慧眼。学生初学散文,若太过艰深,则容易产生畏惧情绪,从此对于散文,避之千里。而挑选这么一篇易读易学的散文,仿佛在平淡的家常俚语里抒写日常,这一下就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推动了阅读,也使学生乐于动笔仿写。这是开展语文思辨性深度阅读的最好的起点,入门并不难,那么难在哪里呢?
        我们知道语文课程不能仅停留在学生对文本的明白上,因为学生的明白和真正的阅读明白是有教学距离的。教师必须逐步引导,使学生能进行深度思辨性阅读,真正领会文本之美,并把它与个体写作经验相融合,方能以读促写,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样的语文课才能叫做教落到实处,学生学有所得。
        一、绘画艺术开端之美
        一幅画,右上角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左下方的青头菌和牛肝菌在下呼应,选择色泽上透出浓浓的春意,仙人掌的末端开出一朵金黄的花,点亮了了整幅画的色泽,仿佛这春意饱浸在雨水之中,这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春的明媚与喜悦。
        作者把这么一幅画放在作品的开头,又暗合昆明的习俗——“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瞬间便导入文题。文中顺其自然的便写入了各种菌菇,凡此种种,由菌及果,由果及花,由花及人,仿佛一切皆自然而然,一切仿佛随心所欲,一切又仿佛精心布局,只邀您共同赏析。“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不难透过这些饱含了春雨的景物,看到年逾古稀的汪曾祺对昆明的热爱与向往。然而这并不够,阅读如果仅仅只停止在这一层面,未免就显得过于单薄和浅显。
        那么是什么值得已走过世间多地的汪曾祺恋恋不忘,在梦中苦苦追寻,以致于不得不以文载情,来圆一场自己与故土相拥的雨之迷梦呢?他在这一场自己构筑的以画为媒介的文学梦境当中,为什么选用不起眼的菌类,普通的果品,和现在几乎随处可见的白玉兰花来组成呢?这些花果能否用昆明的其他的物品来替换呢?思辨性的深度解读,方能推进学生阅读的深度。当我们进入了这场由绘画开场的美丽文字之旅,其实也就开启了对汪老的作品之美的探讨之旅。
        二、景物色彩蕴含之美
        思辨性深度阅读教学正是以美为何物?为何是它?可否替换?它的作用?一步步的追问、反思、辨别、鉴赏方能推进。文中最先出场的便是各种菌菇,从色彩上分析,青头菌与牛肝菌之色为青色与黄棕色,干巴菌和鸡枞之色为深褐带绿,鸡油菌是溜圆的浅黄,它们在五色系上均属木系,代表万物生长之意,可使人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昆明的雨》中,雨水极盛,滋润万物,一夜之间即可生长出无数菌菇。这些散落于林间树下草丛之中的世间精灵,既可让人感受到生之奇妙,又可于餐盘间感受人间烟火的温情。已年至古稀的老人,往往回想的更多的是青葱岁月,如花年华,有关少年时期的力与梦,而这些梦的依托之物便以西南联大的食堂餐桌上一碗碗的美食呈现出来。那穿越时光的鲜香滑嫩,当真是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其次写雨季的果子,却是热烈如炽红的火炭般的杨梅。火炭梅其实在各大超市当中也有得卖,但是却难得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放入雨季当中,仿佛就带上了丝丝的清甜。

火炭梅那炽热如火的红,正如青春年少时期的热恋,又如他乡遇知音的欢畅,像极了那一颗颗跳跃的青春的心。在浪漫的雨季里,试想在西南联大的校园里执子之手,有梦同行,多美的时光。也因此多年后,回想青春,怎能少了这一颗颗如火般艳丽的杨梅。领悟色彩蕴含之美,方能明白为何记忆中的昆明是如此之美,而不可替代。
        三、雨中诗情贯穿之美
        在《昆明的雨》当中,汪曾祺曾说在40年之后,仍对那天的情味仍念念不忘。那么是什么情味,使他念念不忘呢?这一个部分的情感解读全是全文思辨性深度阅读的难点。在这里,我们不妨把文中的诗进行译读。“其中有诗云:“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学生在翻译时,常常会解读成“莲花池塘外没有什么行人,荒郊野外的小店的路上的苔痕已经有一寸多深。因为下雨我坐在店里喝酒喝到中午,旁边的木香花在雨里被浇湿了,沉沉地垂了下来。”乍看一眼好像没有错,但这么翻译,其实境界全无。
        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诗情,就必须以思辨手法来推进阅读。作者为何选这个小店饮酒?有特殊意义还是偶然?是排遣孤寂还是优雅闲适?要理解这一点,其实抓住木香花就容易解读。木香花,又名七里香,它的花语是:我是你的俘虏。它代表的是一份心甘情愿的付出。再看和他同去的人——朱德熙,这是一位学贯中西的语言学家和古文学家,一生讲求务实、淡泊名利,一生致力于教学研究。试想正因为雨季,才离开了紧张的生活节奏,偶入安静雅致的小酒店,友人间才有了更好的推心置腹地交流,这份欢畅舒心多么不愿被外人打扰。因此这份情味之所以40多年仍铭记于心,那是对友情的深深惦念,对那时快乐时光的深深怀念。
        四、文化古典归依之美
        要深度解读作品,就不得不从文化中溯源。人生在世,能有三五好友足亦。校园之中无论友情或爱情,脱离了社会的利益关系,都更为纯粹。西南联大是汪曾祺一生之中追忆起来最美之地,在这里他收获了爱情,也收获了友情。而这份跨越了近五十年的友情,更多的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归依与认同。
        《昆明的雨》语言,直白平淡,自然流畅,家常俚语常出现在文中,仿佛作者絮絮叨叨地与人拉家常。无任何华美词藻,却让人从平淡直白当中感受到一种真实、恬淡、悠远的韵味。这和作者的好友朱德熙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易乾》中曾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就属于这类的道理。有志趣相投的人,彼此互相呼应,自然的共鸣。
        比如汪曾祺曾谈及自己写散文,“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谦虚幽默之余,不仅令读者呵呵一笑。他的文章有一种强烈的文化归属意识和人文精神,有其独特的散文精神指向和美学特征。他的精神文化已饱浸了中国儒家文化传统,犹如下过雨水的昆明,土中吸满了水,一下便自然而然地溢出来。那落在他字里行间的对于“和谐生活”的向住,以及在不愿被蝇营狗苟的俗世蒙蔽,追寻可安放身心的精神家园,才是他的作品追求的终极目标。而这和中国传统古典文人的精神追求是一致的,我们很容易在古典文学中发现相似的精神需求,如归隐于田园的陶渊明,如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苏洵的为将之道。千年儒道文化浸润了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他们仿佛超脱于世,而又中庸自然,面对任何的苦难,均能保持一种傲岸独立的人格,能直面人生,苦中作乐。
        《昆明的雨》正是这种文化的代表,汪曾祺在文中说“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而是超越怀人和思乡的复杂的情怀。只有思辨性深度解读文本方能真正的领悟文中所述的情与景,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为何平凡生活中的一个雨季暂避的落脚点,会成为汪曾祺一生铭记的情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