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姣
南宁市武鸣区特殊教育学校 530199
摘要:儿童发育至成人的过渡时期称之为青春期,在这一特定的成长发育期中,生理、生活自理、交往、学习、情绪等有意识的观念及行为称为青春期行为。但是,在培智学校中,由于学生智力落后,无法对青春期行为的变化做出良好适应,极有可能造成众多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对学生的日后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只有了解培智学校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行为的特点,才能够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培育学校;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行为特点
前言:在人的一生发展中,最为主要的时期当属青春期。但是,对于培育学校中的智力落后学生而言,教师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来规范其青春期行为,将极有可能造成学生出现不恰当、违法的行为,严重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健康、良好发展。由此可见,只有在了解培智学校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行为的特点以后,提出相应的教育改善对策,才能够真正达成规范学生青春期行为的目标。
一、培智学校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行为特点
第一,破坏行为。主要在乱扔东西、随意讲话、破坏公共设施等方面有所体现。
第二,作业干扰行为,主要在中断或分身任务、无法专注学习等方面有所体现。
第三,攻击行为:主要在大喊大叫、乱摔东西、哭闹、发脾气、推搡同学等方面有所体现。
第四,自伤行为:主要在撞击物体、伤害身体等方面有所体现。
第五,不顺从行为:主要在抗拒学习任务、不听从教师指导等方面有所体现。
第六,刻板行为:多发于伴孤独症的智力落后学生中,主要在转圈、拍手、摇晃身体、晃手等无意义、重复性动作等方面有所体现[1]。
二、改善培智学校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行为的策略
(一)积极关注学生的身心变化
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智力落后的学生同教师之间接触时间比较长,部分细心的教师能够发现,进入到青春期的学生同其他学生相比,更容易发生异常的行为表现,例如:部分学生在课堂中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在与同学相处之时,时常会出现相互推搡、相互争吵的现象。而教师如果发现智力落后学生出现此种青春期典型行为,则必须要积极同学生展开交流与沟通,承担起引导、教育的责任,通过告知学生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以及正确的相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端正自身的青春期行为,减少不良交际行为的发生。
同时,教师还必须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对其身心变化做出了解,在课程中向学生普及青春期方面的教育知识,正面、积极引导学生,从而推动学生日后的健康、良好发展。
(二)加强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而言,相关的学者提出:“必须要通过个体驾驭环境的能力、个体现实知觉的适宜性、个体的自主性或独立性、个体人格的完整性、个体发展的程序与类型、个体成长、个体对自身的态度等方面,来将人的适应能力强化,实现心理素养的提升,并且将人的创造性、潜能充分发挥,实现美好个性、心灵的良好塑造。”通过此,可以发现,在为智力落后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时,必须要通过人际交往、培养意志力、调控行为情绪、指导学习方案等内容入手,将智力落后学生的实际表现、心理特征作为依据,选取更为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通过学科教育、心理广播、主题活动、心理辅导等多种方法,对智力落后学生展开更为深入、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能够改善自身的负面心理,正确面对自身的心理变化,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一旦出现负面心理,能够自行缓解,进而达成规范自身行为的目标。
(三)加强青春期自我保护教育
想要高效对智力落后学生展开青春期自我保护教育,就必须要将学生自我认识的清醒作为依据,通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配合,从而视学生实际的生理变化来开展教育工作。通常的情况下,自我保护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将智力落后学生在青春期当中的自我认识强化,此种认识主要包含指导青春期心理健康、认识青春期行为、改善青春期心理及行为等。
第二,对智力落后学生的辨别能力做出培养,确保学生能够在处于危险的环境时,可以具备良好的辨识能力以及观察能力,懂得分辨危险。
第三,对智力落后学生的判断能力做出培养,主要在非法与合法、真伪、安危、是非等方面的判断有所体现。
第四,对智力落后学生的自制力做出培养,确保学生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能够具备坚定的自制能力,不会受到外部的诱惑,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发生。
第五,对智力落后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出培养,保证学生在面对危险时,能够采取更为适宜的自卫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充分、深入了解培智学校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行为的特点,才能够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不断为学生带来更为有效的行为规范教育,确保学生能够减少不规范、不恰当行为的发生,达成青春期健康成长的目标,进而在日后能够对社会生活、身心变化做出更好的适应。
参考文献:
[1]崔芳芳.培智学校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行为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2]赵小红.培智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