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雯雯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学校 广东,广州510080)
摘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重要的课题,值得深入研讨。小学语文是基础的语言学科,通过巧妙的阅读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运用阅读策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老师在课堂中通过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阅读,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提升思维能力,积累阅读知识,掌握相应的策略,从而达到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策略
核心素养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凸显出重要的教育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在各学段、各学科的学习中逐渐形成必要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在语文学科中,主要是以语言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运用以及阅读的能力展开教学,小学语文作为学生语文学习最初始的阶段,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思想,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适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学问学习基础。
一、在阅读中培养思维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学习语言学科,必然离不开阅读,学生最基本的学习需是以读为主,而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语言的内核是思维,没有思维含量的语言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在阅读中除了感悟丰富的文章含义,还必须有意识地进行思维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运用能力。
在统编版三年级的课本中,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秋天,这一组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迷人的秋景,既有古诗,也有现代诗,还有散文,风格清新,形式多样,文笔优美,带领学生充分感受金秋的美好,领略秋天的魅力。在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作者对秋天特点的描写很多,并采用了很多修辞手法,使文章的抒情意味浓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紧扣本组学习的一个重要语文要素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老师引导学生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课文、体验作者独特的情感,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通过对水泥路的所闻所感进行的描写,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积累语言,再理解、学会运用这些好词佳句,就是积累语言的过程和表现[1]。引导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时,注意抓住词语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联系上下文,抓住语句中的线索去理解词语含义,让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这样着力引导学生尝试发现、梳理、总结、运用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拓展思维,为后面的句段篇能力训练奠定坚实基础。
二、在背诵中掌握阅读知识
朗读、背诵课文是让在学生在熟悉课文之后,掌握全方位巩固文章的重要方法,对语言的积累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教材中就有许多要求学生背诵的文章和段落。背诵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中老师需要给予学生较多的时间进行课文的朗读、背诵,使之成为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在背诵中通过联想将文章的画面感与作者寄托的感情表达出来。
第二单元的古诗三首是要求学生掌握并背诵的诗词文章,其中《夜书所见》也是作者对秋天进行的描写,诗人在诗句中对秋风落叶、由夜深猜想儿童捉蟋蟀的画面,以及对夜深篱落的场景描写,借用这些场景抒发自己在秋夜里的感情,学生在背诵中构思作者当时身处的场景和思想感情,在学生的想象中,篱笆下的灯火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儿童在夜里捉蟋蟀又是怎样一个不同的场面。学生在朗读、背诵中逐渐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将来就能自然而然地运用到造句、写作等各个方面,是语言感悟能力锻炼的有效途径。
三、在实践中升华阅读能力
老师要引导学生通实践培养阅读能力,善于利用读书笔记、读后感等语言运用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深度的阅读体验,有效落实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低年级,可以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互相推荐书籍,通过交流阅读情感,激发阅读兴趣,锻炼思维能力,厚积薄发,为后续阅读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文《那一定会很好》中,通过题目初步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文中探索,抓住作者的心境变化。学生在阅读中把握课本的角色,去体会一颗种子为了实现梦想的历程,文章中的种子变成一棵树好在哪些地方,后来为什么又想成为手推车、椅子,以及最后的木地板,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思考如果自己是这颗种子会想变成什么,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老师交流、探讨。通过作者写出的种子追逐梦想的历程,启发学生要不断追寻心中所想而努力,展现自己的个性,实现人生的价值。重视阅读实践,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才能让学生在真实的阅读体验中获得成长。
四、在感悟中提高核心素养
老师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自主学习,鼓励每一个学生在阅读中感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体验。尽可能鼓励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交流、展示自己感悟、思考所得。在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体验小女孩心境的变化,将自己代入故事情景,抓住关键词,仔细揣摩句子含义,小女孩在悲惨的环境中最后幻想出来的美好有什么作用、表达了小女孩怎样的心愿。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情感去理解和感悟文章之后再与他人交流[2]。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思维不同,体会的感情也不同,学生在交流中感受阅读带来的差异,老师要注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交流,在自由的课堂坏境里充分展示自我独特的思想,将文章的含义融入学生的心灵。通过每个学生发表的独特感想,促进学生关注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以便在后续的阅读活动中自觉地关注阅读材料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对文章语言独特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独立思维和个性化阅读能力。
结语:
老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升华自己的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课文,将课文运用到各方面的知识中,做好阅读的拓展,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才能达到“好读书、读好书”的目的。如此积累,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充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建明.简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有效性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123.
[2]李莹莹.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19):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