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铁坚
扶绥县新宁镇第四小学 532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对于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阅读是对某一特定文本的理解、感受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文体思维。什么样的文章就该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语文教材中每一篇“例文”都有其潜在的价值。文本教学解读的本质是语言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语言学习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文本的原初意义、文本的语言表达、文本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引言
语文教学中,一篇文学作品,可以将其作为语言学习的材料,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进行解读,也可以将其作为文学鉴赏的材料,从审美接受的角度进行解读。前者可称为文本的教学解读,后者可称为文本的文学解读;教学解读和文学解读是两种不同的文本解读指向。教学解读指向语言学习,培养语言能力;文学解读指向审美接受,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语文课堂上,虽然语言学习和审美鉴赏常常是合为一体的,但二者的区别在学理上客观存在,也只有从学理上厘清此问题,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文本的处理才会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本文以小学六年级上册中《好的故事》教学设计为例,对文本的教学解读与文学解读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科学定位提供参考。
一、教师备课应注意的事项
(一)从整体切入,全面掌握
教师从整体上深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含义进行理解,并以此作为目标,在对整篇文章进行阅读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确段和段之间的关系,文章内容和题目之间的关系,通过反复的阅读来理清脉络,从而让学生以阅读的形式了解文章的立意。
(二)局部强调,培养语文应用能力
教师还要从局部入手,凸显出语文文本特征。对于小学语文课文来说,在进行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作者的写作手法、用词用句、段落分配、表达目的、含义等,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来说有着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语文教材当中的课文是学生培养语文能力的关键素材,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要加强斟酌,教师自身要明白课文讲了什么内容,作者想表达什么思想,才能够将知识准确地传输给学生。
(三)严格对待文本语言文字
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做到先不看教参,等到备课结束后再作为参考,这样可以保持思考的独立性。教师可以把课文打印出来携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在备课时方便一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整个备课过程效率更佳。
(四)觉察自我阅读历程
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切勿以教学者的身份来进行,而要以一个阅读者的身份来进行备课,如果教师还是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教学者或引导者,那么就无法获得阅读者的感受。教师之所以需要进行备课,就是为了在实际课堂教学时给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途径,让整个课堂顺利实施,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应当以一个阅读者的身份操作,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本文起到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教师要学会珍惜初次阅读课文的机会,提醒自己要改变教学者的角色和任务。
二、基于目标或情境解读视角的教学设计
(一)文本教学解读示例
对文本的教学的解读要关注四个方面的内容:文本的原初意义、文本的语言表达、文本的篇章结构、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这四个方面内容的学习,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训练。据此,《好的故事》可以沿着下面的教学设计思路展开。
教学目标:
1. 能用简洁的话说出文章描写的“故事”的内容,明白作者想要通过梦境表达的思想或情感。
2. 掌握文章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理解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
3. 掌握文中句子表达的特点,结合具体例子分析文章中的句式结构与当代句式结构的差异。
4. 掌握这篇文章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1.阅读课文,标题《好的故事》中的“故事”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故事”有什么不同?
2.文章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试选取其中的一些景物进行分析。
3.作者想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这种景物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除了从景物中能够发现外,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是否也有发现?
4.仔细阅读文章,从文章中选出几个在表达上与现在表达习惯不一样的句子,指出其不同的地方,并分析它们结构的不同。
学习结果评价:
1.文章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
2.文章句式和篇章结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联系自己的生活,有没有类似的梦境经历,能不能把这些经历写出来。
(二)文本文学解读示例
对文本的文学解读要关注四个方面的内容:形象的审美特征、内容的审美理解、形式的审美价值、学生的审美创造。教学设计要从这些方面引导学生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学习这篇课文,对学生的审美接受能力进行训练。据此,《好的故事》可以沿着下面的教学设计思路展开。
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中所写梦境中的形象特点。
2. 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这个梦境。
3. 作者在《好的故事》中想表达什么。
教学过程:
1.读完文章后,说说文章中“好的故事”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作者在“故事”中写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有哪些特点?
3.作者是怎样走进梦中,又是怎样从梦境中出来的?梦中的景象与梦外现实有什么不同?作者从梦中和梦外的不同的描写中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或情感?
学习结果评价:
1.“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你能想象出这段文字描绘的景象吗?这是一幅怎样的图景?结合文章的阅读,运用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标题《好的故事》出现在作者瞬间的梦中,你如何理解鲁迅先生所写的梦?
结语
综上所述,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第一步,而文本解读指向决定了阅读教学设计的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安排、教学内容取舍、教学环节组织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从学理上厘清文本的教学解读和文本的文学解读之间的关系,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宁.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50+252.
[2]付殿香.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之大单元开发指导[J].中国农村教育,2019(33):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