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3期   作者:何水香
[导读] 小学数学是启发学生逻辑思维,建立推算理论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
        何水香
        江西省德安县河东小学  330400
        摘 要:小学数学是启发学生逻辑思维,建立推算理论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在信息化教育时代,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应深入灵活运用创新的探究式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旨在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将被动的传统接收式教学转化为自主学习探究式,是契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推动数学知识的切实掌握和拓展、提高和培养创新素质人才的重要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课程和学生群体需求,合理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多途径地准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互动探究,发散思维,实现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误区
        (一)规定化设置
        探究式教学是为学生自主探索而打造的学习平台,为了能够顺利开展,有的教师会对教学做好事先的统一准备和标准化规定。这样的操作,一切都在教师的既定设置中,失去了学生主导学习的意义。
        (二)直面化引导
        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差异化思维会出现不同的学习方法与思路。教师在过程中不应给予太直观的引导,这样的提示并不是善意的,会让学生不经过过多思索就走捷径,产生不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结论化探究
        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注重结果的推断,急于将公式、要点等体现、归纳出来,而对结论的探索过程、学生的探究发问、操作实践等只走形式,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将使学生产生急躁、倦怠心理。
        二、小学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实施
        (一)强化课堂导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课堂的导入设计关系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从实际课堂教学体现来看,良好的课堂导入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探究知识,或者能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的手段要不断的变化,根据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教师采用多样化的课堂导入模式,避免单一的导入,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例如,教师在教授《可能性》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方式为学生进行课堂的导入:从前有两个好朋友,这天他们决定要一起出去游玩,但是在选择游玩的地方时,两个人出现了分歧。其中一个人想去河边走走,另一个人就想要去爬山,争辩来争辩去,两个人决定用抓阄的方式选择到底去哪里游玩,一个人在纸条中写上爬山,一个人在纸条中写上河边,抓到哪一张两个人就去哪里。这样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之后,结合教师的故事向学生提问:到底他们两个会去哪里呢?是去了河边还是去爬山了呢?有的学生会回答“他们可能去爬山也可能去了河边”,教师顺势提问:如果两个人都选择了爬山,那么结果会是什么呢?学生会回答“那他们两个一定都去爬山了”也有的学生回答“如果他们写的都一样,一定会被发现的”。教师根据学生在回答中所出现的“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课堂的教学。

这样的导入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设计中,同时也让学生在导入过程中就对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以此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促进合作探究,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
        探究式教学最主要的方式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和自我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体系。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相较于教师的直接讲解,更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一位引导者,纠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教授《圆柱体的表面积》这一节课时,教师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划分,然后为每一个小组提供一个纸制圆柱体,让学生在组内进行自由的拆解,探索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在经过拆解之后,学生发现圆柱体存在着上下两个面积相等的圆,他们构成了圆柱体的下底面和上底面。在进行侧面展开的时候,学生发现有的小组拆解成了一个正方形,而有的小组则拆解成了平行四边形,面对这样的情况学生之间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最后总结出了这样的结论:圆柱的侧面展开中,长方形的长或平行四边形的边作为底面图形的周长,而长方形的宽或平行四边形的高作为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以前学习过的有关于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而推出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三)加强课后练习,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结束之后,要想要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就要适当地为学生设计课后习题。教师在设计课后习题时要具有多样化,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习题。课后习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采用不同的方式,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进行设计,同时习题中要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授《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后游戏的方式为学生进行习题的练习。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首先在课堂上将学生以行为单位进行小组的划分,教师在班级中随机抽取学生,然后随意地说出一个数字,这个学生要根据3的倍数这一概念进行分析,看教师说出来的这个数字是否为3的倍数。根据学生在回答过程中的情况,如果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使用的时间过长,或者直接答错;那么就取消他的比赛资格,比赛的最后看哪个小组的成员剩余的最多,哪个小组便是获胜组。教师在进行学生选取的过程中要注意一定的公平性,争取在选取的过程中,每个小组都能够选取差不多的人数,避免学生感觉到不公平。通过游戏的方式教师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记忆,学生不仅不会感觉到枯燥,还能够在不断地回答过程中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答题经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学生而言,探究式教学是积极进取,突破自我的过程,开放高效的实验性课程有助于学生发挥自主能动力及开发个人潜能,实现学习方法、态度、水平的提高。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为教师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居建华,吴玉.低年级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科学大众,2007(12):5.
        [2]林忠宋.小学数学探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11):52.
        [3]许立霞.“互动—探究式”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8):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