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玲慧
浙江省丽水市文元学校,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质体系”是深化综合课程改革的核心领域。对基础教育,这个课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学科核心竞争力,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风向标”,也是语言价值和实现的中心方向。这时候应注意课程设置小学数学核心能力,才是实施问题化教学的实践研究的重点,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研究应着眼于小学数学核心能力的实现以及展示,本文从学校的角度来研究数学课程。构建了以思维方式质量为“灵魂”的小学阅读结构,研究了影响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实施文化建设和课程的途径和战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策略
目前阶段,我国由教育部牵头,各地教育部门推动,使中小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许多专家学者共同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从学生的思维经验出发,找出清晰的思维路径去解决困惑。基于这一思路,在推进思想进取的过程中,要有效地转换思维方式。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同时面临着核心素养的重要时刻,核心素养强调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运用问题,解决教学课程培养学生思维的难点,也不能忽视核心素养。
一、学科核心素养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核心素养”的定义是指学校课程由“知识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学科基本素质突出了学科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追求不同学科的目标,是深化不同学科课程改革的“发动机”。基础学科的特点是关注不同的学科,它控制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因此,课程的目标是从理论上关注学科的基本读写能力,如练习。基础学科的读写能力是未来课程发展的方向,是课堂教学的“标准”,因此,要着眼于基本技能背景下基础数学课程实施的现状和特点,关注阅读和写作。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实施问题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行的影响,使得更多的数学课程的研究被越来越重视,在整理影响外国数学课程实施的因素时,我们发现主要是教师知识、教师信念、学校文化、学生情况、教师个人特征、家长和社会、教材装备等,会对整个理论框架产生影响。
(一)教师课程研究视角
关于课程实施对我国课程实施的影响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从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课堂运作的过程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教师课程观的因素。
(二)研究对象因素的影响
可以将主要的影响因素定义为人、物、生活文化三个方面。人则指的是校园内的教师、校长等;物则指的是使用的教学材料;生活文化指的是校园文化以及生活环境。
(三)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对于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与表征。本研究主要探讨的是教师这一层面,重点是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观照下,分析F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现状,通过课堂观察及访谈等方式,探讨影响小学数学课程走向基于学科核心实施的主要因素。
三、促进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策略的探讨对于促进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策略的探讨也较为成熟。其中马云鹏(2000)提出了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建议:确立开放的有弹性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模式;编制灵活多样的数学教学大纲与教材;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与提高。②此外,就新课程实施后教师应然的角色转变,肖红、宋乃庆(2003)指出,实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应当,树立先进的数学教育理念,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具备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需要。③李影(2008)就如何更好推进新课程实施指出,要搞好课改需要教师理解课程;课程实施需要必要的资源设备;领导要重视、参与课改的实施;注重学校文化建设;要给予教师合理的评价。④此外,吕立杰等(2017),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课程实施的价值诉求考察课程实施的情况,并提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应以与学生经验的内在关联为起点,以文本的深层互动为依托,以世界的积极探险为方式,以知识本质与意义的相遇为归宿,同时还要妥善处理课程实施中潜藏的多重关系。⑤
结语
根据上文叙述的内容进行分析可知,当前阶段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本身就是具有时代特征,每一个时期都有着具体的要求和实施方法。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仍然难以取得进步,所以说,对学生的要求不仅限于解决课堂问题的能力,还应该包括学习解决各种思维方式,并且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会体现出核心素养的价值,培养核心素养时,老师一定要表现出相当的耐心和意志,在训练过程中各种问题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如果我们长期坚持这种方法,相信日后老师和学生都会得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丁锐,黄毅英,林智中,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期望课程与实施课程——以两岸三地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1(6):56-61.
[2]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8):14-22.
[3]吕世虎,岳艳萍,金晶.义务教育7~9年级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从甘肃省农村学校学生的视角[J].数学教育学报,2012(1):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