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物理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实践探讨

发表时间:2021/4/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3期   作者:高擎一 朱凯 黄阿超
[导读]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推进了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高擎一  朱凯  黄阿超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610213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推进了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教师的高素质才可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高师院校推进素质教育不仅对教学体制进行改革,还要在实践中更新教学思想。本文就对高校物理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校;物理;教学;人文素养
        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中,理工类的学生因过分注重专业方面的学习,而忽略了人文素质方面的提高,这无疑是教育业的一种缺失。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只有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理工教育中,才能将人文知识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人才。高校物理作为一门针对理工学生专门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有必要将其教学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实现有机结合。以下笔者就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从高校物理学科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出发,具体谈谈如何在高校物理教学中,提高人文素质教育。
        一、学校物理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概述
        (一)大学物理的特点以及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优势
        大学物理教学有其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助于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其中。概括起来大学物理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实践性。物理是一门通过实验总结实验规律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主要是进行实验演示,向学生展现实验现象以及实验过程,从而让学生从中发现实验规律,获取有效的知识,整个实验过程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2)交流性。在对实验规律探索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共同研究,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师生有效地互动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协作能力。(3)综合性。在学习和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很多别的学科的知识或者一些生活经验等,每个规律的探索都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是学到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实验探索中体会观察、努力、失败、成功的全过程。(4)持久性。在学校,物理一般只在低年级开设,是一门基础的公共课程。所以学生在对待物理课程的态度会直接决定学生对其专业课的态度,甚至有时会影响到学生对待所从事的工作的态度。
        (二)大学物理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在传统思想上,物理与人文素质教育本来就是一脉相承,只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理与人文素质教育才逐渐分离出来。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以及学生片面地追求较高的考试分数,逐渐忽略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的教师在讲授物理课程时,将主要重点放在对学生思维逻辑的培养,很少关注学生对社会、就业以及生活等素质的需要,没有恨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而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加强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以及答题技能的能力,对学生的情感、理想以及意志的需要视而不见。在教学方式上,大部分教师追求理性、追求规范化、标准化教学,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以及学生创造力的挖掘。导致目前学生虽然每天生活在缤纷多彩的物理世界里,对周围的生活、社会以及一些自然问题都不甚了解,因此,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很低。
        二、大学物理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最高体现
        实事求是的精神不仅是作学问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培养这种精神是素质教育的体现,这一精神在物理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物理理论的验证不仅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而且需要精密的实验仪器和准确的实验数据,这一切都需要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相反,更加需要有一种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前提,首先在于观念的转变,在此基础上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如此,才能促使教师讲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已形成的定论有更新、更深的认识。
        (二)熟悉、巧用教材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
        教师要对教材的各章节分析透彻,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教材中的知识点、线、面之间的联系,准确掌握各定理在实验中的验证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做到融汇贯通、触类旁通,适时地激发学生质疑,提出新的观点,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开放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正如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海森堡所说的那样:“在每一个崭新的认识阶段我们永远以哥伦布为榜样,他勇于离开他已熟悉的世界怀着近乎狂热的希望到大洋彼岸,找到了新大陆”。无数科学家的研究实践证明:质疑、探索、标新立异,不断地发展思维,更新思维属性,不断地吸收实践提供的新的营养,对客观事物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加以认识,积极大胆地提出迥乎前人、迥乎他人的新思维、新结论,才能创造出宝贵的科研成果。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仅仅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只有以教师的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开放式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验证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开放式实验更有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内开放实验是指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实验外,在课内增添各类型的研究式实验,这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极好形式;课外开放实验是指学生的课外活动,或称开辟第二课堂。对于部分有特殊学习兴趣的学生,适当开展物理实验方面的课外活动,教师应热情地给予支持和指导。课外实验的选择,要考虑趣味性、实用性,借此指导帮助学生巩固和增强实验技能,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如开展义务性家电修理,自制物理教具和器材等活动,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高校物理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与途径分析
        (一)实施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一种开放、宽松、自由的外部环境。在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中,教师一般遵循先讲述物理现象、再进行物理理论推导的教学模式。老师首先恨据教材总结相关的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然后讲述相关的列题最后强调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是需要注意的事项,学生然后恨据教师的讲述的知识点进行习题练习。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需要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各个小组自行去查阅资料、集体讨论,最后制定详细的学习报告,说明学习的过程的思路,最后选派代表上台进行演讲。其他的小组可以对其进行提问,或者提出自己的建议,老师在这过程中只需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机会。
        (二)采用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
        有些课程中的内容,包括习题的解法,不要总是采取“老师教,学生学”的教法,有时让学生上讲台讲一讲,你会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强,思路开阔,有很多讲解方法也非常新颖。这样做,不仅会让学生和老师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的知识也更加扎实。在“普物”部分,很多材料上的例子,都是比较普遍,甚至典型的。但实际生活中,这些例子又不是很直观的。如电灯的连接,根据电路图去观察和计算,思路很清晰,可是一旦让学生去实践,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最好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带到工地上,让学生去看、去接线、装灯,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四、结论
        我国著名高校物理学家王淦昌说:物理学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美的发现。反映高校物理事物的特征及其规律的高校物理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各种各样的高校物理知识通过内在联系和谐统一起来,形成既千变万化又和谐统一的美的画卷。高校物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可以相互渗透的,是相通的。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加强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于培养既注重全面发展又注重发扬个性的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教师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吴亚敏,陈国庆,刘慧娟.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2]蔡铁权.论物理教育的人文意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5).
        作者简介:
        高擎一,男,四川成都(1999年10月27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朱凯,男,浙江义乌(1998年11月05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黄阿超,男,广西桂林(1999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