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的趣味性 彭莎莎

发表时间:2021/4/1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4月   作者:彭莎莎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育中,相关教师想要有效的提升唱歌教学质量与效率,就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增添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这为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将培养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

彭莎莎   四川省剑阁县杨村小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育中,相关教师想要有效的提升唱歌教学质量与效率,就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增添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这为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将培养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的趣味性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供相关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4-031-01

        作为小学音乐教育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唱歌教学的顺利开展能够对学生的唱歌技巧、音乐感受力、思维拓展能力等进行良好的培养,并且在小学生情感、思想以及艺术修养方面也能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从而帮助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师引唱、学生跟唱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音乐唱歌教学需求,这就需要小学音乐教师对当前的唱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与优化,从而有效的提升这些教学方法的趣味性,以便促使学生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1、针对当前小学音乐唱歌教学开展现状的分析
        1.1教学方向与教学需求不符
        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对音乐课在小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与地位没有深刻的认知,从而导致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时过于放松、懒散,认为这样可以给学生的心理带来舒适感与满足感,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小学生受年龄限制,其价值观念、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以及知识面等是非常有限的,教师若不重视对学生音乐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就会促使学生无法熟练掌握大量乐理知识,音乐学习水平不能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就会将音乐教学对学生潜质所具有的激发作用埋没。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年龄、性格以及学习能力的思考,只是一味的向学生传授晦涩难懂的音乐知识与技巧,这样将会大大的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2 过度忽视音乐课教学
        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虽然正在不断的前进与发展,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这种改革的优势与效益并没有得到突出,大多数小学院校仍然会将教学重点放在考试科目上,而对其他科目的教学时长将会大大缩减,这样将会严重的阻碍到小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健康成长。此外,当前部分小学院校的音乐任课教师都是非科班出身,他们自身对音乐课教学就不够重视,甚至有的人对音乐课具有抵触心理,这就会导致他们为了应付课时而草草的进行授课,没有做好充分的授课准备以及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在音乐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是敷衍了事,没有根据小学生各方面需求来进行教学方法选择与改进,再加上教学内容不新颖、教学体系老套、教学设备陈旧等原因,就会促使学生在音乐课学习上没有较高兴致,无法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1.3 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虽然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已经非常简单,但是仍然会有部分教师无法将正确的乐理知识和识谱技巧教授给学生,这就导致学生只学会了简单的发音方法,在面对教材中谱子时无法进行自主学习,也不能根据自身所需知识与技巧进行自我创作。


这种照搬照抄的行为将会限制住学生的音乐能力发展,促使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主观音乐意识与创新意识。再者,音乐课的考试内容多为课本知识点而不是唱功或技巧考察,学生为了能够应付考试,就会对大量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从而在此过程中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
        2、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的趣味性策略
        2.1趣味性导入音乐知识
        知识绝不单指课本上的内容,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听音乐的取向,向他们讲解有关于乐器、乐理的知识,例如乐器的起源、演变、发展等,这样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在以后的教学中,更有利于相关活动的展开,为教师授课打下良好基础。教师可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向学生们播放肖邦、贝多芬等名家的曲子,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他们身上的可贵精神,从而内化为自身的财富。
        2.2培养学生乐感
        乐感的培养包括对曲风、曲调、旋律的认同。小学阶段,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对于节奏的把控,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奥尔夫教学法,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唱歌的形式表达自身的思想与情绪,促进学生即兴发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造就学生学习音乐的最佳状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综合式”“即兴式”学习音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音高、音准的训练。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引导学生通过拍手、跺脚等自身多种多样的发声方式进行联系,使合唱富有趣味性的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2.3重视音乐实践
        教师在进行基础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可适当依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带领学生对部分乐器进行参观,将部分轻便乐器,如葫芦丝、小号、三角铁等转移到课堂上,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这些乐器的魅力,现场教授学生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掌握程度不同的情况,教师要保持一定的耐心,采取适当的方法将技巧教给学生,让他们感受这个过程带来的乐趣,在他们掌握技巧后,可让学生自主发挥,从而进行一定的创新。
        2.4重视合唱教学
        合唱演唱过程中强调的是共性、声音的整体性,要求每一位合唱成员准确地控制自身的声音,在这方面,儿童本身的能力较为欠缺,需在训练过程中着重培养。训练时,让儿童逐步熟悉各个声部的旋律,重点加强各个声部音色与音量的统一,重点感受合唱曲目的感情基调,把握音乐旋律,要求吐字清晰准确,成员之间相互配合。这种协调配合能力对于儿童未来的发展来讲也尤为珍重,有利于儿童更快融入集体。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师想要提升唱歌教学效果,首先要保证自身拥有一个乐观的教学心态,并在实际教学中采用趣味性较高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避免学生产生不健康的学习习惯与心理,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目标,以便为其日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寓教于乐,以生为本”打造小学高效音乐课堂[J]. 厉萍.  中华少年. 2018(22)
[2]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有趣[J]. 吴丹.  中国教育学刊. 201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