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辨日》教学案例

发表时间:2021/4/1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4月   作者:洪清源
[导读]

洪清源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小学  3623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4-050-0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故事内容。
        2.通过教学让学生识记掌握基本的文言实词虚词和修饰手法,了解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以及文章所表达的道理。
        3.实施“团队∙互动”教学模式,将“精准教学法”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全过程。
        4.以本篇文章为基点延伸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群体中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教学内容】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课《文言文二则》P79页《两小儿辩日》
        【教学方法】
        团队互动教学模式、情景式教学法、精准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程正式开始前的预热
        (一)问题引入
        老师先向学生讲述成语“蜀犬吠日”这种奇异现象:即在西南腹地因天气潮热,云雾缭绕,很多犬类经常看不到太阳,当偶尔一天看到时就会惊奇的吠叫。这两天天气晴朗,我们都可以看到太阳,那么大家是否有注意到早上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在大小有什么不同,为啥早上凉爽而中午炎热呢?大家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让我们看看古代的圣人和孩童是怎么看待这两个问题的吧。继而通过问题来引出今天的讨论话题。最后把本节课的文章题目《两小儿辩日》用PPT将题目演示到多媒体大屏上。
        (二)破题
        和同学们一起分析“辩”和“辨”的意思,“辩”是辩论、争论,而“辨”有分别、识别的意思。从题目来看,文章描述是两个小孩为太阳的问题而进行争辩。再用PPT演示确定。
        二、课文内容的学习与巩固
        首先老师对课文进行示范诵读,学生听讲,同时让学生把重点的生字和词进行标注,并在节点上适当的停顿和加重。而后对学生标注出的不理解的字词汇总,老师再领读,学生跟读,反复训练三次。读后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在团队小组里尝试进行释义。再给学生讲授朗读的节奏控制,可以组织学生先以团队小组互动学习的形式去尝试断句,在班上展示结果,师生进行统一的评价和纠正。


最后让学生根据正确的停顿划定,按照朗读的节奏诵读课文。
        三、弄清理清文章大意 (出示 PPT)
        首先是老师讲译文和文言文同时在PPT上演示,并标注出重点字词的含义,而后让学生去根据译文的内容去转述本篇文章,字数控制在200字左右,仍然可以通过团队小组的方式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大家都尝试发言,然后推选团队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之后由团队小组长总结后给全班同学讲述,老师再作最后点评。
        四、深入知会文章内涵
        老师要抛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以前后桌团队小组讨论的形式共同完成,形成互动合作学习的氛围,并且在团队小组互动过程中,注重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状况,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和讲解,做到精准教学,让学生更好体会学习的过程。最后要通过文章字面含义延伸出内在的探索未知的求真和探索精神,让学生感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风采所在。
        第一个问题是两个小孩子的分别是怎么认为的,孔子又是怎么认为的。第二个问题是你觉得谁说的有道理,是太阳大小来看还是温度高低来看。对于第一个问题有统一的答案,大家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而第二个问题是开放式的,让学生在团队小组的探讨辩论互动中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独立意识与探索精神。
        五、课堂活动
        老师根据平时把学生分成的团队互动小组,让学生进行分工,两人分别饰演两小儿,一人饰演孔子,一人当导演,尝试用学到的文言文的知识就太阳远近的问题进行辩论,让学生逐步从学习了解到掌握运用,能够脱离于课本发挥思考。经过演练,从中推选出两到三个团队小组在全班进行辩论赛。一同学说:“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底气十足。另一同学:“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当仁不让,势均力敌。第三同学说(孔子):“吾不能决也。双方斗为平局,不分胜负。”这样具有喜感课堂氛围,会让全班爆发出支持、欢愉的掌声与喝彩声。老师最后总结说:“孔子老人家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其实就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优秀哲学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假设孔子现在还活着,他老人家判定的结果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们还是会异口同声的回答:“不会改变,仍然是难分胜负。”老师可以再追问,为何呢?因为两小儿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他们的观点都有事实和常理作为支撑,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说服对方,孔子也无法判断孰是孰非。两小儿仅仅是从表面的状况观察事物,没有探究到实质性规律。因此认识分析事物要去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也是我国传统哲学文化的优秀特质所在。
        【教学反思】
        一是团队互动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愿意主动学习是学好的前提。老师把课堂上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学生。在辩论赛的过程中,学生相互间深入沟通,信息充分的融合与交互,把情感和想法与他人更愉悦的分享,课堂氛围热烈,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学生兴趣爱好被激发,互动教学理念得以践行。二是精准教学得以初步实施,老师教学角度要转换,通过对学生观察分析再开展有效学情分析,找准差距,针对提升。问题设计要精准,围绕重难点和兴趣点进行设置,既要突出教学目标,又要适应学生需求,同时还具备开发学生思维功能,注重开放问题引出,锻炼学生发散和创新思维。三是老师专业素养要提高,能够适应当下精准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坚持“微阅读”“微思考”“微反思”“微动笔”,通过“四微”习惯培养,集腋成裘,打造成“智慧型”的教师,促进教学成效的转型提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