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校本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 樊成珍

发表时间:2021/4/1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2月   作者:樊成珍
[导读] 自然是人类文明的衣食父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同时也是文明的起源,每一个人都应该善待自然,感恩自然。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如今对生态文明都非常重视,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不注重环境,一味索取所带来的危害,全球环境恶化已经越来越严重;因此,全世界呼吁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事实,低碳生活,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大家的共同话语。由此可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时代要求对中小学生进行

樊成珍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木冲沟中学  贵州  六盘  553012
【摘要】自然是人类文明的衣食父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同时也是文明的起源,每一个人都应该善待自然,感恩自然。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如今对生态文明都非常重视,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不注重环境,一味索取所带来的危害,全球环境恶化已经越来越严重;因此,全世界呼吁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事实,低碳生活,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大家的共同话语。由此可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时代要求对中小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以此来提高国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本文就如何在校本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为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一点新方向和新思路。
【关键词】中学校本课程、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ISSN1672-1128 (2021)02-005-0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这五位一体中将生态文明也纳入其中,并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生态文明放在所有建设的突出地位,且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指明了方向。然而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的事情,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而作为中小学生——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谐社会建设的后备军更是责无旁贷。因此培养中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也成为了必要。
        生态文明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这是因为青少年是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对象,中小学生们正在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同时也是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接受相关教育的重要一环,他们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尤为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1]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首要想到的是将其融入到中小学常规开设的各门课程之中,这也是一种被认可而且教育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模式。但是由于中学的课程很多,各自有各自的教学目标,而且不同学科有不同学科的特点,如何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这些学科中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而且效果上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校本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可能,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校本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对推动人类、自然、社会三者之间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生态人”为教育目标而开展的一种生态道德教育活动,是中学德育在建设生态文明新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中学环境教育的拓展与延伸。[2]
        二、中学校本课程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一)、现行的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文明知识匮乏;
        2、尽管我们生活的环境绿树绿树成荫,但对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力度还是有欠缺,组织生态文明教育的活动还不够;
        3、部分教师生态文明教育意识淡薄,生态文明教育有形式化现象;
        4、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目标不明确,生态文明教育方式随意性 。



        (二)、中学校本课程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1、结合本校校本课程, 寓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于真情实境之中。
        新课程改革为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如果可能,可以让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部分校本课程内容编写在校本课程中,让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2、通过校本课程还建设生态文明校园也是对中学生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生态文明社团,具体负责学校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宣传工作,如监督践踏花草、破坏树木的行为及校内卫生,对生态文明相关知识进行知识竞赛,组织学校同学进行废物利用大比拼等。在学校各班可以组织孩子利用废旧的东西进行二次改造,装点教室,一方面可以美化教室,增加班级文化建设;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习惯。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黑板报、手抄报等,通过这些形式来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意识。[3]
        3、加强家校联系, 寓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于融会贯通之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家不仅是我们生活的空间,而且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还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和学习的场所。家里每个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都会互相影响。而对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模仿能力特别强的,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示范作用更是不可小觑,如果父母尽量不使用不能降解的塑料制品、缩短空调的使用时间、选用无磷洗衣粉、用洗瓜菜的水浇花或者冲厕所、把垃圾分类处理等等都能够将生态文明的思想间接地渗透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中,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生态文明教育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中学生可以建立环保社团,组织成员到校园甚至到社区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这样既能有效的传播生态文明思想,又促进了自己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化提升;另外,如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教师带着学生开辟农田,亲自种自己喜欢的蔬菜水果等让学生体会劳动精神,释放情绪,让学生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惜和节约,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创建一个融生活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为一体的校园文化特色。让学生从土地中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也体会粒粒皆辛苦,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结语
        古人常说“天人合一”,显然生态文明教育也正蕴含了这种思想,“天人合一”观的首要含义是肯定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来自大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存的条件,同样也需要得到人类的尊重与爱护。从教育促进生态文明的要求来说,这些思想和观念都应该是目前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校本课程中,其教育作用具有持久、经常、渗透等特点,对学生的认知、情感、人格给予潜移默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周谷平,朱绍英.重视进行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1
[3]陈佼.中学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07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