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汉年 广西省河池市东兰县隘洞镇坡拉小学 547405
【摘要】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个体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是个体走出学校所采取的最重要学习方式,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个体终生发展就会受到极大限制。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的强调接受性的学习与对于知识的把握,忽视发现探索知识的整个过程,教师则照本宣科,学生便跟着死记硬背。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过程忽视,导致了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结果。这种学习的方式极大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摧残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当学习于学生来说成为一种负担时,便会成为学生在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4-081-01
1 自主学习的含义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内在品质而言,与之相对应的是“被动的学习”、“机械的学习” 和“他主的学习”。庞维国老师提出:学生开始学习活动前自己可以确定学习的目标、制定学习的计划,作好具体学习准备;推进学习活动的时候能够对学习的进展、学习的方法、做出自我的监控、自我的反馈和自我的调节;学习活动在结束后能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自我的检查、自我的总结、自我的评价和自我的补救,那么他的学习便是自主的。
2 小学语文学科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2.1 小学语文学科自主学习现状表现
语文课堂上,发言的同学比较集中,只是少数的几名同学对老师所提出问题能给予积极反馈,发言的积极性高,其余的同学多是附和,不愿举手发表自己看法。教师们则多采用布置相关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计划的方式,为全班同学预设学习的目标。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其追求全班整齐划一的进度,缺乏个性化辅导。对于指导学生可以学会学习则缺乏策略的指导,虽然有小组的讨论、 对话的表演等的环节,因为处理的不得当,使得这些环节失去本应发挥的自身作用,表面上看起来环节紧凑,但时效性并不大。 评价的手段单一,多数是教师的评价,由教师来控制课堂的节奏。
2.2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现状原因分析
首先,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过多地建立在对学生取得学习成果之后的外部刺激上,没有着力的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把学习当成是建立在人的受动性以及依赖性的一方面上,造成了人的能动性、主动性以及独立性不断的被销蚀,严重的压抑了学生学习兴趣,当然就无法取得好学习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将注意力就放于奖励上,教师上课也大多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课后的评比等的方式来评价一个学生。升入了高年级,学生们就对小粘贴等鼓励的物品不感兴趣,因为原本对学生学习内驱力和学习动机等方面培养不足,导致了学习价值扭曲。
其次,学习的过程过于的强调教师主导地位,缺乏对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部分的教师认为语文的学习就应以讲授为主,过分的夸大了教师的讲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学生思考余地与消化空间极小。长此以往的话,学生好奇心与自主学习愿望受到压抑,久之,对语文就会失去兴趣。
最后,伴随知识愈加深入,部分的学生因为各种的原因出现掉队的现象,学习语文的时候没办法得到成功体验,越觉得难,就越不喜欢学,形成恶性的循环。学生不能够对学习中的困惑采取正确归因分析,反而自暴自弃。这就表明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方面缺乏有效的策略,其中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相关指导,对于家长帮助学生的学习策略指导等。
2.3 小学语文课堂自主学习相关策略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学目标制定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在教学的活动中处在核心位置,它决定教学行为,不仅为教学出发点,且是教学归宿,同时是教学的评价依据,既有定向的功能又有调控的功能。入学后,学生学习能力也并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时要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的学习能力给予充分的考虑,在重视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适当的照顾“两头” ,即兼顾学得快的与学得慢的学生。其次还要分析教材。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特点,不同教学内容也具有不同教学的要求。
(2)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动机可以说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教师一项重要的任务。学习的动机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下,利用相关的诱因,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求由潜在的状态变成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利用新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一些直接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利用电教的手段、语文的游戏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还可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在课前,提出些与将要学习内容有关的一些问题,介绍相关文化知识背景,利用文化碰撞来激发学生好奇心,布置学生适度任务,使学生得到成功体验,鼓励自我的强化。
(3)调整教学的内容,能够活用教材
教师教学离不开课本教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领会编者意图。弄清教材编排体系,抓住教材主线,引导学生有计划学习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由于学生的情况、教师的素质、教学的条件、教学的方法等差异,要求教师具备根据学生的需要调节教学的内容的相关能力,删除不适合部分或把其本地化的处理;合并相似的单元,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适度 调序;根据需要来拓展学习的资源等等。
(4)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
课堂的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活动时设计多样教学活动,使学生卷入语文学习中,弥补生活中所使用语文的机会较少的缺陷。我们可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诸如,讲授式、启发式、体验式、探究式、讨论式以及研究性的学习等。这些方式又都可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与小组的学习、合作的学习有机结合。若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简单运用某种教学的方式,是不可使学生全面的达成学习目标的,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各种各样能力的。
总之,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确立,学学习过程中有了自己的思考、消化空间时间。自己探索、创造机会,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习的热情,形成良好学习的习惯。学会计划的学习任务,监控学习的时间,选择学习的策略与方法等。同时,教师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教研的能力得到了加强。
参考文献
[1]李月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学效率提高--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学习:上,2013(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