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艳
云南省文山市人民医院 云南省文山市 663000
【摘要】目的:探讨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合理用药。方法:挑选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580份儿内科疾病患儿处方为研究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处理。结果:儿内科用药不合理者75例,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品次不合理、联合用药位于前三位,分别为14例(18.67%)、10例(13.33%)、10例(13.33%),占患儿总数占比2.41%、1.72%、1.72%。结论:为减少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确保患儿用药的效果及安全,需要明确用药不合理的原因、按照医嘱规范用药。
关键词:儿内科;临床治疗;合理用药
儿内科疾病为儿科治疗中常见疾病,因小儿身体结构、生理功能发育尚不完善,肝肾功能、内分泌系统能够发育不成熟,所以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用药不合理,则无法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且易引发药源性疾病[1]。儿内科疾病治疗时体内药物药效学及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分析作为治疗的主要部分,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重视,需对儿内科疾病治疗状况加以深入分析、研究,从而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1.资料情况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情况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580例儿内科疾病患儿,包括男性和女性各312例、268例;年龄范围0.4~10岁,中位(5.2±0.6)岁。
1.2方法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第53号)、《中国国家处方集》及药物说明书等,对本院儿内科治疗处方应用的合理性情况加以回顾性分析。
1.3观察指标
观察儿内科用药不合理情况,按照用药剂量不合理、给药频次不合理、重复用药、联合用药、配伍不合理、选药不合理、超禁忌用药、给药途径不合理、超适应症用药、频繁更换抗生素进行统计,分析在用药不合理患儿及患儿总数占比。
1.4数据处理
采取EXCEL 2010处理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并用统计学语言描述研究结果。
2.结果
580例内科疾病患儿中75例患儿的用药不合理,其中,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品次不合理、联合用药位于前三位,分别为14例(18.67%)、10例(13.33%)、10例(13.33%),占患儿总数占比2.41%、1.72%、1.72%。具体情况如表1。
3.讨论
3.1 儿内科疾病不合理用药相关情况
联系儿内科疾病治疗状况发现,不合理用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较多,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对该疾病患儿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于儿内科疾病处方中占比较大,而且和处方中药物类型关系密切[2]。儿内科疾病不合理用药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师对疾病治疗存在药物使用方面问题,给药编制方案时临床医师没有考虑到儿童体质,所在以受到用药量因素影响则会造成安全问题,儿童急性扁桃体炎治疗的过程如果使用头孢呋辛剂量过量,直接关系到患儿整体治疗效果。(2)部分医师治疗的过程为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所以会使用≥2种药物治疗,但如果相关内容物外溶媒应用不当、给药路径不合理,则会影响到患儿的预后。故而,在儿内科疾病治疗时需将葡萄糖及生理盐水作为主要溶媒物质,另外肌肉系统不完善者能够使用脊柱形式给药,以便促使药物得到很好的吸收。不仅如此,当出现选好不合理、配伍不合理、重复用药、用药频次不合理等情况时,也会对药效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引起预后不良等后果。
3.2 儿内科疾病合理用药对策探讨
其一,实行儿内科疾病用药路径、用药频率控制,结合儿内科疾病治疗时多通过注射、口服形式进行治疗,其中口腔喷雾、鼻腔喷雾,以及局部皮肤给药等均为常用给药路径[3]。联系各年龄段患儿具体状况编制相应的用药计划,比方说:静脉注射给药方式可在新出生婴儿中运用,口服给药方式可以在年龄稍大的患儿中运用。给药路径、给药方式,直接关系到药物使用的效果,儿内科疾病治疗时要求患儿家长充分做好药物了解工作,用药前认真进行药物使用说明阅读,从而确保用药的可行性、合理性。其二,明确儿内科药物的使用方法、用药剂型,儿内科治疗期间常用的为干糖浆剂、口服液,以及滴剂、冲剂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部分新剂型药物被广泛应用到临床上,这种药物的应用利于有效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4]。规范用药的同时告知患儿家属正确的用药方法、使用剂型,对于部分用药依从性较差患儿来讲,可通过药物碾碎形式给药,但缓释片、控释片,以及缓释胶囊等均比较特殊,若是患儿家属将药物碾碎处理,这时药物的结构必然会受到直接影响,无法发挥出药物的最大作用,故而引发不良反应状况、需引起重视。其三,部分研究人员对儿内科疾病治疗加以分析,发现用药不合理问题关系到患儿的心理、生理,所以需要正视儿内科疾病对患儿生活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影响,编制完善的用药方案提高用药效果、用药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儿内科疾病治疗中应用清热镇痛药物可很好的发挥药物作用,主要表现在清热解毒、抗炎、抗风湿方面[5]。通常状况下,该类药物可在轻度感冒、重度疼痛中运用,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性、出汗、腹痛等,若是不良反应程度严重还会引发胃出血、哮喘及肝肾功能受损等情况。所以,针对过敏体质患儿来讲,则要求临床医师尽可能避免使用该类药物治疗。除此之外,抗菌药物的应用同样需引起重视,儿内科疾病具有起病急特征,抗菌类药物的应用利于严格控制感染性疾病,结合儿内科疾病治疗状况来看,这一类药物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为促使抗生素药物的应用得以严格控制,应该充分了解抗生素药物的适用症,重视临床病原菌和细菌的药敏诊断结果、患儿体质,从而规范用药、降低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6]。其四,实行中医联合用药,中西医联合用药为儿内科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因中药、西药的药物成分存在胰岛功能差异性,所以两者药理作用同样存在区别,需明确药物配伍的禁忌、避免盲目联合用药。
总之,为提高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需要联系患儿的相关情况,比如:体质、年龄、病情等规范用药。
参考文献:
[1]刘芳,汤亚东,刘冰.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J].健康前沿,2019,028(003):179.
[2]任永红,田雪芬,张岩松,等.槟榔方剂治疗儿科疾病的临床运用分析[J].中医研究,2020,033(005):78-80.
[3]杨敏.抗生素在小儿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探讨[J].健康养生,2019,000(014):196.
[4]江杨志.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分析[J].医药界,2020,000(003):P.1-1.
[5]新征朱.心血管内科常见用药问题及临床合理用药方式研究[J].亚洲临床医学杂志,2020,3(6):194.
[6]肖丹丹,陈建芳,唐华萍,等.儿科门诊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应用调查与分析[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9,27(04):71-74.
作者简介:王代艳,1976年8月21日,女,云南文山,汉族,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云南省文山市人民医院,研究方向: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