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航
蓬安县人民医院,四川省南充市6378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窦性心律不齐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窦性心律不齐患者8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就诊时间位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按照随机的原则进行分组,选取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选取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所展开评测对比。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疗效为95.12%,对照组总有疗效为73.17%,前者较后者有更高的显示,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44%较对照组14.63%有更低的显示,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窦性心律不齐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较小,因此具有显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胺碘酮;老年窦性心律不齐;临床效果
窦性心律不齐在老年疾病的发病率中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给患者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率衰竭的并发症,从而出现死亡[1]。因此有效的治疗,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及预后治疗。本次研究将针对老年窦性心律不齐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窦性心律不齐患者8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就诊时间位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按照随机的原则进行分组,选取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选取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9:12,均位于61-82岁年龄段中,年龄均值(73.14±2.97)岁,病程为1-3年,病程均值(2.19±0.35)年;观察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30:11,均位于63-81岁年龄段中,年龄均值(72.96±3.06)岁,病程1-3年,病程均值(2.62±0.52)。对两组患者之间的基线资料后进行对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之间可进行比较。患者均被确诊为老年窦性心律不齐患者,患者家属知晓本次研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易过敏体质患者及对本次药物过敏的患者;排除精神障碍及语言障碍的患者。本次研究均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将70mg的普罗帕酮与20ml的0.9%氯化钠溶液相溶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物的用量,最大剂量不超过100mg。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将静脉注射改为口服,剂量为200mg/d。
观察组:将150mg的胺碘酮与20ml的0.9%氯化钠溶液相溶,并进行静脉注射。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物用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10mg。患者病情稳定后,将静脉注射改为口服,剂量为30mg/d。两组患者均接受2周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疗效评测对比。(2)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评测对比。
1.4效果评价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显示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性好转,心电图显示基本正常。无效:以上标准均未达到。总有疗效=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分析
实验测得结果以SPSS22.0录入评测。计量指标指以(x±s)的形式表述,经t值对结果检验;计数指标在表示时用(%)形式,经卡方值对结果检验,检验值为P<0.05提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疗效评测对比
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疗效为95.12%,对照组总有疗效为73.17%,前者较后者有更高的显示,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3讨论
老年窦性心律不齐属于临床上的危急重症,需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避免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病死率及预后较差的几率[2]。胺碘酮属于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不齐的药物,使心肌内钠离子的内流受到抑制,从而降低传导速度,还可以对冠状动脉的血管有所舒张,因此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还能保证血流量的畅通,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疗效较对照组更高,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更低(P<0.05),与高菊芳的研究结果的显示基本一致[3]。胺碘酮较普罗帕酮进行治疗,治疗疗效更为显著,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少,可有效的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对老年窦性心律不齐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较小,因此具有显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秦小芬. 胺碘酮治疗老年窦性心律不齐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 12(5):36-37.
[2] 王通. 窦性心律不齐的临床表现[J]. 大家健康, 2015, 07(7):27-27.
[3] 高菊芳. 老年窦性心律不齐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