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6期   作者:武利雅
[导读] 分析优化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工作的效果。
        武利雅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工作的效果。方法:筛选的研究对象是就诊于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病患,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常规组予以常规的急救护理。观察组针对疾病特点,总结急救期间的风险因素,开展高效的急救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的急救效果和急救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确诊时间和救治有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且获得了更高的急救成功率,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道德急救和护理工作,提高服务的针对性,能够缩短急救时间,是更高急救效果的保障。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救护理;救治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病情严重且进展快,患者也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恶性心律失常较为常见,此类患者危险系数更高,必须把握急救时间,确保有更高的救治效率[1]。研究分析优化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工作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筛选的研究对象是就诊于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病患,病例数量110例,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55例患者。观察组年龄42~74岁,中位年龄(57.17±4.22)岁;男性、女性分别有30例、25例。常规组年龄40~74岁,中位年龄(55.39±5.17)岁;男性、女性分别有31例、2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予以常规的急救护理。观察组针对疾病特点,总结急救期间的风险因素,开展高效的急救和针对性护理,具体内容:
协助患者处于平卧体位,要求患者绝对卧床,及早予以吸氧并做好吸氧相关护理,合理调节氧气设置。迅速将静脉通道建立,快速遵医嘱用药并做好用药护理,将心肌营养药物和恶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两路向体内输注,因为用药种类多加之患者病情严重,需确保用药的准确和及时。抗心律失常用药应用过程予以心电监护,并通过微量泵输入,保障用药安全性。若患者发生室颤,遵医嘱应用利多卡因,注意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以免发生不适症状。应用胺碘酮的患者,要注意对心电图变化的关注和血压的监测,同时要考虑胺碘酮会刺激血管,要选择粗、大的血管用药。恶性心律失常会因为明显减少心肌射血、局部缺氧和缺血,会有抽搐、意识丧失状况,需重视脑细胞的保护,利用冰帽进行降温。关注患者的呼吸状况,若发生呼吸停止,循序进行气管插管。室颤反复会中断循环,导致灌注肾脏的血流不足,能损伤肾脏功能,因此要注意对电解质和尿量进行监测,根据检测结果进干预[2-3]。
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排查患者是否有溶栓禁忌,若需进行溶栓治疗,一组人员快速的完成配药等准备工作,一组人员则需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宣教,让患者了解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观察要点,强调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疾病发生后,很多患者会因为疾病影响到的应激性反应产生同时会在生理层面反应出来,尤其是既往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可能发生血糖、血压异常,要提前进行干预。患者发病后心理状态堪忧,又出于对预后的担忧会导致情绪波动,在急救期间给予患者及时的安抚和疏导。传授起自我调节、有效放松的正确方法。患者会因为心肌梗死产生明显疼痛症状,应当结合患肢的表现和反馈准确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予以有效的止痛干预。可通过非用药手段,如改变体位、深呼吸、放松等,促进疼痛减轻。应用止痛类药物时在用药后加强观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患者病情改善,各项身体机能改善,视为急救成功。记录患者确诊时间和开展有效救治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获得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确诊时间和救治有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且获得了更高的急救成功率,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发生率较高的急性危重症,疾病一旦就有急性心衰发生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安全[4]。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有较高的概率并发恶性心律失常,不仅增加治疗难度,也增加了猝死风险。对于此类患肢,及时、有效的急救非常重要,是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恢复神经细胞功能,减少并发症对的关键。通常此类患者黄金救治时间就是急诊抢救时间。面对临床不断增多大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加上近年来患者数量明显增长,急救护理需要更加完善和全面。此次研究提供给患者更优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更加明确人员分工,优质急救和护理流程,对各项操作规范化处理,做好评估、观察、用药护理、心理干预和并发症预防[5]。结果:观察组患者确诊时间和救治有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且获得了更高的急救成功率,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充分证明,重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道德急救和护理工作,提高服务的针对性,能够缩短急救时间,是更高急救效果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颜巧珠,钟琳.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护理策略[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8):78-80.
[2]江丽嫚,麦爱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早期识别与急救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8,3(13):19-19.
[3]王俊仙,李维芬.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8):1304-1305.
[4]卢亚,庄则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5):469-471.
[5]韩艳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路径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73):145-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