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溶栓治疗及其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1月11期   作者:燕妮
[导读] 探究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溶栓治疗及其护理干预价值。
 燕妮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目的:探究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溶栓治疗及其护理干预价值。方法:2019年5月-2020年6月,取本院收治的开展介入溶栓治疗的外周动脉栓塞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28例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对比疼痛及肿胀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疼痛及肿胀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均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在外周动脉栓塞患者行介入溶栓治疗时,配合综合护理,既能改善疼痛及肿胀程度,又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关键词: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溶栓;综合护理;疼痛及肿胀评分;护理满意度
 
外周动脉栓塞临属于常见病,治愈率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外周动脉栓塞的出现,主要是因大动脉炎、动脉硬化及其斑块等所致[1]。目前,外周动脉栓塞临床主要采用了介入溶栓治疗,即经皮穿刺,通过溶栓导管注射溶栓药物,实现治疗目的。此疗法可以减少并发症,但实践表明,如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升术后效果[2]。本文取56例外周动脉栓塞患者,探究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溶栓治疗及其护理干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5月-2020年6月,取本院收治的开展介入溶栓治疗的外周动脉栓塞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男女分别18例、10例,年龄45-72岁,平均(58.79±5.15)岁,其中腘动脉栓塞、肱动脉栓塞、腋动脉栓塞、髂股动脉栓塞分别7例、6例、10例、5例;观察组男女分别17例、11例,年龄46-74岁,平均(59.09±5.87)岁,其中腘动脉栓塞、肱动脉栓塞、腋动脉栓塞、髂股动脉栓塞分别7例、6例、9例、6例。上述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P>0.05。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符合外周动脉栓塞诊断标准,且均无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即:
1)术前护理:术前做好健康宣教,向患者与家属说明外周动脉栓塞的发病原因,讲解相关知识,如治疗及康复知识、护理指导等,分析护理问题,讲解自护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知识结构。术前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了解病灶及肢体功能情况,主动与患者交流,改善不良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让患者明白治疗与护理的重要性,缓解疼痛感,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2)术后护理:术后及时指导患者补充水分,提升排尿量,促使造影剂的排出。加强术后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告知家属患者要保持平卧位12h;穿刺部位做好固定,同时做好压迫止血处理,术侧不可制动。观察伤口是否出现渗血、血肿、出血等情况;对术侧的皮肤颜色进行观察,评估温度,了解搏动情况,做好出血预防处理。固定好导管与鞘管,叮嘱患者在更换体位时,动作要缓慢;定时更换连接管,做好消毒工作。加强巡视,控制微量泵药物剩余量与泵注速度。遵医嘱做好抗感染护理。在下肢动置管溶栓治疗时,要求患者绝对卧床,预防髋关节屈曲而引起导管曲折,影响治疗。定时监测患者病情,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监测好凝血功能与穿刺部位,控制好血压变化情况。3)出院时健康教育:遵医嘱强化用药指导,指导运动方式,叮嘱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到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
对比疼痛及肿胀评分、护理满意度。
根据自制量表,对疼痛及肿胀进行评分,0-3分,分数越高,以上症状越严重。
护理满意度采用相关量表评价,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收集的计量资料,应用()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本文所收集的计数资料,应用[n/(%)]表示,组间对比行检验,所有数据处理应用SPSS23.0软件,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2.结果
疼痛及肿胀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均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见表1。
 
3.讨论
     外周动脉栓塞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临床在此病治疗中,主要采取介入治疗,以此来提升治疗效果,减少致残率。研究表明,在外周动脉栓塞患者开展介入治疗时,配合有效的综合护理,可以辅助提升介入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3]。
多数外周动脉栓塞患者因对自身病情不了解,缺少对发病原因、治疗方案的了解,再加上发病较为突然,担心病情的同时还担心治疗费用,易出现不良心理,如焦虑、紧张,而以上负性心理的出现,均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还会降低治疗依从性。因此,在术前对行介入治疗的外周动脉栓塞患者开展相应的护理指导,讲解发病机制、治疗优势、注意事项等,并对患者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信心,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开展。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做好监测护理,叮嘱患者多喝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同时做好并发症预防护理,即做好出血、压疮、感染等护理,观察穿刺点是否有出血的倾向,同时监测身体其它部位是否有出血现象,如呕血、口腔黏膜出血、血尿等;并对血压做好监测护理,执行医嘱做好感染预防护理与管道护理工作,有效减少感染几率[4]。出院时,强化健康教育,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溶栓治疗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丹,郭大芬.介入溶栓治疗外周动脉急性栓塞的护理探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9):133-134.
[2]唐爱英.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溶栓治疗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6):3064-3065.
[3]王东清.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溶栓治疗的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07):922-924.
[4]李淑琴,牛锐.介入溶栓治疗外围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J].西部中医药,2016,29(06):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