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蕊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自本院收治的5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均分成对照组28例,试验组28例,对照组开展基础护理,基于此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方案对患儿的价值。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依从性良好率、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水平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胆红素水平。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护理干预
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包括高胆红素血症,如果未开展及时有效治疗,极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威胁患儿机体健康[1]。针对该疾病临床常开展蓝光照射治疗,此种治疗方法简单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疗效显著。但是部分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烦躁、哭闹等不依从行为,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这就需要在治疗期间配合有效护理干预。因此,本次针对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均分成实验组(n=28)和对照组(n=28),实验组中16例男、12例女,年龄4-21天,年龄均值为(12.4±0.2)天;对照组中17例男、11例女,年龄5-21天,年龄均值为(12.7±0.3)天。以上两组患儿的常规资料未出现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全部正常开展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开展基础护理,治疗前常规清理皮肤,调节箱温和湿度,做好会阴和眼部保护措施,按时测量胆红素、体温等。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抚触护理:去除衣物后将患儿放置蓝光箱内,播放舒缓轻音乐,先选择俯卧位,从背、臀部至四肢,更换仰卧位后从面部至胸腹部轻缓按摩、抚触,增加患儿安全感和舒适性,减少哭闹情况。②鸟巢式环境护理:治疗时在患儿周边放置尿布、全棉毛巾或其外衣等,以形成鸟巢形状并将患儿四肢托起,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压迫,间隔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③光源照射护理: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开展冷光源蓝光治疗,降低产热量,以维持其体温平衡,增加患儿舒适感。④增加巡视频率:密切监测患儿具体情况,治疗期间增加巡视次数,及时按需予以患儿营养和水分、更换尿不湿和体位、调节眼罩松紧度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的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水平;并评价患儿治疗依从性:依从性良好:治疗时无烦躁、哭闹等现象且配合治疗;治疗依从性差:治疗时出现反抗、烦躁、哭闹等现象,需护理人员约束和辅助才可开展治疗。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通过统计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选择[n(%)]代表计数资料,检验值为χ2;选择(±s)代表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在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上,实验组为92.86%,对照组为71.43%,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水平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会显著提高,并进入神经中枢系统,极易产生黄疸[2]。据相关研究显示,该疾病和胎便排出时间密切相关,进而临床治疗以加速肠道循环、提高排便量为主,可使胆红素通过胎便排出体外,降低机体胆红素含量[3]。现阶段临床中有效且使用率较高的治疗方案为蓝光照射,但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安全感较差,再受到蓝光箱的影响,导致体温过低或过高,会明显减少患儿舒适性,使其出现哭闹等不配合治疗现象。这就需要在蓝光照射治疗阶段加强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依从性。但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模式服务质量一般,无法满足患儿需求。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弥补常规护理的缺点,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在此次实验结果中,实验组在治疗依从性良好率、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水平上,全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患儿抚触护理,可刺激其肠蠕动,加速排出胎便,以缓解新生儿黄疸;开展鸟巢式环境护理能显著提高患儿安全感,减少环境的影响,并增加舒适性;用光源蓝照射,可减少产热量,维持患儿体温。通过以上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儿哭闹现象,增加治疗依从性,进而确保治疗效果。
综上,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中,可显著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并改善其血清胆红素水平。
【参考文献】
[1]倪志超,陈杰,梁卫东,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干预[J]. 北京医学, 2017, 39(1):111-112.
[2]王俊卿.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安全管理[J]. 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18):2257-2259.
[3]赵学佳.体位更换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15):3558-3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