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国
(营山县双流中心卫生院;四川南充637740)
骨质增生是一种现代疾病名称,是一种退行性疾病,病变的位置主要在于各处关节处,表现为关节骨质增生、密度疏松、关节腔变狭窄、甚至出现关节的融合。关节韧带弹性降低或逐渐钙化失去弹性,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局部出现畸形、关节僵硬强直,活动能力大大降低,活动范围大大缩减,脊髓、神经根血管、局部组织均收到不同程度的压迫,因为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颈部、腰部、背部等部位的疼痛、麻木、出现心功能障碍表现出心悸、头晕、心慌等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骨质增生属于骨痹的范畴。根据临床上表现的不同以及病变部位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发生在颈部的称为颈痹、发生在腰部的成为腰痹,发生在膝盖部位的称为膝痹。该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之中,此外由于职业因素,重体力劳动、局部存在外伤的人群均是发生骨质增生的高危人群。中医认为肾藏精、生髓、主骨贯通于脑,是人体生长发育的主宰。因此将骨质增生、关节的病变归结于肾脏。根据《内经·上古天真论》曰:“女子 七岁肾气甚,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 极;四七筋骨坚而骨长极,身体盛壮;......七七任脉虚,太冲 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 气实,发长齿更;......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根据文中所讲,牙齿的生长受到肾脏的影响,肾气盛则牙齿长、更换、充实,肾气衰则牙齿落。牙齿是骨的一种表现,因此骨质生长衰落应该与牙齿一样受制于肾脏。另一方面肝肾盛则筋骨肌肉强健、肝肾衰则筋骨肌肉堕落。在肝肾之气旺盛之时,筋骨强健、骨质耐受不易磨损,肝肾之气衰落则筋骨一弱,骨质容易受磨损。因此在骨关节发育的黄金时期—儿童期如果肝肾先天不足则出现骨髓空虚,导致佝偻病发生,出现囟门迟闭,鸡胸、漏斗胸、肋骨外翻,下肢弯曲畸形、 软骨行迟等一系列骨发育不良的临床表现。青年时期,肝肾之气旺盛则不易出现关节疾病。而到了老年,退行之改变导致肝肾之气减弱,引起肾精血不足、骨髓空虚,因此容易发生各种关节疾病,出现疼痛、麻木、肿胀等不适症状。
骨质增生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比如疼痛、麻木、肿胀、关节畸形等多属于中医的痹症。而中医认为痹症是因为机体正气不足、外受邪气侵扰,比如风寒湿三邪,可导致筋脉阻塞、经络不通、正气不生从而导致关节、肌肉的损伤。比如《类证治载》所说: “诸痹,风寒湿三气杂合,犯其经络之阴也。风多则引注,寒 多则掣痛,湿多则重着。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 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得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 久而成痹。”中医认为此疾病出现的痹症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发生于老人,肝肾不足、肾虚髓亏已成事实;(2)多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导致肾损骨伤,表现为关节畸形、肢体乏力、活动不利等等。(3)存在骨质的损伤疾病。骨损则伤肝肾,肝肾之气不足又加重关节疾病。(4)有明显肝肾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如腰 膝痠软疼痛,肢体活动不利,头昏、目眩耳鸣,性欲减退,失眠多梦等。
中医治疗
基本治疗方——骨质增生汤,组成为:羌活、独活、秦艽、威灵仙、防风、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桑寄生、 怀牛膝、续断、杜仲、骨碎补、透骨草、没药、甘草。羌独活、秦艽、威灵仙、防风、透骨草具有接触风寒湿邪之效,对于治疗外因风寒湿邪侵扰所致关节疾病效果明显;白术、茯苓具有强健脾脏、祛除湿邪之效,对于内生湿邪疾病治疗效果明显;当归、白芍具有滋养肝血、有利关节,可以起到养筋骨、去疼痛之效;桑寄生、怀牛膝、续断、杜仲、骨碎补具有滋补肝肾、强健筋骨、扶正固本之效;当归、怀牛膝、没药具有活血化瘀、止痛利骨之效;甘草可以调和、协助诸药物发挥疗效。全方剂使用可以起到祛除湿寒风邪、滋养肝肾、活血化瘀止痛之效。加减,如果患者伴有关节肿痛、肢体水肿则增加桂枝、苡仁 、蚕沙、木瓜;风湿较重,关节冷痛,疼痛游走者可见天麻、露蜂房、蜈蚣;寒气较重、关节冷痛、疼痛剧烈、热至痛减者加用合乌头汤(麻黄、芍药、黄芪、甘草(炙)各三两,川乌(㕮咀,以蜜二升,即出乌头)五枚。);寒湿化热、病灶疼痛、口干舌红者加用桑枝、忍冬藤、黄芩、虎杖,热更甚者加生石膏、知母;痰液内生、肢体肥胖、关节红肿畸形、关节滞液、舌苔滑腻,脉弦或滑者,加白芥子、僵蚕、海藻、商陆,减甘草;脉络存血、病程日久、患病处疼痛久起不衰、关节麻木、刺痛、疼痛夜间加重、关节畸形等等患者合用: 下瘀血汤(土鳖、桃仁、酒大黄、白酒、全蝎、地龙、老鹳草);气虚体型肥胖、精神不佳、语音低落者加用黄芪、人参;气血不足、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者加用熟地、鸡血藤、枣仁;阳 虚见畏寒厚衣,四肢厥逆,面色晦暗,便溏水肿,倦怠嗜卧, 舌质淡,苔薄白润,脉沉细,合麻辛附子汤(麻黄 6克;附子 9克;细辛 3克。)或真武汤(茯苓、芍药、生姜(切)、附子(炮,去皮,破八片)各9g,白术6g )。
根据不同的痹症的治疗方剂
(1)颈椎痹症,基本方桂枝、淫羊藿各12g、白芍15g、葛根、片姜黄、鸡血藤、枸杞子各20g,蜈蚣两条。加减,如有头晕恶心则加天麻、钩藤、法半夏;手臂麻木者加丝瓜络、地龙。
(2)腰椎痹症。基本方桑寄生、川续断、灵仙各20g、怀牛膝、狗脊、鸡血藤各30g、骨碎补15g、鹿衔草12g、乳香、没药各10g、生鳖6g。加减:伴有 坐骨神经疼痛者加核仁、红花、丹参。
(3)膝关节痹症。基本方:补骨脂10g、莬丝子、骨碎补、穿山甲、皂角刺各15g、怀牛膝、鸡血藤、海风藤各30g、鹿衔草12g、灵仙20g。
(4)踝关节痹症。基本方:淮山药、鸡血藤、透骨草各30g、牛膝、灵仙各20g、山萸肉、穿山甲各12g、血竭10g、瓦愣子、皂角刺、熟地黄、红花各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