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梓宏
(吉林市中心医院手术室;吉林13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治疗工作中应用护理干预对降低感染率提高满意度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9年7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66例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展开深入研究,将其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占33例,应用常规护理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对护理工作加以管理的另外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对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的两组患者感染率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比对统计。结果:经比对得知,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显示组间差异统计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比对照组高,显示组间差异统计有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手术引起的感染有改善效果,在提高疗效的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感染;满意度;护理干预
手术作为常规治疗方法中的其中一种,对治疗病灶的效果明显,但手术期间患者若得不到有效的护理干预,很容易诱发诸多并发症,如此一来,对患者预后恢复造成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制定一套有效的护理计划应用到手术室,将从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缩短预后恢复时间,降低医护矛盾的发生。鉴于此,本文将通过研究手术室治疗工作中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患降低者感染率提升满意度的价值展开深入探讨,现做如下报到[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9年7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66例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展开深入研究,将其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占33例,选取的患者均达到本次课题研究的标准,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认可。对照组33例患者当中有15例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年龄在25岁-60岁,平均年龄(38.69±2.31)岁;观察组33例患者当中有16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4岁-58岁,平均年龄(39.03±1.52)岁。经比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后显示组间差异统计无意义(p>0.05),比对有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33例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常规模式,主要围绕患者病情开展护理,安排舒适的治疗环境,术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手术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等。观察组33例患者护理期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干预内容为:(1)加强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干预:绝大部分患者术前会产生抑郁、恐惧或焦虑等负面情绪,一旦产生负面情绪将对患者接下来的治疗造成影响,为消除情绪带来的影响,需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然后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治疗方法、护理方案、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2)净化手术室内的空气:手术期间易污染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空气洁净度,室内人员走动、仪器设备移动以及操作后废物再循环都会家中空气污染,所以尽量避免在室内移动,禁止无关人员在室内,对地面以及各种相关设备进行全面消毒,定期检测空气质量。(3)手部卫生情况:采用严格的消毒系统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细菌应控制到5cfu/cm之下。(4)抗菌药的合理应用:结合抗敏的结果对药物合理应用,将病原体检出率提高,抗菌药物应合理应用,对单克隆抗体或白介受体拮抗剂合理运用,控制因手术造成的感染[2]。(5)增强营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术后饮食进行干预,将其食物中加入适量的精氨酸、核酸、脂肪酸以及膳食纤维,提高机体营养供给,增强免疫力,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的两组患者感染率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比对统计。护理满意度通过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表邀请本次护理对象进行评定,可分为三个类别,一是不满意,分值<70分;二是比较满意,分值是70分-85分;三是满意,分值>85分,护理总满意率=满意+比较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检测数据内容,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²对组间数据进行检验,两组差异通过p<0.05为界,统计组间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感染率比对情况
两组各33例患者,对照组感染7例(21.21%),观察组感染1例(3.03%),得出x²值为5.121,p值为0.024。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显示组间差异统计有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比对情况
经比对得知,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比对照组高,显示组间差异统计有意义(p<0.05)。相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其中一个重要的科室,其护理质量也可直接反映出医院的整体水平。手术室在院内治疗部门里属于发生感染率较高的科室,引发感染的因素较多,如疾病感染、治疗操作不当或院内系统缺陷等,均会对患者病情预后恢复造成影响。
此次通过研究后得出如下结果,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比对照组高,显示组间差异统计有意义(p<0.05)。由此提示,手术室应用加强护理干预对控制患者术后感染率有明显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护理干预模式是从常规护理方式中借鉴并拓展后演变而来的一套新型护理,延续了常规护理中的优点,将缺陷进行弥补和修正,从根本上脱离了传统护理给患者带来的束缚,提高患者舒适度;另外,对手术室内的各种感染因素进行排除,根据空气质量及卫生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针,从根本上降低感染率的发生[3]。
综上所述,手术室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手术引起的感染有改善效果,在提高疗效的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成, 崔圆圆. 手术患者在手术期间应用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分析[J]. 人人健康, 2020, 517(8):171.
[2]常小瑞.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9, 7(4):180.
[3]鲁美丽.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临床护理意义[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8, 1(2):26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