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医养结合模式对脑卒中老年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月12期   作者:赵雅檬
[导读] 研究医养结合模式对脑卒中老年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赵雅檬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示范二病房;北京100095)
【摘要】目的 研究医养结合模式对脑卒中老年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开展居家康复护理;观察组开展医养结合模式,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SAS、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SAS、SD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开展医养结合模式,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医养结合模式;脑卒中;老年患者;自理能力;生活质量
前言
脑卒中是临床的常见病,具有起病急、病程长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发病人群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其中男性略高于女性。该类患者在病变期间多会出现偏瘫、意识障碍或语言障碍等症状,处理不当极易对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通常情况下,临床多在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后,为其展开康复护理,护理方式多为居家护理,部分患者以社区康复护理为主,但这两种方式均缺乏专业管理,护理作用有限。近几年,医养结合模式逐渐在临床广泛应用,该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现有的医疗资源与居家护理模式相互结合的方式,为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开展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2]。据相关研究显示[3],采用医养结合模式对中老年进行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面可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就医养结合模式对脑卒中老年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60~82岁,均值(74.25±2.65)岁,疾病类型:脑梗死32例、脑出血28例;观察组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60~84岁,均值(74.31±2.58)岁,疾病类型:脑梗死33例、脑出血2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本次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神经病学》[4]中的脑卒中诊断标准;②经CT、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存在障碍的患者;②合并传染性疾病的患者;③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认知功能存在障碍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居家康复护理。患者在出院时,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出院指导,将居家康复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并告知患者复查时间,让患者定时返院进行复查。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告知家属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的用药、饮食以及日常生活进行指导,并帮助患者开展四肢运动、坐立以及行走等康复训练。患者复查后,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
观察组:对患者开展医养结合模式。(1)组建小组:由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的相关人员组成医养结合康复小组,负责人为三甲医院资深医师及护师,小组成员主要包括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及社区护工,小组成员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健康宣教: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过低,极易出现不安、恐惧的负性情绪,影响护理的正常开展。护理人员需及时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通过一对一、讲座或组织交流等方式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将脑卒中的发病原因、治疗以及预后等知识告知患者,及时对患者的错误认知进行纠正,以此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此外,还需向患者介绍脑卒中患者在开展医养结合模式后的相关康复病例,证明医养结合模式的可靠性,消除患者的顾虑。(3)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自身情况,为其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案。训练时需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加强对患者的鼓励,让患者能够树立信心,使其能够主动进行训练。针对偏瘫、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可为其制定步行训练方案,避免患者出现肌痉挛的状况,同时还需要让患者自行进行穿衣、如厕等。针对语言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开展发声训练,并让患者每日进行读报、数数字,同时还需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让患者在交流过程中逐渐恢复语言表达能力。(4)老年关怀支持:结合老年患者自身的特点,为其提供合适的膳食、卫浴设施以及康复活动室设施等,体现人性化特点。此外,还能让老年患者与家属多沟通,让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多陪伴患者,并给予患者精神以及经济上的支持,让患者感受到温暖。
1.3观察指标
    (1)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Baa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测评维度主要包括进食、转移或修饰等,总分值为100分,分数与能力呈正比。(2)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治疗进行评价,测评维度主要包括上肢功能、精力、个性以及自理等12项,分值为49~245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比。(3)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分,2个量表的测评维度主要包括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以及精神运动障碍等,分值为100分,分数高于50分则表明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分数越高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使用t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往常临床对老年脑卒中的护理干预,多是通过居家康复护理的方式,这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该护理模式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无法在出现错误时及时纠正,导致整体护理效果始终达不到预期。
医养结合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该模式打破了医养之间的隔阂,将两种服务相互结合,有效解决了老年脑卒中患者对医疗服务以及生活照料重叠的问题[5]。通过医养结合模式中的康复训练指导,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其开展肌痉挛预防训练,让患者自主进行穿衣、步行以及如厕等活动,对患者的肢体灵活度进行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6]。此外,对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开展语言恢复训练,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表达自身的需求[7]。可见通过康复训练的方式,能够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8]。本文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开展医养结合模式,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健康宣教的方式,告知患者相关的康复案例,能让患者认识到医养结合模式开展的重要性、目的性以及可靠性,使患者能够树立康复的自信心,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9]。本文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采用医养结合模式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老年关怀支持的方式,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饮食、卫生以及环境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让患者感受到护理的人性化,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让家属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陪伴,并适当鼓励患者,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10]。本文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开展医养结合模式,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不良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而言,采用医养结合模式对其开展护理干预,除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不良心理状态外,还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孔银焕,闫雪,穆彬彬,等.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6):740-744.
[2]邓洪华,程岩,刘媛,等.医养结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与护理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20,42(17):2692-2696.
[3]符秀梅,金水晶,曾祥龙,等.“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对脑卒中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30(10):1352-1355.
[4]陈宏辉.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吴杨.奥瑞姆自护模式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自理能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12):1239-1242.
[6]叶頔,胡军,鲁银山,等.情景模拟互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9,34(12):643-645.
[7]李志斌,冯尚武,谢镇良,等.居家康复训练结合规范化康复宣教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9,34(2):90-92.
[8]陈洁、吴春燕、王丽,等.康复护理团队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失能老人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0,5(12):174-176,179.
[9]潘建丹,邵盛芳,吴微微,等.以护理为主导MDT模式对改善脑卒中患者溶栓后生活质量的效果[J].现代实用医学,2019,31(10):1400-1401,1422.
[10]曾玉琼,简巨英,陈健蒲.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在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4):164-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