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后不同时机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效果对比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月12期   作者:吴艳
[导读] 本次研究以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开展保守治疗中,观察在不同时机中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效果与治疗价值。
吴艳
(江阴市中医肝胆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以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开展保守治疗中,观察在不同时机中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效果与治疗价值。方法:研究总计选取了239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将这239例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各自分为92例Z组、50例X组、55例C组以及42例V组,对四组患者均在入院后使用抗生素治疗,再手术治疗。对Z组患者在24小时内开展手术治疗,对X组患者在24小时至48小时内开展手术治疗,对C组患者在48小时至72小时内开展手术治疗,对V组患者则在72小时后开展手术治疗,对四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统计,计算四组患者的疗效率结果与并发症率,总结本文研究。结果:从最终治疗结果可以显然看到,在各项手术指标对比中,Z组、X组、C组以及V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由于其中的P值大小均大于0.05,故而不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成立条件,同时在并发症率对比中,四组指标对比中同样不存在差异、且P值大小大于0.05,因此统计学意义不具备成立条件。但是在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中,四组之间V组>C组>X组>Z组,对比中差异明显,且统计学意义具备成立条件(P<0.05)。结论:经本文研究可以看到,在化脓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后不同阶段开展手术治疗,不会因为时间段不同而导致治疗结果存在差异,同样不会因为时间差异而增加并发症率,但是时间延长的越久,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会显著增加,医疗成本会带来不必要的增长现象,因此在这类疾病治疗中应当尽快开展手术治疗。
关键词:化脓性阑尾炎;保守治疗;手术指标;治疗价值;医疗成本费用
引言
急性阑尾炎隶属于急腹症的一种疾病,其诊断常依赖影像学检查,典型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等。在近些年来,尽管西方等国家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发病率日趋稳定,而亚洲多个工业国家急性阑尾炎发病率却在不断提升,医学界在该疾病中的手术治疗逐渐成为了一项热门研究课题。在治疗该疾病中,手术切除阑尾属于常见治疗手段,而其切除术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开腹切除,一种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者不仅创伤更小,同时术后疼痛感较轻,显著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1]。在现如今医学阶段对该手术的治疗时机选择,仍旧属于一项纷争不断的重点问题。本文即以临床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不同阶段手术治疗的实际结果,具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此期间内选取了总计239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将这些患者各自分为92例Z组、50例X组、55例C组以及42例V组,统计常规资料并整理如表1所示,在确保四组患者之间常规资料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取得伦理委员会的研究批准文件,开展本文研究。
 
纳入标准:诊断满足化脓性阑尾炎疾病标准;患者对研究过程整体了解清楚,并配合接受研究;
排除标准:行其他手术方式的阑尾切除术;未严格按照保守治疗的相关措施进行治疗。
1.2研究方法
对四组患者均采取抗生素治疗,并分别于24小时内、24小时至48小时内、48小时至72小时内、72小时后开展手术治疗,统计后续治疗结果并进行对比。具体治疗方案如下: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以仰卧位行全麻处理,以三孔法开启人工气腹,将气压设置为12mmHg,从患者腹部穿刺置入套管,并检查腹腔,将阑尾提起以分离阑尾系膜到根部位置,利用组织夹夹闭,再利用电钩烧灼阑尾残端黏膜,结合阑尾动脉实际状况选择电凝夹闭,冲洗腹腔并留置好引流管、结束手术治疗。
在围手术期治疗中以抗感染为主,并利用奥硝唑合剂结合头孢西丁进行静脉点滴治疗[2]。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得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白细胞计数并进行对比,最后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并计算并发症率。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统计学软件开展统计与分析,根据P值大小分析统计学意义是否具备成立条件。
2.结果
2.1手术指标对比状况
 
从表3中可以看到,Z组并发症率为5.43%(5/92),X组并发症率为6.00%(3/50),C组并发症率为5.45%(3/55),V组并发症率为4.76%(2/42),在并发症率对比中差异并不明显,且P值大小各自大于0.05,统计学意义均具备成立条件。
3.结论与讨论
在现如今的急腹症治疗中,尤其是阑尾炎治疗,手术治疗往往是主要治疗手段[3]。但是很多时候医生们主张手术应尽早开展治疗,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但是在近些年来抗生素药物的不断研发,阑尾炎病情在发展中对于抗感染具有十分优异的治疗效果,而保守治疗后的手术阶段选择成为了主要问题。从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到,在不同时间段内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不会因为时间过长而影响患者并发症率,更不会引起各类手术指标的异常变化状况,而最直观的变化即住院时间的增加,抗生素治疗应用的不断增加,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医用资源浪费的现象[4]。因此在化脓性阑尾炎治疗中,应在保守治疗后尽早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减少住院成本支出。
参考文献:
[1]刘宏斌, 刘海军.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对比研究[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03):273-274.
[2]胡正坤, 陈剑波. 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 2006, 28(3):228-229.
[3]江哲, 张晓艳. 急性化脓阑尾炎手术中腹腔镜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005(007):68.
[4]蔡治民.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对比观察[J]. 健康必读, 2019, 000(023):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