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用药指导和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月12期   作者:时坤
[导读] 对临床基层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用药指导、综合干预的效果情况进行对比,评价有关干预方法和措施的最终效果,分析影响作用。
时坤
(睢宁县高作镇卫生院,江苏徐州221231)
【摘要】目的:对临床基层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用药指导、综合干预的效果情况进行对比,评价有关干预方法和措施的最终效果,分析影响作用。方法:在本院所有所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选70例作开展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两组患者人数一致的情况下,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全科医生干预,观察组患者着重加强用药指导、综合干预,对两组患者疾病知识评分、用药知识评分、收缩压、舒张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有无干预效果方面的不同之处,评价最终效果。结果:分别开展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情况控制的更好一些(P<0.05),而相比之下,疾病知识评分、用药知识评分的分值要更高(P<0.05),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更好一些,影响更加积极。结论:临床高血压患者开展药物指导、综合干预之后,对于患者的影响相对更加积极,有助于提升患者血压控制的情况,提升其生活质量,并辅助患者掌握相应的疾病、用药知识,提升干预成效和治疗配合程度。
【关键词】社区基层;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用药指导;措施;影响;
 
高血压是目前社区群体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相对较高,而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还需要长期进行药物干预,配合饮食、生活和运动等方面的调整,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和指标控制效果的提高,但是很多患者疾病知识认识不足,药物干预方面也缺乏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从而导致依从性不足、治疗效果有限[1]。疾病控制的过程中,患者的配合程度、认知情况会对最终干预效果带来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因此积极加强健康教育、药物指导为主的综合干预,就具备着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可以明显提升干预效果。通过综合干预的应用,患者现有的认知情况可以发生改变,带来的影响更加积极,有助于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明确用药、生活等各个方面对于患者血压控制所带来的影响作用[2]。基于此,本次研究对相关干预效果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以了解有关方法的具体应用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高血压病患者都是本院所管理相关群体中选取,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患者年龄分布在41-72岁之间,平均(59.7±4.1岁),经过临床明确诊断,都是原发性高血压,长期规律地进行服药干预,血压控制情况尚可。病程方面,其病程分布在1年到12年之间,平均(5.67±1.21)年,无严重器官损害或者其他并发症等相关问题,资料对比满足对照实验标准要求(P>0.05),故而决定进行对照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开展干预,根据患者每次复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解答患者问题,常规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采取用药指导和综合干预,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建立健康档案,长期、规律地进行随访,并在这基础上每次随访都进行宣教方案制定。用药指导的过程中,首先根据患者药物治疗的现有情况再进行方法的调整,主要阐述药物作用机制、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明确用药方法,不能擅自、盲目的增减药物,解说长期、规律的遵医嘱开展药物治疗的关键性和重要性,按医嘱方法要求服用药物[3]。而在综合干预方面,主要加强饮食、运动和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每日食盐摄入量需要控制在6g以内,如果不能马上达到这一标准,可以逐步减少,增加蔬果摄入,减少腌制食品摄入,戒烟限酒,逐步调整,并控制胆固醇、脂肪和热量摄入。运动方面,每周坚持4-6次运动,每次控制在30min左右,可以根据患者年龄时间稍微增多、减少,根据患者兴趣爱好选择运动方法,以自感轻微疲惫休息后明显缓解为适宜。心理方面,鼓励患者充分倾诉负性情绪,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强化患者现有的心理健康情况,如发现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负性情绪,则可以与心理咨询师建立联系,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进行治疗干预。
1.3观察指标
对临床两组患者干预之后疾病知识、用药知识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并对照有无收缩压、舒张压的区别,分析效果。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临床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更高(P<0.05),而血压情况也控制地更好一些(P<0.05),带来的影响更加积极。两组患者综合干预之后的效果情况对比详见表1.
 
3.结论
高血压对于患者身心健康所带来的危害较大,因此长期规律地进行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就具备着一定的关键性和必要性,起到的价值和意义相对较为突出,通过综合干预的应用,则可以明显提升干预的成效,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4]。加强药物指导、综合干预之后,患者的认知可以更加全面、科学,从而配合药物治疗和干预,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辅助临床干预效果的提高。
如上所述,在开展社区高血压患者疾病干预的过程中,使用综合干预、用药指导之后,患者血压情况得到改善,疾病知识和用药知识也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叶剑锋, 利楚君, 林孚胜. 老年高血压患者辅以综合心理干预对其血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 2019, 016(007):224-224.
[2] 程波, 朱磊, 杨明,等. 医院与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UACR及药物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8, 038(003):322-326.
[3] 徐庆前. 观察家庭医生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J]. 哈尔滨医药, 2018, v.38;No.181(03):33+80-81.
[4] 肖丹丹, 陈秀红, 苏娅,等. 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模式对海口市琼山区桂林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9(6):535-5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