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利
(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呼吸科;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振动排痰结合呼吸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的8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呼吸训练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呼吸训练结合振动排痰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痰量、SpO2、痰液黏稠度等排痰状况,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排痰量多于对照组患者,痰液黏稠度高于对照组患者,SpO2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VC、FEV1、EF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应用振动排痰与呼吸训练治疗,有助于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增加排痰量,保障生活质量,应用效果较好,具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振动排痰;呼吸训练;支气管扩张;肺功能;生活质量
支气管扩张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有研究显示,随着人们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支气管扩张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发展趋势[1]。支气管扩张患者常见为呼吸道感染问题,且具有反复性发作特征,伴随痰液量增加,逐渐积聚,导致气道受阻,引流不畅,肺部感染问题凸显,逐渐发展下导致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目前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治疗工作以保持患者气道通畅、消除内部痰液为原则,同时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2]。因此,临床医疗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同时指导排痰,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本研究选入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通过对比分析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的8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6.7±6.6)岁,病程4~15年,平均病程(8.4±1.1)年,Reid分型:囊柱状20例,柱状14例,囊状6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7.4±6.2)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8.2±1.3)年,Reid分型:囊柱状19例,柱状15例,囊状6例。两组患者资料数据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入院后经诊断,与《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中支气管扩张疾病的标准相符[3],确诊为支气管扩张患者;(2)患者近期内无接受其他药物治疗。
排除标准:(1)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病及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患者;(3)存在肝肾脑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患者;(4)患有肺结核、哮喘病、肺癌疾病的患者。
1.3治疗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同时配合定期通风、环境护理、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手段。对照组患者采用呼吸训练方法,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协助患者放松身体肌肉,提示将双手置于上腹部位置,用鼻缓慢且尽力进行吸气训练,稍屏气后缩嘴唇为“吹笛”式,让气体从缩窄口腔中缓慢呼出,同时要求患者双手对腹部进行轻压,每次持续15min,每天训练两次。观察组患者采用呼吸训练的同时结合振动排痰。应用振动排痰机(郑州阳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YK600-1),选择适合患者的叩头和叩击接合器,以患者具体的耐受程度为标准,设置15~25Hz振动频率,开启后由外向内及从上到下叩击患者胸廓肺部下叶位置,全程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并询问感受,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准,及时对探头进行适当调节。若患者在听诊下存在湿啰音情况,则对湿啰音处进行多次叩击,每次10~15min,每日两次。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排痰量、痰液黏稠度、SpO2;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FEV1/FVC));生活质量情况。
在患者入院时及排痰治疗1周时收集患者有效咳嗽咳出的肺深部痰液,记录24h排痰量,参照痰液黏稠度判定标准评估痰液黏稠度,测量记录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各项肺功能指标情况。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易问卷量表评估生活质量,内容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情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八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软件 SPSS 20.0 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排痰情况及相关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排痰量、痰液黏稠度及Sp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提升,,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肺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上升,而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生活质量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评分提高,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病因为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纤维化和炎症,对患者支气管壁弹性组织与肌肉造成损伤,使得支气管长时间发生扩张和形变的问题,且内部的分泌物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排出,病变部位则出现痰液淤积,在病情反复发作下持续加重[4]。研究显示[5],支气管扩张疾病与感染、遗传、异物吸入以及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受损有直接关系,因此医疗人员为患者提供的治疗方案要结合病因以及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准。但由于患者发病期间临床表现存在痰多、咳嗽、痰液粘稠、咯血的现象,还会伴随其他并发症的产生,病情加重,临床治疗难度也增加,所以在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时还需结合患者个体化的实际病情来确定方案。目前,对于支气管扩张疾病的治疗原则与目标,就是帮助患者有效清除气道中的分泌物,并要求患者接受长期持续性的治疗和训练,逐渐恢复肺部功能。鉴于当前患有支气管扩张疾病的患者大多年龄偏大,老年患者占比较多,患者的配合度与依从性不高,增大治疗难度,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导致患者肺功能持续下降,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机体功能变差,逐渐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长期以来,临床上对支气管扩张疾病的患者应用的主要治疗方式为痰液引流配合抗生素治疗,也有一定疗效,可帮助患者抑制和清除肺部的病原菌,但受到耐药性的影响,抗生素药物不能长时间应用于慢性病患者,且发挥的功能有限,还必须应用其他的训练干预方式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在《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中有明确指示,即: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是必要的治疗过程,而应用呼吸功能训练法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该方法被诸多学者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中[6],均能取得显著的疗效。印证了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通过呼吸功能训练的方式也能有效改善肺功能指标,帮助患者增加运动的耐受性,逐渐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所应用的呼吸训练还包括有痰液引流,其操作方式与应用原则与《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中的内容相符,因此可利用这一有效的排痰技巧帮助患者清除痰液,患者需要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训练,提高呼吸能力与咳嗽能力,确保气道痰液得以完全彻底清除,治疗效果显著,也避免治疗过程中发生感染性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呼吸训练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其各项排痰效果和肺功能指标中对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再应用振动排痰联合进行干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有研究发现[7],振动排痰的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改变其胸膜内压,使其中的黏液逐渐移向呼吸道,在液化与松动气道分泌物中发挥作用,促使内部的痰液尽快排出。该方法在操作上也较为简单,适用于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具体操作上,可应用人工叩背排痰、振动机排痰的两种选择方式,其中振动机排痰在力量上更均衡,且能保持稳定的频率,操作便捷,患者排痰过程的舒适度增加,更有助于保证依从性和排痰效率。多年临床研究实践证实[8],振动排痰的方式的方式可让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轻易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且不会损伤呼吸道,刺激性小,排痰效率较高,患者体验感较好。本研究中应用振动排痰结合呼吸训练的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等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支气管扩张患者提倡应用振动排痰结合呼吸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和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及排痰效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宁,曾艳,甘仙雯.振动排痰联合呼吸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8,47(11):1536-1537.
[2]张子洲,陈华芳,王玉兵.呼吸训练配合四肢运动改善COPD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效果分析[J].现代医学,2017,45(4):525-529.
[3]时静.振动排痰联合呼吸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评价[J].包头医学,2019,43(2):52-54.
[4]涂梅兰.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5):193-194.
[5]吴昕.经正压振动排痰Acapella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发性发作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7,38(5): 951-952.
[6]黄绘群.呼吸肌训练联合振动排痰仪在脑出血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医疗装备.2020,35(16).160-162.
[7]谷燕华.振动排痰联合呼吸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21):151-152.
[8]沈丽平.震动排痰护理对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J].医药前沿,2018,8(22):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