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岩土工程勘测和地质勘测是工程建设开展中至关重要的基础性项目,而在遇到复杂地质条件场地时,会涉及到较多的勘测程序与勘测内容,整体勘测工作具有较高复杂性。本文主要分析复杂地质条件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现存问题,结合相关不足,提出在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场地时需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充分了解关键勘测要素,并在勘测工作开展中紧抓各项要点,以获得更精准的勘测数据,为后期工程建设提供更多可靠、精确的数据信息参考。
关键词:复杂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点
我国幅员辽阔,所涉及到的地质地形具有很高复杂性,在复杂地质条件场地中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会受到多项因素影响。另外,不同地质条件下要采取差异化勘测手段,而地质条件越复杂,就对勘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在复杂地质条件场地下更高效、顺利地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有必要深入解析复杂地质条件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点,为相关工作的实践开展提供一定参考,并在更准确、全面的获取勘测地质数据基础上,促进后续工程可以有序、高质的推进。
一、复杂地质条件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现存问题
在复杂地质条件场地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所出现的主要问题首先体现在勘测人员身上。在实际勘测期间,部分勘测人员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主观缩减勘测时间,或为了节约经济支出,通过落后仪器设备开展检测工作,选择简易化检测方案,导致最终所勘测的地质数据缺乏准确性、可靠性。另外,还有部分施工单位对前期岩土勘测工作缺乏重视度,在实际勘测工作开展中只是基于有关要求做一些表面功夫,不注重在勘测前查阅各项地质相关资料。另外,还有一些勘测工作开展中因为缺乏前人研究资料的借鉴,需要勘测人员自行摸索,这会造成勘测工作当中面临很多问题,使项目开展时间进一步拉长,同时地质勘测难度也进一步增加。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开展勘测工作,对勘测人员个人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但因为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勘测工作只属于一项辅助工作,并不会为这项工作安排过长时间,那么在遇到勘测人员缺乏足够经验情况下,无法留给其充足的准备时间,容易在勘测工作开展中引发各项问题,拖慢勘测进程。在野外勘测期间,还会存在不同勘测组缺乏及时有效的交流情况,导致因为数据未及时、有效的分享增加数据汇总难度,影响进度。
二、复杂地质条件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要素
在复杂地质条件场地中开展岩土勘测工作,首先要充分了解施工现场涉及到的两项关键性要素,即岩土特性与自然环境。其中针对自然环境开展调查,主要指的是对当地地矿地貌、水流情况、地质结构等进行勘测;而调查岩土特性主要指的是通过勘测了解岩土种类,各层次中分布的岩土厚度,相关岩土是如何形成的,施工场地周边岩土是如何分布的,尤其要注意一些特殊性质岩土其分布范围以及具体危害[1]。为保证后续工程安全、稳定,还要着重对地基稳定性进行测试。其次,要对地下水因素加强考量。在勘测工作开展中,要了解施工场地包含哪种地下水,相关类型的地下水对施工所用材料是否有侵蚀性,同时要明确地下水具体位置,相应位置是否涉及到不良因素如流沙等。勘测期间,要对一天当中水流流向具体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当地地下水形成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充分掌握地下水因素对项目建设是否存在不良影响。同时,要考虑施工场地是否涉及到山体滑坡、火山岩浆、泥石流等潜在地质灾害。在勘测期间要明确施工场地的地质是否具有良好稳定性,地质情况是否会影响到施工现场安全,结合相关调查情况合理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再者,在勘测期间要明确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具体稳定度。在判断场地环境是否稳定期间,其主要依据是场地永久性边坡或基坑边坡具体稳定程度。通过勘测获取有关物理力学参数建议数值,以支持施工设计方案的制定,同时要结合相关参数提出有关支护措施建议。最后,在地面以下展开勘察工作期间,需要充分了解地下埋藏物状况,通过埋藏物的分析明确其是否会影响工程施工。
三、复杂地质条件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点
1、合理明确勘测深度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期间,需要结合岩石结构复杂性,合理确定勘测点深度,同步要恰当地选择钻孔技术。通常情况下,岩石结构复杂性越高,就要保持越深的勘测点深度,所选钻孔技术也要保证可以更深地实现钻孔。在地质岩石情况并无较高复杂性情况下,可选择普通钻孔技术,但具体钻孔期间依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全面分析后明确钻孔深度。在钻孔期间,若遇到复杂性更高的地质情况,需适当对钻孔深度进行加深处理。
在勘查工作开展期间,需基于勘测情况对基础性勘测深度进行分析。若岩石工程关系到高层建筑或其他有可能引起地基变形的相关建筑,需要注意钻孔深度基本均要高于变形地基相应计算深度。比如在高层建筑施工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测,勘测深度要基于基础深度上调0.5~1倍的基础宽度,以此才可达到分布相对稳定的地层,并探明此部位具体地下水情况和地质状态等。
2、控制好勘测点间距
复杂地质条件现场具体的勘测点不同于简单地质条件下的勘测点,在复杂地质情况下,需要对勘测点进行加密处理,以此确保所获得的勘探数据和真实地质情况更加接近,也可防止因出现偏差对工程建设安全与质量产生影响。在岩土勘察期间,为防止发生偶然误差现象,需要关注若现场为简单地质条件,要基于建筑物周边关键工作区域对应原状土试样进行超过6组以上的数据测试。而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不同勘测点相互间距需控制在15~30m区间内比较恰当[3]。因为复杂地质会对高层建筑关键受力层产生影响,所以为全面了解复杂地质层所有指标,要关注在两个基础勘测点中间添加一个勘测点。若勘察场地属于单栋高层建筑施工场地,那么在勘测点设置期间要关注复合地基均匀性评价所提出的基本性要求;若勘测场地涉及到多栋相邻高层建筑工程,要关注在每一栋相应位置设置一个勘测点,不过此时可适度缩减所设置的勘测点数量。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场地,如相应地区涉及到残积性土、湿陷性土、风化岩石等,则要将勘测工作和勘测点相结合,同时要基于实地分析考虑是否需设置探井。
3、做好数据对比与分析
通过计算明确勘测点数量以及勘测深度后,需要通过所测得初始勘探数据以打孔方式到达既定土层,同步继续向下适度推进土层深度,一般推进3~5倍。基于初始勘探深度位置上下进行探测同步检测出有关数据后,需要立足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对比初始勘测深度相应的土质特征,对土质独立变化情况与相互影响进行观察与分析,并做好记录,经过一系列对比才可明确最终所测的地质情况高度准确。在详细计算勘测点深度以及相关位置之后,同步要结合具体应用参数获得最终结果,并基于相应结果为后续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4、关注应用先进的勘测技术与设备
岩土工程在设计施工方案期间,对前期勘测数据有较高依赖度,为了在工程施工建设中有效节约资源,保障工程安全,需要确保相关勘测数据的高度准确。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上述相关数据测量期间积极利用多项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充分达到勘测精准度要求。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期间,要注意定时更新勘测设备。若要对前人研究资料进行借鉴,也要注意相关资料为最新版本,并对各项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灵活应用。当前,我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涉及到的很多电子勘测设备均为国外进口,在对我国地质情况进行勘测期间势必会有一定不便之处。所以,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勘测技术研究与发展,和国外先进勘测技术研发单位加强相互交流与学习,对与我国地质勘测需求相符的设备及技术研发加大资金投入。
5、准确查找资料
在对勘测资料进行查找期间,不可盲目,需要先对勘测场地周边地质环境以及地形地貌进行研究与记录,结合相关记录报告查找有关勘测资料,在资料更相符基础上确保后期获得更准确地勘测数据,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6、加强监督管理
岩土工程勘察期间,需要严格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勘测数据准确性、可靠性。在勘测期间,需基于科学经验健全地制定监督管理方案,因为复杂地质条件场地涉及到比较繁重的勘测任务,具体勘测周期也相对较长,而每个环节都需要细致与耐心,所以,监督管理者要注意在管理期间动态提醒勘测工作人员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并对检查数据进行反复核对,以确保数据来源高度可靠。另外,要强化审查工作,严禁出现越级勘测情况。为保证岩土勘察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还要注意对勘测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和教育,使其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四、结束语
复杂地质条件场地岩土工程勘测工作直接关系到后续工程建设进度与工程安全性,但因为复杂地质条件下所开展的勘测工作会受到多方因素干扰,需要相关部门保持高度关注与敏觉,对勘测期间遇到的各项复杂地质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不断创新有效方法加以解决。同时在勘察工作开展中要严格依据有关规章制度执行,合理设计并科学计算钻孔深度、勘测点间距和勘测深度延伸等,准确查找最新资料,科学构建监管体系,不断提升勘测工作者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伟. 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应用与实践[J]. 世界有色金属,2018,494(02):273-273.
[2]李中奎.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及实践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8,539(30):232-232.
[3]范寒光. 超高层建筑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分析与基础方案建议[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03):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