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条件对水稻生长季的影响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尹双喜
[导读] 摘要: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直接受到气象因素、气象条件的影响,为保障水稻的生长质量必须对气象条件进行科学控制。
        吉安县气象局  343100
        摘要: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直接受到气象因素、气象条件的影响,为保障水稻的生长质量必须对气象条件进行科学控制。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气象条件以及气象条件对水稻生长季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分析几个关键气象条件对水稻高产的具体影响,然后指出水稻生长和发育的最适宜气象条件,基于最适宜气象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水稻培育生长的最佳策略。
        关键词:气象条件;水稻;生长季;最佳策略
        气象因素、气象条件和农作物的生长息息相关,降水量、气温、日照强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加强气象条件对水稻等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不仅影响整个农业的发展,也影响水稻等粮食质量和产量的提高,起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水稻生长需要特定的自然条件,但实际很多地区降水、气温、光照等均存在不均匀的情况,不能在适宜自然条件下成长可能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在水稻生产和培育中必须进行更多的工作,气象部门和农业部门通力合作,在了解气象概况的基础上加强农业管理,控制合理的气象条件促进水稻生长。
        1.气象条件对水稻高产的影响分析
        1.1 适宜的高温天气
        水稻作为喜温作物,一般需要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比较好,但是持续高温(非极端高温、异常高温情况)情况下会影响水稻生长。一般30℃以上的温度并不会危害水稻生长,能正好满足水稻生长的温度要求,在有效积温额基础上安全稳定成熟。2020年的水稻生长季节中期积温均值和往年相比要高100℃以上,提高了产量的合理性。高温对水稻生长影响显著,尤其是二次灌浆的水稻品种会因高温受益,增加水稻粒重和水稻的结实率。非异常高温的高温作用下,水稻生长发育状况良好,能起到一定增产、增量的作用。另外,在昼夜温差比较大的情况下,白天较高的温度和夜晚较低的温度能有效促进光合物质的有效积累。
        1.2 干燥的气候环境
        空气湿度比较低的干燥气候下,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稻田中的气候。低湿度作用下,水稻叶片蒸腾速度进一步加快、根系吸水能力进一步增强,在保持水稻叶片坚挺的同时有效预防田间郁蔽问题。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水稻额病虫害问题也能起到防止蔓延和抑制作用。
        1.3 充足的光照条件
        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与其光合作用直接相关,为保障其光合作用能力,就必须要保证水稻具有充分的光合条件: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以及光照面积。就2020年水稻生长周期来看,在干燥的气候环境和充足光照条件的协调配合下有效提高了水稻光合作用效果,在水稻生长后期仍然保留部分绿色叶片,有效提高了水稻生长的光合效率。通过充足的光合作用,有效降低田间荫蔽、调整水稻受光态势、改善了水稻成长概况,对水稻光照强度的提高增加了可能。另外,在充足光照作用下还有效保障了水稻根系活力,保留的绿色叶片也进一步增加了叶面积指数,能有效促进水稻光合作用面积;除此之外,光照作用下有效延长了高光效叶片寿命,增加光合时间基础上保障了叶片不早衰。
        2.不同水稻生长季的最佳气象条件分析
        2.1 水稻移栽和返青期
 
        图1  水稻移栽和返青期最适宜气象条件
        水稻移栽和返青期的最适宜平均气温应该在16~18℃,并且尽可能保证在这一期间需要有5个左右的晴天日。在水稻移栽和返青期应该尽可能规避大风天气,若在大风期间进行移栽,可能会出现水稻浮秧问题;同时在水稻移栽和返青期还应该尽可能规避干旱天气,以避免因干旱可能引起的水稻秧苗萎蔫情况。另外,如果在水稻移栽期间出现气温过低的问题,若气温低于10℃会影响返青时间。
        2.2 水稻分蘖至拔节期
 
        图2  水稻分蘖至拔节期最适宜气象条件
        水稻分蘖至拔节期对水稻所处泥面温度具有较高要求,其温度需要控制在25~35℃内,另外在此期间还应该保障水稻生长期间水分充沛、光照充足。在此期间,如果因气象因素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就可能会影响水稻分蘖,甚至会抑制水稻幼穗分化。一般水温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7℃,气温的最低温度不能低于20℃。同时若在此期间出现阴雨天气,可能会因水层过深二出现贪青倒伏问题,提高稻瘟病的发生率。
        2.3 水稻抽穗至开花期
 
        图3  水稻抽穗至开花期最适宜气象条件
        水稻抽穗至开花期需要有适宜温度和适宜湿度,一般温度在70-80%、温度大于20℃,另外在此期间还必须保障光照充足,这期间有一定微风能利好水稻抽穗。在水稻抽穗至开花期还应该尽量控制降水量,尽量避开阴雨天气,降水量也需要在15 mm以下。除此之外,在此期间的风速也不宜过快,一般需要<7米/s;相对湿度也不宜过低,必须>15%;气温额最低温度为17℃,不然会出现水稻抽穗困难情况,甚至在<15℃情况水稻会直接不能开花。水稻抽穗至开花期的气温也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若低于15℃可能直接导致水稻出现障碍性冷害,进而引发水稻空壳,直接影响了水稻质量。甚至如果长期(>3天)气温过低(<17℃)会直接影响水稻结实率,其比率下降会超过60%。
        2.4 水稻开花至收获期
 
        图4  水稻开花至收获期最适宜气象条件
        水稻开花至收获期应该尽可能保障天气和水分,首先温度不能低于20℃,另外水分必须充足,光照充足,光照时间应保持在8小时以上每天。若水稻抽穗之后,在25天左右的时候一共保障其具有极高的湿度,较高的湿度有效保证水稻具有饱满的子粒。如果在此期间出现暴雨、大风天气,就可能会出现水稻倒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引发水稻颗粒出现落粒、瘪粒的情形,直接影响水稻果实品质。同时,在灌浆期间温度也十分重要,不能低于12℃也不宜高于18℃。
        3.基于气象条件的水稻培育策略分析
        3.1 培育壮秧
        (1)控制温度。在水稻苗期有效控制温度,按照由高到低的原则,播种后温度控制在30℃左右促进水稻出苗;若水稻苗出齐之后适当降低温度,控制在25℃左右。炼苗期间进一步降低温度,控制在21℃左右。在水稻苗培育的二叶期,采取周揭夜盖的方式进行温度控制,一般昼温控制在21℃左右,夜间温度需要控制在16℃,如此保障水稻秧苗出苗质量。为保障插后快速缓苗,一般在较低温度下控制秧苗,防止秧苗出现徒长的问题。最终保障在30~35 d 的秧龄期内培育出3叶左右的秧苗。
        (2)控制浇水。水稻培育期间的浇水量和浇水时间也需要进行控制。缺水时进行秧苗浇水,并且必须要浇透,保证秧苗置床中不能存在积水,以为秧苗根系发育提供足够氧气。同时浇水还需要结合天气状态进行,在低温条件或阴雨天气下可以少浇水,促进墩苗壮苗培育。
        3.2 适期早插
        水稻如果较晚插秧,就能够保障水稻具有较短额营养生长期,进而影响水稻叶片发育,最终导致水稻稻穗较小、产量下降。同时较晚插秧也导致秧苗的叶片数较多,影响秧苗素质,进一步加重水稻植伤,在这种条件下插秧,会熬制水稻缓苗满。因此,在插秧期间应该进行早插秧、早缓苗、早分蘖,在水稻安全抽穗期内开花,为灌浆成熟争取更多有效积温,保证水稻成熟更加充分。
        3.3 合理密度
        水稻稻穗收获数目和插秧密度息息相关,如果密度过大会引发田间郁蔽,影响水稻涨势的同时降低产量。因此,需要对插秧密度进行有效控制,一般插秧密度应该为20穴/m2左右,并且每穴插秧4-5苗左右,最终每亩插秧数目大约在6.5万基本苗。
        3.4 坚持烤田和间歇灌溉管水技术
        水稻烤田实际就是排掉稻田水,对稻田执行无水层管理。一般水稻种植期间需要有20-20天的烤田时间,并且这段时间尽快控制在水稻抽穗之前的30天左右。烤田的轻重以及时间会影响水稻的质量,同时烤田因素还一共和天气条件、施肥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合理调节烤田时间和程度,保证最终的水稻长相满足标准。一般在水稻成长期间进行浅水管理,有效避免深水淹灌问题出现,建议采用间歇灌溉的方式进行处理,循环交替,知道水稻最终成熟。
        结论
        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典型的因素是气象因素,可能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水稻质量。因此,在水稻培育和生长期间需要对气象因素进行必要调节和控制。合理控制调节水稻生长温度、调节水稻生长光照强度、合理调节湿度等,采用协调配合以促进水稻良好生长。
        参考文献:
        [1]邓梅,吴梦琼,赵辉,王雪琦,陈铁军,肖诗尧,肖妙妮.湘中地区水稻高温热害气象保险指数探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8):29-32.
        [2]刘洪英,鲜铁军,李睿,刘科.基于气象因子的水稻产量预报模型[J].陕西气象,2020(05):45-47.
        [3]吴添圆,吴道航,倾鹏程,蔡成满.浅析气象要素对中山早稻产量的影响以及建立产量统计模型[J].农业与技术,2020,40(16):43-45.
        [4]夏明安,许伟,姜旭鹰.勉县优质米水稻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20,66(07):84+96.
        [5]何亮,李祎君,钱永兰.2020年春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20,41(07):470-4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