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城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医疗卫生机构平台的纷纷开展,给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创新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管理质量,才能使其更高效、更科学地服务医疗卫生事业。
关键词: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与策略
1 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管理是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力资源配置的有力支撑和强大动力。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部门、组织部门或其他劳资部门参照党的干部政策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真实记录,其中记载医疗卫生机构职工的个人基本信息以及医疗卫生机构职工获得的荣誉、工作表现、德学才艺等方面。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是人事部门优化人才配置、绩效考核的参考凭据,对优化改革、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水平、扩大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响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管理是提高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保障。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纸化办公和知识管理的推进,人事档案如何利用现代化新型技术科学、规范、高效管理,对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信息化时代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应当具备的主要特征
2.1 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档案具备现实性、流动性、保密性和专指性等特征
现实性是指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部门在干部拟聘、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活动中需要经常翻阅人事档案,因此,人事档案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流动性是指一份人事档案建立完成后,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的内容,比如年度考核表、获奖证书等材料,医疗卫生机构的职工经常会有辞职调出、晋升和免职等情况,因此,人事档案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保密性是指人事档案里面记载一个人家庭情况等个人隐私。因此,即使人事部门查阅也需要遵守保密制度。
2.2 具有存储数字化、信息网络化及人工智能化等特征
(1)数字化存储。数字化存储就是把纸质的人事档案录入计算机数据库,以数字化的形态为用户提供服务,满足医疗卫生机构人事管理对人事档案信息的需要。(2)智能化应用。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档案管理软件的应用,促使档案工作者从繁重的手工操作模式中解放出来,工作的重点是开发人事档案信息资源,从而使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3)信息网络化。新型信息技术的崛起,促使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的采集、整理、传递和利用等业务流程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控制,突破信息壁垒,实现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一站式检索利用,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事档案价值。
3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缺少相关制度和管控机制
目前,相关的人事档案管理法未进行定期完善和修正,一些法律法规难以符合当前的人事档案管理现状,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和具体性,难以发挥指导和说明的作用。比如缺乏较为完备的人事档案管理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很难从制度层面确保人事档案的科学有效管理,运用于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的现代化手段、模式不完善,难以应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突发状况,难以确保网络信息化模式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另外还有些单位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归档范围,导致人事档案不齐全、不完整等。
3.2 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信息化基础薄弱
据调查,目前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主要存在信息化管理的意识不强、信息化管理的资源不足、信息化管理的利用受限制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的信息管理意识不强,对人事档案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软硬件条件不足,缺少光盘刻录机等硬件设备,没有人事档案专门软件,而且没有实现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使人事档案的利用率较低,很难实现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3.3 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风险问题
人事档案信息涉及每一个人的个人信息,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一旦出现泄露,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电子档案的安全是完全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的,目前从计算机系统来看,其操作功能是比较薄弱的,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受到病毒的侵犯,计算机病毒的侵犯过程具有广泛性、长期潜伏性和衍生性等特点。另外,计算机系统的运转需要在安全的物理环境中才能正常工作,其环境不但对计算机的温湿度、洁净度有要求,而且对其使用的电源、空调等也有明确的规定,否则,如果打破计算机系统原有的物理环境,计算机很可能无法正常运转,甚至会导致计算机系统整体瘫痪,无法工作。
3.4 人事档案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
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要求档案管理者不断地用新技能武装自己,有些档案员虽然能够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技能,但是缺乏计算机技能,阻碍了人事档案的网络化管理。还有一些档案员没有掌握网络安全风险的具体知识,在工作中可能加大人事档案信息泄露的风险。
4 构建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的科学策略
4.1 夯实制度保障,建立监督机制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制定适合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遵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范》等规章制度量身定制适合本单位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档案部门的监督作用,逐步实现标准化和制度化。同时成立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督导小组,对档案管理工作有效监督,将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与年终绩效考核、评奖评优挂钩,不定期、不定时地监督,并负责修订完善有关制度,遇到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其次,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收集、整理、装订、入库、储存、保密等工作都需要制定相应操作规范,以便有效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及保证档案工作的正规、安全、高效进行。
4.2 加快数字化与信息化步伐
首先,构建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数据库,逐步实现存储数字化。将馆藏人事纸质档案进行文件级录入,将个人获奖证书等图片进行全文扫描。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将人事档案进行电子网络传输,便于查询和利用,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次,依托智慧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化和网络化管理,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与智慧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平台无缝对接,打通信息孤岛,充分挖掘人事档案的价值,实现人事档案馆藏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管理一体化。
4.3强化信息管理,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第一,智慧医疗卫生机构背景下,需要设置用户的权限和用户的等级,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访问时需要输入正确的登录信息方可进入。比如,可以通过PMI(特权管理基础设施)授予管理权,用户在云端根据设置好的真实信息进行档案信息查询和利用;如果是从事档案数据维护的用户,也有自己的相关权限,只有申请管理员同意后方可进行后台的数据维护、数据升级和数据备份。第二,可以建立数字签名或者公钥加密的PKI平台,这样能确保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档案信息资源传输中的安全性,使各个部门在云系统中加密和数字签名完成工作,网络运行环境更加安全。另外要构建较好的网络设备运行环境,保证房间的恒温、恒湿,具备防火、防潮、防静电、防水、防盗等功能。
结语
综上所述,人事档案管理是医疗卫生机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随着医疗卫生机构大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革,尽可能地将网络信息化与人事档案管理做到完美融合,不断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增强人事档案管理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于露.新时期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J].办公室业务,2020(09):59+61.
[2]范莹.大数据时代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实现方法探究[J].兰台内外,2015(05):33.
[3]郭金菊.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与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0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