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探析 覃妙兰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覃妙兰
[导读] 摘要:公路工程属于公共产品,其质量关系到国计民生,必须严格管理。
        广州筑宇建筑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510230
        摘要:公路工程属于公共产品,其质量关系到国计民生,必须严格管理。同时,公路工程基建程序复杂、建设周期长、施工环境恶劣、质量影响因素多,因此,对其质量管理方法进行讨论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研究对象为建设单位及施工企业。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
        一、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必要性
        根据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公路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有很多部门的参与,某一公路工程中的人员组织结构不仅有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还有监督人员和前期的设计人员,由于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不同,所以在工作过程中,对于公路工程质量会有不同的要求或标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参考的标准不同,可能会导致不同阶段公路工程进行过程中的质量出现较大的差别。因此制定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能够保证公路工程在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下进行施工和建设。
        综合考虑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经济因素、科技水平以及相应的施工流程,制定出符合公路工程特点的管理标准,不仅能够使公路工程按照预计工期正常竣工,还能够保证在施工期间工作人员高度协作。根据制定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工程质量管理准则,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进行评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施工人员,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及工作质量。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不仅为我国公路工程的质量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
        二、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1)统一原理
        为了保证质量管理所必须的秩序,对工程实体的形成过程,制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统一标准。统一是相对的,只适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旧的统一要由新的统一所代替。
        (2)简化原理
        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需要,对质量管理标准化对象的结构、形式、规格或其他性能进行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炼并确定出能满足全面需要的高效能的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
        (3)协调原理
        为了使标准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平衡关系所必须具体的条件。
        研究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可促进从业单位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对企业进行管理,促进企业和产管理秩序化,保证和产各部门的活动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从而使生产得以正常地进行。
        三、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单位
        建设管理单位是项目质量管理的龙头。工程质量的优劣,从政治层面讲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从经济上讲,更是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优质工程会减少投资者的运营成本,延长使用年限,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劣质产品不仅会缩短使用年限,加大养护成本,甚至还会因给客户带来损失而引起诉讼。建设管理单位的标准化工作应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程序标准化
        国家为保证公路工程的投资效益和建设质量,制定了基建程序。从实践看,这些程序都是非常必要的,其有效地防止了重复建设和低效益建设,保证了建设质量。总体来说,项目建设必须遵守以下程序。
        ①项目准备。它包括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②项目实施。它包括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项目建设。
        ③项目结束。它包括项目交工验收;项目竣工验收;项目后评价。
        项目准备是搞好工程质量的前提,项目实施阶段是质量管理的关键,项目结束则是评价工程质量,消除工程质量隐患的重要手段。
        此外,还有设计变更程序、事故处理程序等由业主单位自行制定的建设管理程序。
        (2)文件标准化
        文件标准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招标文件标准化。招标文件是承发包合同的主要组成部分。交通部在认真总结公路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合同范本》,对建设过程甲、乙双方的责任、义务、权利进行了规定,涵盖面较广。因此,各建设单位应认真执行《合同范本》,并根据项目实际,制定专用合同条件,为今后实施管理做好法律准备。
        ②质量管理手册标准化。质量管理的手段、方法多种多样,作为建设单位,应因地制宜,依据合同规定,对质量管理中的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时间等实行标准化作业,使质量管理工作标准化、日常化、制度化,防止随意性。
        (3)档案管理标准化
        档案是建设过程的缩影,它对公路养护、改造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施工的记录表格须标准化,整个项目要做到统一、协调,避免施工单位各行其是,各搞一套。
        其次,竣工档案编制要标准化,在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就应对竣工档案的编制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包括内容、格式、归档时间等。


        (二)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是质量的直接责任人。质量水平不仅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反映,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带来影响。
        (1)实施质量管理组织结构标准化
        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质量保证的基础。ISO9000给出了三种通用的质量保证体系,很值得施工企业参考、效仿。确定质量保证体系时,需要认真考虑以下5个因素:
        ①设计的复杂性。指公路工程的难易程度。技术含量高,就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周密策划和控制。技术越复杂,需控制的参数就越多,就越要选择全面的保证体系。②设计的成熟性。主要指设计的标准化、通用化程度及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采用程度。若设计的成熟性较差,则宜选择ISO9001模式。
        ③施工过程的复杂性。指验证过的施工工艺的可用性,新工艺开发的必要性。如该公路项目新工艺使用较多,则宜选择质量保证要素较多的保证体系。
        ④安全性。指发生质量事故的风险和后果。相比之下,路基的安全性就较好,而桥梁隧道等安全性就要差些,对前者可选择较为简单的质量保证体系,而对于后者,则要建立比较严谨的质量保证体系。
        ⑤经挤性。指公路项目给企业和客户造成的费用与质量不合格所造成损失的大小。损失越大,则质保体系就越复杂,保证措施也就越周到。
        (2)企业工地试验室配备标准化
        工地试验室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一定的建设规模、技术难度必然有相应的试验室相配,试验室配备过高,则造成设备与人力资源的浪费,加大了质量成本,配备过低,则满足不了施工要求,起不到质量控制的作用。试验室配备标准化主要体现在试验室环境、设备、人员这三方面。我站最近出台了工地试验室条件,对此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相信会直到一定的作用。
        (3)实施生产工艺标准化
        生产工艺标准化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美国有一家桥梁咨询公司,针对每一件工作设定一个必要时间,既不能推迟,更不能提前。在他们看来,任何一个事必须有一个最低的时了发,少于这个时间则意味着工序的减少,必将会带来质量的隐患。生产工艺标准化包括工艺流程、时间、生产设备、生产人员等。我们公路路基施工的试验段,其目的是通过试验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施工工艺。但遗憾的是,目前试验段仅仅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用的作用。
        (4)施工计划标准化
        依据客观规律,施工工期与施工设备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我认为,实施计划标准化,可以避免赶工和怠工现象的发生,而这两者,正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
        (5)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标准化
        施工质量控制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就是三级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企业自检。通过对自检行为的标准化,可以规范自检人员的工作程序与工作内容,尽最大限度地控制质量事故发生,并最大限度发现已完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所谓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无外乎“事前预防、过程监督、事后控制”。
        ①事前预防包括操作人员的质量教育,重要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人员及机槭设备的组合,常见质量事故的防治方案等,要通过一系列的文件,对事前预防的内容、程序进行规定。
        ②过程监督主要包括质检人员的随机抽查、检测。这里所说的标准化是指检测的频率、检测的时机。如路基施工时,就要规定多少方土抽检一组压实度,碾压多少次以后开始抽测等。
        ③事后控制既包括对完工工程的抽检,还包括对事故的处理过程。对事故处理的标准化,主要是强调程序的规范。一般说来有以下程序:
        质检员提出检测报告——技术科提出处理意见——项目总工审批——监理工程师签批——生产科组织实施——质检科检测——合格——监理工程师签批、计量合格——反馈技术科。
        推行公路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有利于实现管理工作规范化、实际操作模块化,对公路建设项目,特别是对公路施工这一劳动力资源密集的行业更为适用,“大智若愚,大愚则智”,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公路工程作为一项造福于民生和社会的重要工程,只有具备高质量才能发挥其社会效益,保障社会的安定、有序发展。因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质量的控制是势在必行的。相比于之前的公路施工项目而言,当下的公路工程无论是建设难度还是质量要求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种提升保证了公路工程项目价值,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工程建设各方一定要发挥作用,从根本上保证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从而真正实现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孟宪文.浅析公路路基和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230.
        [2]刘松杉.浅析公路工程监理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6,(09):141+143.
        [3]解海梅.浅析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控制[J].科技视界,2014,(21):288.
        [4]黄诚辉.浅谈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6):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