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古建筑物的防火对策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董云海
[导读] 摘要:古建筑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楚雄州消防救援支队  云南楚雄  675000
        摘要:古建筑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大多数的古建筑物其建设材质主要是木材,耐火能力较小,非常容易引起火灾等灾害的发生。因此,要强化对古建筑物防火对策的研究,强化防火能力,减少火灾发生几率,避免古建筑物受到损害。本文主要对古建筑物的火灾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火对策,旨在进一步提升古建筑物的消防安全防范能力,最大程度上保障古建筑物的安全。
        关键词:古建筑物;防火;对策
        古建筑物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建筑物或者的结构体,如宫殿、陵墓、寺观等,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载体。因此强化对古建筑物的消防安全保护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要对古建筑的火灾特点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强化对古建筑物的消费安全防范能力。
        一、古建筑火灾特点
        (一)防火间距不科学
        我国古代建筑多数都是四合院结构形式的,往往是以建筑群体的形式建造,而且建筑材料以木质材料为主,干燥风化现象严重,一旦出现火灾就很容易造成连片燃烧的现象;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较小,没有设置防火分隔区和消防通道等,防火能力较低。
        (二)耐火等级较低
        多数的古建筑都是木质建筑,而且经过多年的风化现象,导致其极其容易燃烧,如果按照耐火等级划分,只到三级或者是四级;在古建筑物的建筑材料中,多数是以柏树、松树等木材进行建筑,其材质含油量比较大,在长年的风吹日晒的情况下,水分蒸发,其材质非常干燥,极易点燃;在古建筑物内部装饰中主要是利用帷幔、字画等进行装饰,为火灾发生提供必备的燃烧条件;此外,雷击、电气问题、自燃、烟花爆竹、小孩玩火等也是引起古建筑物火灾的重要因素【1】。
        (三)位置偏僻,不利于救火
        现存的古建筑物中,多数都存在于位置比较偏远的地方,例如深山、半山腰等区域,这些地方距离城区较远,交通不便,距离水源较远,且缺乏市政管网供水,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辆无法进入,没有足够的水源等,导致很难开展救火行动;此外,大多数的古建筑院落精巧,空间狭小,不经不能允许车辆通过,消防设施以及消防人员也很难迅速通过达到火灾现场,为灭火救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此外,很多古建筑物通风条件较好,台基较高,容易在风的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难以控制【2】。
        (四)消防管理意识不足
        很多古建筑的消防管理现状令人堪忧。管理人员消防管理意识不足,管理状态较为懈怠,消防管理制度不能有效执行,造成严重的消防隐患;缺乏完善的消防组织机构,领导人员防火安全责任意识不足,不能进行有效的消防安全防范管理;消防管理人员不足,擅离职守等现象普遍;此外还有消防安全防范自己不足,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防火制度不能贯彻执行;缺乏完备的消防设施等问题,导致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效率极低,留下了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
        (五)火灾损失重大
        古建筑物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在古建筑物中一般存放了很多的古代文物,如古代字画、雕塑等,非常珍贵,而且古代建筑物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物,因此,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3】。
        二、防火对策
        (一)强化耐火等级
        由于古建筑物主要是木质结构,其耐火性较低。在进行防火管理中,可以结合现代化的防火技术,对木质材料等实施阻燃处理,也可以把易燃构建进行更换,替换成耐火性较高的构建。

在古建筑物的木材构建以及内部装饰材料表面涂抹防火涂料等,增加其耐火等级,强化其防火性能;针对古建筑物内部的吸水性装饰物,可以通过阻燃液体的应用,增强其耐火性能;对于部分古建筑物,可以将易燃构建替换成耐火性较高的材料。
        (二)完善消防设施
        结合古建筑物的建筑特点以及消防影响因素,严格按照消防技术要求标准对古建筑物进行消防设施建设,强化其防火能力。其一,要注重构建完善的消火栓系统,使其符合古建筑物消防用水需求;在水源不足、消防车无法通过的古建筑物中,要设置充足的消防水缸、消防水池等设施,保障在发生火灾时能够供应充足的水源。其二,完善自动灭火系统,结合古建筑的整体建筑风格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防火改造,选择最佳的灭火系统,并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剂,防止在灭火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现象。【4】例如,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物可以选择湿式灭火系统,寒冷地区采取干式系统,存放有大量古代文物的古建筑可以采用气体系统等。其三,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持古建筑原貌,合理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对火灾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结合古建筑结构特点选择最佳的设施方案,例如大型殿堂内可以安装红外线光束感烟探测器等,文物较为密集的场所可以安装揽式线型定温探测器,文物存放区域安装或先行光纤感温探测器等。其四,在古建筑物内部的关键部位安装充足的安全疏散标志,并设置相应的禁烟警示,配备充足的灭火器等设施。
        (三)完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
        在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防范过程中,要构建完善的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强化领导责任机制,对具体的防火安全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保障防火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构建完善的消防安全制度,强化对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定期巡视和检查,并对检查过程详细记录,对古建筑开展定期的修缮维护,及时发现消防安全薄弱环节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解决;制定科学的灭火应急预案,保障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强化对管理人员的消防教育和培训,提升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其中包括扑救火灾、检查隐患、组织疏散等能力;相关监管部门要强化对古建筑消防安全的监管,保障防火措施管理的规范性。【5】制定防火安全检查长效机制,对重大安全隐患和重点部位进行及时的整改。要对古建筑物内的电器设备应用进行定期的检查,保障用电规范性和安全性,做到人离断电;结合古建筑物的地理条件,合理安装避雷装置,并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保障古建筑物的抗雷击能力。
        (四)优化周边环境
        结合古建筑物的防火特点和需求,建立多样化的消防站,组建不同类型的救援队伍,例如公安现役队伍、景区专兼职队伍、民间志愿者等,强化群防群治效果,提升灭火救灾力度;配置完善的救援设施器材,水源充足的地区,使用天然水源,水源不足的区域,使用消防泵房;交通便利的区域,设置消防通道和取水设施,交通不便的区域,在周边地区打井或者是设置饮水渠道等;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6】对古建筑物周边建筑物进行合理规划,拆除存在消防隐患的建筑物等,加大防火间距。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古建筑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是我国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因此要强化对古建筑物的安全管理,尤其是防火安全管理,结合古建筑物的火灾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防火应对策略,强化古建筑的防火能力,提升对古建筑物的保护力度,减少火灾发生几率,促进古建筑物的完好无损,为社会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白露,王力.古建筑物的防火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8):33-34.
        [2]康雪峰.文物古建筑防火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7):93-94.
        [3]毛荣淘.古建筑防火对策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8,4(18):66-68.
        [4]张莉蓉.古建筑防火管理和灭火对策的探讨[J].江西化工,2014(03):231-234.
        [5]杨斌.谈建筑物防火分区和安建大厦的消防对策[J].安徽建筑,2014,21(04):206-207.
        [6]秦文硕.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对策[J].现代职业安全,2009(10):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