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富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当前,我国各项施工技术都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建筑施工技术亦是如此。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混凝土浇筑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提升施工的综合质量,工作人员就需要做好细节管理,毕竟这一环节的实际效果将会直接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若有任何部分处理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裂缝出现,导致建筑质量下滑。因此,相关人员理应对此提高重视度,采取合理措施,提升技术的规范性,为后期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引言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领域中最常用的材料类型,其施工质量与建筑产品的使用安全性、结构稳固性、寿命耐久性密切相关。现阶段,随着高层建筑、大规模建筑的日益增多,几何尺寸在1m以上的大体积混凝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施工实践当中,并发展成为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着力点。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展开探究讨论。
1混凝土结构的优势
(1)可模性良好。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混凝土经搅拌后,可根据施工方案进行塑形。混凝土结构良好的可模性特征为其在各类建筑工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奠定了良好基础。(2)耐久性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较强。通常情况下,这类结构的使用寿命较长。除严重裂缝问题外,混凝土结构质量多可维持较长时间。(3)成本较低。与钢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的成本较低。在建筑工程建筑,尤其是大型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可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
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1)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为确保能够有效地对工民建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进行提升,那么在工程开展的前期,应该强化对施工原材料质量的把控。在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购买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安排责任心较强并且能够约束自身的人员对材料进行选购。同时,混凝土原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前,还需要二次检查,在材料质量满足标准之后,才可以进入到施工现场,确保后续施工不会出现任何的质量问题。2)科学地开展混凝土搅拌工作。通常情况下,在对混凝土搅拌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应该依照一定的顺序以及材料的比例投放搅拌材料。同时,在搅拌环节,对于搅拌的时间,需要强化把控力度。并且,由于应用场合的不同,所以对混凝土强度等特性的需求也会存在很大差异。故而,在搅拌的时候,还应该结合具体情况,严格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以便浇筑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加顺利。3)科学地对混凝土进行运输。在实际的施工阶段,针对混凝土运输工作而言,应该安排相关人员对输送管道进行检查,以便输送管道具有较强的通畅性,不会出现堵塞的情况,从而让运输过程能够更加顺利。同时,在对混凝土进行运输阶段,通常会借助混凝土泵等设备。所以,为了确保施工的稳定开展,相关人员需要提前对设备进行检查,能够对其基本使用方法以及技能进行掌握。
2.2泵送工作
在混凝土的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理应为其单独放置一个拖泵和移动泵,以此展开搅拌工作,之后再通过泵将所有搅拌完毕的混凝土运入到浇筑地点。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泵管安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仔细观察,检查其中是否有混凝土残留,特别是一些拐弯的部分,更要认真清理。同时还要仔细观察接口位置的密封程度是否达标,以防会有漏浆的情况出现。在正式进行泵送之前,工作人员还要使用清水将整个管道湿润,之后再用水泥砂浆进行润滑处理。在泵送的时候,应当对料斗中的混凝土含量予以全面控制,通常来说至少为200mm,以防泵机内部会将空气吸入进来,导致堵塞情况出现。
2.3混凝土养护的技术工艺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相关人员还需对混凝土实施较长周期的保养维护,以保证混凝土处在健康的成型状态当中,避免裂缝故障、沉降故障等负面情况出现。例如,在某工程10#楼的混凝土承台施工中,施工人员采取了“外蓄”的养护措施,即在混凝土基本终凝后,用塑料膜、麻袋片对其进行常规的外部保护。而在混凝土内外温差达到25℃左右时,再覆盖上毛毯、二层塑料膜等加护措施。养护时长达到7d时,拆除侧模,并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长达到15d时,终止养护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混凝土承台的质量得到了充分保障,实现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施工应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同时,为保障无缝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可在同一时段完成水泥、膨胀剂材料的投放。搅拌完成后,按照跳仓施工要求,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浇筑期间,需警惕施工缝、冷缝等问题的发生。一旦产生上述问题,可运用预埋冷水管、膨胀砂浆接缝处理等措施,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浇筑施工期间,还需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为保障混凝土结构强度,可于初凝1h内开展二次振捣。振捣施工标准为混凝土坍落度达到30~50nm。施工完成后,利用洒水法进行养护,以避免局部裂缝的产生。
2.4提升对混凝土温度的管理
冷却碎石在混凝土搅拌期间十分重要,主要是为了调节混凝土的温度。并且,需要针对混凝土进入模具的温度进行管控。建筑工作者必须加注降温管开展降温施工。如果在温度比较高的条件下,需要合理的缩减灌浆量,应用层面的方式确保可以疏散热量,并且,如果白天温度异常偏高,则需要立即终止建筑操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通过洒水的方式降低混凝土表层温度,之后应用塑料膜进行防护,通过此种方式良好的对混凝土的湿度与温度进行管控。
2.5分层施工的有效实施
科学实施分层施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体积混凝土收缩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分层施工主要分成分段分层、全面分层以及斜面分层几种。关于分段分层,指的是执行混凝土浇筑操作时,首先浇筑底层,之后执行第一层的浇筑施工,并依次进行其他层的浇筑施工,这样分层施工的方式通常在第一层混凝土尚未发生凝结时便执行了最后一层的浇筑施工,这一方式在混凝土供应相对偏少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实用。关于全面分层,指的是结束大体积混凝土第一层浇筑操作之后实施第二层的浇筑处理,同时以此作为基础完成逐层的持续浇筑。这样的分层施工需要在保证建筑结构平面尺寸足够精准的基础上实施,在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特殊要求时需要将其分为两段进行工程施工操作。关于斜面分层,通常应用于工程斜面坡度不超过30°而且结构实际厚度相对偏大的建筑工程施工中。
结语
总之,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对于建筑物方面的需求也有了较大提升。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一直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其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导致整体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影响了项目的综合质量。为此,施工人员就需要充分把握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要点,对其中的核心环节予以明确,加强细节部分控制,做好分析工作,选择最为合理的措施展开优化。
参考文献:
[1]张玉东.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8(9):172-173.
[2]徐卓,张佳.试论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8(4):74.
[3]张国福.论水利工程大坝护坡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标准化,2018(6):111-113.
[4]高晓.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5):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