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卞东峰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卞东峰
[导读] 摘要:目前预制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趋势,本项目采用BIM技术,秉承目前的技术架构,侧重BIM技术与保障制度结合,提升预制装配式项目施工管理信息化水平。
        临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目前预制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趋势,本项目采用BIM技术,秉承目前的技术架构,侧重BIM技术与保障制度结合,提升预制装配式项目施工管理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BIM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大力推动 BIM 技术的发展能够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保障工程的设计、生产、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使装配式建筑设计前期、运营中期、维护后期得到有效监管,保证工程质量。综上所述,合理有效地应用 BIM 技术的能够让建筑行业得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一、现有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优点与不足
        装配式建筑是用在工厂预制完成的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组合安装完成施工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占用的施工场地相对较小、施工噪声小,有利于施工标准化、节约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具有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低的优点,还有就是在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机械化、高精度的生产方式,也可以从源头上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对于装配式建筑,目前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缺少既懂工业化生产又是施工专家的技术性人才。此外,在施工中施工进度受构件预制厂商的制造能力,运输能力等因素限制较大。还有工程变更对构件的生产有较大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安装错误、缺件、安装空间不足等情况。
        二、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一)BIM技术
        我国建筑领域使用BIM技术是一次意义非常重大的变革,将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之中,可以将之前的二维图纸、符号等让人们难以理解和难以想象的抽象化的建筑图形可视化,显示出建筑建成后的效果,而且三维建筑立体模型还承载了建筑图中的很多数据信息,有利于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的各个阶段、各部分以及参建各方之间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和交流,避免信息的过载或者流失,从而减少经济损失,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建筑工程各方的工作效率,最后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的安全,使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二)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
        1BIM 技术在造价预估中的的应用
        BIM 技术管理系统里储存着许多建筑资源信息数据,而且可以动态化监管施工材料和资源,利用互联网技 术迅速实行 BIM技术 模型的数据统计,有效计算出工程量来减少人力工作量,缩减误差。依据有关调查结果 显示,BIM 技术的优点是能够计算工程量和提前预估评价工程合理性。这样可以让预估的工程造价精度保 持到最小,大概能够减少八成的预估损耗成本,而且 可以除去 40% 非预算内的变动。
        2施工成本管理
        在施工图预算BIM技术应用中,根据施工图设计资料、变更资料、公共建模规范和构件分类编码等文件,基于施工图设计模型创建初步算量模型。根据清单规范、定额规范和工程做法编制工程量清单,遵循工程量计算规则,结合构件的特征和参数,自动计算模型元素的清单工程量,并生成各专业算量模型。将清单工程量计算结果导入计价软件中,依据定额规范和价格信息,计算工程价格。
        3资源管理
        从深化设计模型中获取的材料清单,经过处理形成了材料采购信息,进入实际生产施工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应用BIM技术,编制采购计划、管理材料仓储、材料使用管理、信息追溯管理等,进行对外工程质量数据的接收和交付工作,并配合投资方以及其他参与方对工程质量的检验工作。
        4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BIM技术应用包括:施工深化设计、施工组织模拟与优化、施工工艺模拟与优化、图纸会审、可视化交底、设计变更管理。建立BIM技术建筑模型,添加相关的建筑信息。

结合工程项目的需求,负责BIM技术可持续设计,其中包括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设计、节能分析、室内外渲染、虚拟漫游、建筑动画;施工阶段的虚拟施工周期和工程量统计等。
        5进度管理BIM技术应用
        在编制进度计划的BIM技术应用中,进度计划需要根据工程特点、工程项目的工程量,以及工程项目的工作结构分解确定的工程项目的工期来进行控制本项目的进度,以及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工期的优化等,这些均可以通过BIM技术系统来实现。
        6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在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进行加工预制构件模型、施工图纸设计和深化设计模型等质量管理模型,按照项目实施的规程、国家验收的相关规定和相关质量目标制订本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计划,进行BIM技术工程质量的管理,涉及阶段性工程质量检查以及交付验收的工程质量检查,同时解决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监控。项目的安全管理也可以通过BIM技术实现,与施工质量管理相同,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生产计划对工程的安全进行实时管理和控制,排除安全隐患,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三)实施过程与应用效果
        利用BIM技术特点深化设计,做到BIM技术图模一致,规范建模标准与数据交互标准。建立数据一致的云平台应用,便于各参建方基于明确的、精细的管理信息,便捷获取项目管理信息,以提升BIM技术应用成果的落地效果。明确BIM技术应用的深度与交付成果,避免过度建模与过度信息带来的投入浪费与混乱,增加BIM技术应用投入产出比。制定详细的BIM技术应用保障制度,提供技术与落地实施保障。技术部门全程参与,通过BIM技术虚拟建造技术优化管理与管控措施,做好可视化交底工作,提升沟通效率。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应用实现了较好的BIM技术应用效果。项目所使用的软件平台为BIM技术5D技术平台,它是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加上时间、成本形成五维的建筑信息模型,通过虚拟施工分析现场的材料堆放、工程进度、资金投入量是否合理,及时发现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工期、资源配置,实时调整资源、资金投入,优化工期、费用目标,形成最优的建筑模型,从而指导下一步施工。
        1进度管理中采用不同的方案比对,模拟与优化了进度计划,通过调整分部分项工程的流水节拍,缩短工期30天。
        2技术管理中进行深化设计,将设计问题消弭于施工之前,做到图模一致,为后面的BIM技术管理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可视化技术交底,提升沟通效率约30%。减少不合理的设计变更,提出图纸中重大问题5处,一般错误75处,图纸表达错误220处。
        3成本管理中常用BIM技术算量软件进行快速统计、制作采购清单、复核计划成本,提高效率约20%。
        4资源管理中通过场布与预制构件二维码管理,进行资源的调配,提升工作效率约10%。
        5质量安全管理中制作工艺模拟、样板模拟、安全模型与工人安全体验VR,减少工程质量缺陷问题约5%、安全隐患问题10%。
        6使用协筑项目协作管理平台用于信息管理,以系统手段规范全体员工的工作。
        结束语
        综上述,环境保护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建筑业施工中的扬尘、废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改变现状,突破环境污染的瓶颈,是我们当前应该考虑的问题。装配式建筑有其先天的优势——施工现场扬尘污染少、施工速度快、资源浪费少等优点,同时有设计一体化、构件成品化、安装现代化的特点,使它在建筑施工作业中与传统工艺相比有了较大的差别,施工技术要求更高,BIM技术可以在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和施工方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使装配式建筑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分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柯志恒. 绿色环保建材.2020(04)
        [2]关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汪相. 居舍.20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