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建筑施工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如何控制分析论述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郭付贵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大量的闲置务工人员加入建筑行业,安全施工中需要提高务工人员安全理念和提高管理水平。
        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  10037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大量的闲置务工人员加入建筑行业,安全施工中需要提高务工人员安全理念和提高管理水平。针对务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严格做好进场前三级安全教育入手,针对建筑行业“五大伤害”预防措施培训,过程施工提高安全意识,消除事故苗头。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做出不断的分析和应对策略,从而使得建筑工程行业在安全管理上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培训;五大伤害
        1 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意识提高源头做起
        1.1近年来,建设业快速发展并发挥支柱产业地位的同时,安全生产问题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在建设系统也加强了对施工中安全生产进行了各种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各种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仍让存在,因此如何排除根除突出的“五大伤害”整治问题进行控制就需要从基层抓起。
        1.2作为在基层从事建筑施工中监督安全生产管理员多年经验认为,要根除、排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从安全教育为基本,让员工从本身增加安全意识,从“强迫要求员工安全,让员工自己本人要安全的思想”及学习各种操作规程、规范、规定,让每个建筑工人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应遵章守纪。
        1.3那么如何从安全教育抓起并长期让员工心中安全警钟长鸣呢?
        1.3.1首先项目经理加强安全法规,强化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责任,坚决杜绝私招乱雇和以包代管。“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控制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1.3.2其次就是分包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明确施工分包管理人员的关键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能因为抢进度不要安全,为节省安全投入资金或少投入安全共时,而惑时安全的思想,从管理基层消除“三违”发生尤为最要。
        1.3.3员工进场之前必须进行入场基本安全教育,让后再进行各工种岗前培训不少于24时,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1.3.4访客、送施工材料及其他社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都必须进行入场安全基本教育,应知施工现场安全规定,并登记出入时间和电话通知被访人确认后方可进场。
        1.3.5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只有全体员工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岗位为基点,在日常工作施工作业中时刻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生产必须同时抓安全”的原则,安全意识思想的提高,在各个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施工作业时同抓共进的配合下,安全隐患就会消除,减少事故的发生。
        2 施工现场对“五大伤害”安全隐患监督
        2.1在建筑施工的特点,它给劳动者安全带来的不利因素:(露天高处作业多,交叉作业,工作条件差;各种大中小施工机械多,临时用电多;生产周期长,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施工现场变化大,生产过程规则性差;建筑向高层发展,场地逐渐变的狭窄),由于上述不安全因素就形成了,常见建筑“五大伤害”。
        2.2那么我们为了杜绝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做到“预防为主”,针对生产的特点,对生产因素采取切实的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3 预防建筑施工“五大伤害”的措施
        3.1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
        3.1.1对高处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行体检,并定期检查;
        3.1.2遇到六级以上的强风、浓雾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雨天和雪天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应立即清除;
        3.1.3对施工人员进行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直觉遵守施工规范;
        3.1.4危险地段或坑井边,陡坡处增设警示牌、警示灯、围护栏杆,夜间施工增加照明亮度;
        3.1.5购进符合规范的“三宝”、架杆、扣件等,并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3.1.6洞口、临边、交叉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必须按规范使用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并严格加强防护措施;
        3.1.7提升机具要经常维修保养、检查,禁止超载和违章作业。


        3.2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3.2.1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和用电知识的宣传教育;
        3.2.1建筑物或脚手架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的,应按规范增设保护网;
        3.2.3在潮湿、粉尘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施工现场要分别使用密闭式和防爆型电气设备;
        3.2.4经常开展电气安全检查工作,对电线老化或绝缘降低的机电设备进行更换和维修;
        3.2.5电箱门要装锁,保持内部线路整齐,按规定配置保险丝,严格一机一箱一闸一漏配置;
        3.2.6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正确选择和使用安全电压;
        3.2.7电动机械设备按规定接地接零;
        3.2.8手持电动工具应增设漏电保护装置;
        3.3预防物体打击的措施
        3.3.1拆除工程应有施工方案,并按要求搭设防护隔离棚和护栏,设置警示标志和搭设围网;
        3.3.2安全防护用品要保证质量,及时调换、更新;
        3.3.3经常检查地锚埋设的牢固程度和揽风的使用情况;
        3.3.4严格按照吊装技术操作规程作业;
        3.3.5改正不良作业习惯,严禁往下或向上抛掷建筑材料、杂物、垃圾和工具;
        3.3.6清理脚手架上堆放的材料,做到不超重、不超高、不乱堆乱放。
        3.4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措施
        3.4.1机械设备要安装固定牢靠;
        3.4.2增设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和断电保护装置;
        3.4.3对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维修,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3.4.4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和调试,消除机械设备的不安因素;
        3.4.5操作人员要按规定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3.5预防坍塌事故的措施
        3.5.1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3.5.2基坑开挖前必须做好降(排)水工作,并采取保护措施;
        3.5.3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按规定距离堆置;
        3.5.4为保证模板的稳定性,除按照规定加设立柱外,还应沿立柱的纵向及横向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
        3.5.5拆除作业现场周围应设禁区围栏、警戒标志,派专人监护,禁止非拆除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拆除建筑物应该自上而下依次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禁止掏挖;
        3.5.6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确定,并不得小于1.5m;
        3.5.7雨季和冬季解冻期施工时,施工现场要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和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施工;
        3.5.8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和找坡作业。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要认真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59—99,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全面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责任心、技术水平和安全素质;严格按照部颁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和作业,加大安全防护设施方面的投入,不得任意简化安全防护措施,杜绝麻痹思想和冒险蛮干,认真做好安全生产交底工作;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对违章作业者要严肃处理。通过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把建筑施工“五大伤害”降低到最低点,切实保障施工人员。
        参考文献:
        [1]方东平、黄新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王德轩、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福建建筑,2008.8;122.
        [3]李伟,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三西建筑,2008,4:34-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