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分析 翟磊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翟磊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凭借其多项优势在建筑行业被广泛推崇,相较于传统的施工工艺,其具有以下特性:能够使资源价值最大化,契合我国绿色环保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政策,施工效率较高,耗时较短,资金利用率高、成本较低。
        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21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凭借其多项优势在建筑行业被广泛推崇,相较于传统的施工工艺,其具有以下特性:能够使资源价值最大化,契合我国绿色环保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政策,施工效率较高,耗时较短,资金利用率高、成本较低。
        关键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逐渐发展完善成为我国主要的行业,带动了我国经济及社会的整体发展。但城市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与造成的环境污染,都对施工单位附近的居民生活及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具备节能环保性质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成为当前人们乐于选择的一种技术,在满足住户需求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绿色环保施工。
        1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原理
        装配式住宅是一种将传统住宅施工中的墙板、楼体等构件在工厂中生产后,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而成的住宅。采用装配式建筑过程中,合理运用装配化施工、标准化设计、智能化、一体化装修以及信息化管理模式。装配式建筑和传统建筑进行比较时,更具模块化和标准化特征,在施工设计、施工过程以及装修等多个环节,都具备了很高的施工效率。可以确保装修设计、施工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的同步进行,并合理运用数字化管理模式,能确保施工效率,有效提高装配式住宅建造性价比。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分析
        2.1设计阶段优化
        目前装配式构件设计的模式主要为深化设计单位和总施工图设计单位为同一设计单位,总承包单位根据深化图纸向预制工厂采购预制构件,此种模式造成设计单位、总成本单位及预制工厂三方独立存在,仅考虑自身的利益,如设计单位只管设计安全,满足设计要求、政府规划要求即可,且由于自身经验不足无法从成本的角度提出降本的优化设计。总承包单位仅从预制工厂的报价基础上综合考虑自身的施工投入进行报价,预制工厂和总包单位的理念就是按图施工,降本与自己无关。设计优化主要考虑以下几点。①从源头抓起,优选设计单位,尤其是装配式建筑成为趋势,要求战略合作设计单位对设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改变设计理念,从能才源头做到降本的可能。例如在户型设置时是充分考虑装配式建筑工厂预制的情况,增加标准构件的数量,比如凸窗尺寸、窗洞尺寸、楼梯、外墙节点尺寸和空调板尺寸等,增加标准化构件设计的可能性。又比如在深化设计时充分利用后浇带的宽度无上限的规则,尽量将大构件拆为标准构件,如两个不同户型相同开间的客厅,完全可以通过切割完成标准化,可类似处理的还有墙体;②总包单位和预制工厂联合投标,确认中标单位后及时和设计院沟通降本提效的措施。
        2.2施工工期短
        对比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和传统技术得出,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可以逐渐缩短施工工期,在确保工程质量的背景下加快施工速度。在使用装配式施工技术时,一定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施工,既可保证构件符合施工标准,又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应用混凝土装配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为企业节省成本,从根本上减少消耗,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另外,减少人力使用、材料消耗、机械设备投入等成本投入,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工程时间,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使用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时,会提前预留出安装其他装置的空间,在建筑外墙的同时也进行预保温和装饰工作,多项工程同时进行,和传统施工技术相比,在缩短施工工期的同时提高了施工质量。


        2.3浇筑要点
        若混凝土浇筑过程出现纰漏,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影响后续工程质量,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浇筑环节质量。应合理配置原材料,合理规划设计方案,充分考虑混凝土浇筑后的抗拉强度、硬度、散热性能等,选用适宜的原材料,并尽可能使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减少浇筑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内外温差,避免产生裂缝;还需加入减水剂等外加剂,防止泌水现象;在确保构件强度能够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提高骨料配比,以减少水泥用量,其中粗骨料应选用连续级配,细骨料使用中砂,且建筑前要做好配比试验。如有必要,可适当提高配筋率并添加高质量配筋,提高构件抗裂缝强度。浇筑前,应均匀搅拌并振捣,搅拌时需匀速同向,浇筑时对大型构件可分层浇筑,并做好控温,应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浇筑,夏季施工可在夜间或温度稍低时浇筑,若必须在高温时完成,则要注意应用合理的降温措施,外部增加遮阳设置,内部预埋排水管,辅助混凝土降温,整个浇筑过程中,必须关注混凝土温度,如发生温度提升过快、内外温差过大,必须立刻冷却降温,避免破坏混凝土性能。浇筑后,还要进行后期养护,其包括保温与保湿两项内容,对外部保温可避免内外温差加大,在构件表面覆盖不透风塑料膜则可减缓水分蒸发速率,定期喷洒自来水以防止表面干燥,养护结束后,混凝土强度可充分发挥。
        2.4合理运用装修技术
        在采用装修模式时,主要针对装配式住宅装修材料和产品进行成模型使用,具体包含了工厂化生产、集成化供应以及菜单式设计等共同构成。通过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模式以及集成装配式安装方式,具备了很快的生产速度、降低整体施工成本、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多种优势,能实际符合个性化装修相关标准和要求。通常来讲,工厂化装修应以消费者自身实际消费能力角度作为出发点,并对产品颜色和设计类型进行合理选择,可以充分发挥出个性化的设计要求。针对采用工厂生产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噪音,并具备了规模效应,可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应用。当前我国市场上很多装饰材料厂在进行生产过程中,都符合了菜单式设计以及工厂化生产标准和要求。
        2.5培养施工技术的专业性人才
        就当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使用情况来看,专业性人才匮乏,现有施工人员对施工程序及施工技术事项了解浅显,难以顺利解决关键技术性问题,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培养施工技术的专业性人才,引进专业技术性人才是十分必要的。对人才的选拔及培养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实现人才应用的针对性。针对施工单位中现有的人才,尽可能让他们从事自己擅长领域的工作,发挥个人专业特长。在每次项目中,由专业性人才对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及汇报,开设相应讲座的方式让其他人员进行学习、观摩。其次,重点针对工人专业基础的培养制度。施工单位对此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可以通过师徒制实现人才的培训工作。由管理层、工程师等上层领导人员分组带领基础工人,对组内人员进行培训;定期对基础工人进行专业性知识及技术的考察,最终成绩与带班人员绩效工资挂钩。最后,在人才培养制度上采用实习制。通过带班人员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的方式,提高基础人员的专业技能。理论讲解需注意讲解方式的多样化,实践操作注重对基础工人工作成效的验收,并及时给予指正、纠正。
        结语
        总之,就当前建筑工程而言,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是当下应用广泛、高效环保的技术,符合国家当下的发展观,具有极大的实际价值。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施工时间,减少环境污染,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与性能;即便在当下该技术的使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相关专业人员的钻研与完善,将其转变成我国建筑行业能够成熟运用的技术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晨曦.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与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49-50.
        [2]朱洪涛.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J].散装水泥,2020(2):23-24.
        [3]徐忠浩.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4):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