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国有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它不仅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也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国有企业如何在社会经济转型期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国有企业加强内涵发展,不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对企业发展做出科学的规划,主动应对企业环境的变化,优化企业运作管理、调整和控制,以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基于行政管理的重要性,深入反思企业行政管理,及时发现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企业行政管理策略,维护国有企业稳定、高效运行。
关键词:行政管理;国有企业;创新重构
1行政管理的职能分析
就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言,其主要涉及管理、协调以及服务这三大方面。首先,就管理职能而言,其主要是指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能够贯彻执行企业发布的相关政策以及命令。除此之外,其还需确保各国有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所制定的短期、中期以及长期计划能够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其次,所谓行政管理的协调职能,简单来讲,其是指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能够在充分协调各部门工作的基础上,进而为国有企业各项任务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其还需为各业务部门提供人力资源、生产、办公环境以及生活条件等各方面所需的多样化服务,从而为各部门的高效运转提供保障。总体来讲,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多样化信息进行收集,并在获取信息支撑的基础上为企业运行提供相应的方案支持、资源配给以及组织协调。由此可见,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着最为直接且密切的影响。
2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正如前文中所述,当前我国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尚且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急需加以解决。事实上,当前我国各国有企业在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成本,但其却因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致使行政管理效率低下成为了一种常态。就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而言,其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机构庞大臃肿现象尚未得到妥善地解决。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便使得其发展规模庞大、获取政府大量资金支持具备合理性。而行政管理机构作为国有企业运行中的核心机构,其规模庞大便也成为了一种常态。但此特性却带来了各种不良影响,比如,各部门之间往往会因为责任无法得到明确的落实而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其次,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权利高度集中现象同样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其欠缺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在此形式下,其决策的制定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色彩,从而导致其科学性、民主性的缺失。员工们常常因为缺乏话语权与决策参与度从而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一现象的存在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最后,科学规范的管理规则可谓是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但就目前我国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现状而言,其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在科学性以及全面性等方面尚且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与此同时,除了上述三大因素之外,人才的缺失同样是限制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3行政管理在国有企业中的创新型重构要点
3.1提高对人事管理的重视程度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行政管理工作要重视人事管理工作,使人才真正在国有企业中发挥他们的价值。第一,要通过行政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有企业的人才管理制度。国有企业应注重人才的选择,让敢干事、能干事、能成事的人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和上升途径。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效果,即工作开展的成效进行有效的评价,对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让评价结果公开透明,让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亮。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用人体制机制,实施人才振兴发展战略。第二,要通过行政管理进一步严格优秀人才的选拔标准。要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向各大高校和社会招聘优秀人才;要在实习期内严格考核实习员工,对实习期间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及时录用,对实习期间工作表现差、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能力不强的实习员工不予聘用。第三,要通过行政管理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人才培训工作,提升国有企业人才队伍的综合实力。
一是要对新入职的国有企业员工开展企业文化讲座、业务水平培训,带领新员工参观企业内部园区和工作车间,以老带新,让企业老员工给新员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心。二是要加强对企业老员工进行轮岗培训,增强老员工工作水平,培养多面手人才,满足企业发展中的各项需求。三是要对在重要工作岗位上的员工进行重点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丰富他们的视野,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光发热。
3.2创新行政管理制度
第一,要不断完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要加强对落后的行政管理制度进行分析,结合国有企业自身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创新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第二,要优化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能力差别大,工作分工不均衡,人员数量大等,应结合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实际,优化人员配置,精简不必要的人员,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的效能。第三,要加强国有企业管理层的建设。国有企业管理权力相对集中,权利往往掌控在少数人的手中,一旦决策失误将为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创新性建立管理层队伍,合理划分管理层的管理权利,优化国有企业行政管理。
3.3创新行政管理方法
创新工作方法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拿来主义,就是学习同行单位各种做好行政管理工作行之有效的经验,逐步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另一方面就是踏踏实实的研究,一步一步向上发展,发挥主观能动性,谋新策,出新招,创新意,把创新的理念和要求体现到每一项工作中去。二要提升创新效能。强化超前服务意识,拓展行政管理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找准切入点,努力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滞后服务向超前服务转变、由事务服务向参谋服务转变,把行政管理部门建成把握全局的参谋中心、传达政令的指挥中心、管理事务的协调中心、渠道畅通的信息中心和工作一流的服务中心。
3.4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必须要警惕随之而来的重大风险:重大PPP项目的投标风险、公司的财务风险、重大项目的安全质量风险、保密工作所涉及的涉密风险,等等。国有企业开展的各项工作要在熟悉国家政策,理解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对于国家的最新政策要及时了解,对于重要的政策要及时解读,通过对国家政策法规和法律制度的学习,强化行政管理人员对各类风险的预判和预防能力,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促进企业发展、合理规避风险问题。同时要努力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意识形态能力,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对有些问题多想一想,切实提升意识形态的鉴别力;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适当了解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些热点前沿问题,切实提升意识形态的学习力;要善于拿捏词句、善于创新话语,切实提升意识形态的表达力,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结束语:行政管理是国有企业运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确保国有企业有序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要注重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行政管理方式进行积极创新和改善,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划分,强化责任意识,提升行政管理对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服务职能,为促进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 万菲.行政管理在国有建筑企业中的创新型构建[J].管理观察,2019(4):53-54,56.
[2] 黄晓丽.探析行政管理在国有企业中的创新型构建[J].中国商论,2020(10):181-182.
[3] 常鲁河.国有资产与产权变动企业档案处置的合规性实践探索[J].山东档案,2020(1):78-80.
[4] 戴月婷.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深度融合的路径[J].区域治理,2020(4):238-240.
[5] 曹曦.国有企业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变革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3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