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2010119850903XXXX天津第三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桥梁建设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进展。桥梁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都在持续扩大,在给交通出行提供良好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对建设质量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保障桥梁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需要注重采用先进有效的施工技术。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优化桥梁结构,控制施工流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桥梁施工;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大跨径连续桥梁通常跨径超过100m,具有形变量小、稳定性好、抗干扰性能强等特点,将此类结构应用于桥梁施工中可减少桥梁投运后的维修工作量,使桥梁整体使用寿命大幅延长、桥梁跨越能力显著提升。在具体施工时需加强桥梁基础部分、索塔与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的使用,提升桥梁整体质量与使用性能。
1桥梁施工类型
1.1悬索桥
悬索桥施工主要包含以下四个环节:①吊装环节,需沿跨中心至两边进行吊装施工,结合塔顶实际位移量进行索鞍偏移量的调整,保障合龙段安装符合施工要求;②架设锚道,需密切观察索塔两侧水平力、确保符合设计要求,随后完成中跨锚道面与边跨的架设;③调整悬索,基于数学模型计算出悬索的拉力数值,依据标准数值完成悬索的调整;④锚碇大体积混凝土,在此环节注意控制好施工温度,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或变形问题。
1.2斜拉桥
通常斜拉桥由主梁、索塔、斜拉索组成其上部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桥面吊机与梁端牵引导向一体化装置,减小悬臂前端的荷载。在主梁悬浇施工环节,需将合龙段高差控制为±30mm、挠度误差不超过±20mm、轴线偏位误差为±10mm、线性误差不超过±40mm。
1.3拱桥
在大跨度拱桥施工环节,需预先完成拱肋的预制处理,保障拱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并依次完成钢管拱肋安装、吊装绳索,综合运用索拼法、支架吊装法等工艺完成构件安装处理。
1.4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常采用悬臂施工法、顶推法、移动模架法、逐孔架设法等施工方法,其中悬臂施工法需沿桥墩两侧对称逐段完成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强度达标后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并移动模板与机具进行后续施工作业;悬臂拼装法指沿桥段两侧对称完成预制节段块件的安装工作,在张拉预应力筋后使悬臂不断接长、至合龙位置为止。由于在悬臂施工环节常出现墩、梁无法承受弯矩的情况,对此需做好墩、梁的临时固结处理,待悬臂施工至少有一端合龙后再恢复至原结构。
2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基本情况
2.1连续桥梁工程受力特点
大跨径连续桥梁中,多是使用连续刚构桥基础,这一结构体系是梁体和桥墩以相互固结状态呈现的,为此多数情况下,T型钢桥和连续梁上面是主要受力点。分析连续桥梁的受力特征,可以发现:①桥墩和梁体有效结合,使得桥梁工程上下部分共同承受重力,大幅度地减少桥墩顶部负弯矩情况。桥梁荷载问题是工程施工中重点考量的技术内容,其使用柔性墩建设方式,有效减少了桥梁在荷载变化中出现的不良影响,从而良好保障桥梁工程安全性。②大跨径连续桥梁建设中,混凝土受到温度变化影响出现收缩,从而墩台会有所下沉,进而桥梁结构的向下附加力会有效增加,工程安全性无法保障。
2.2技术特点
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应用中,发挥桥墩构建的前提基础作用,从相邻跨径方向开始,实施对称施工作业。工程技术手段的效率较高,使其在规定工期内按时完成,且能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施工成本。
3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
3.1前期准备
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以前,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勘察,明确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在审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需要立即上报,在得到相关部门的处理后方可进行施工。在选择施工材料时,需对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仔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不合格的施工材料不可运送到施工现场。全面落实施工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对整个工程的详细施工情况有清楚地了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所有施工活动满足有关规定,防止错误操作给整个工程施工造成影响。对工程进行详细分析后,结合工程的客观条件,最终确定该工程的支架施工方式为跨越式。
3.2跨越式支架
在对跨越式支架进行设置时,需以跨径箱梁的形式为基础,当跨径小于30m时,采取两跨的模式;当跨径大于30m时,采取三跨的模式。将9根半径为400m的素混凝土桩基础设置在双线墩两跨中间位置,其间距需保持在2m左右。将9根半径为400m的素混凝土桩基础设置在单线墩三跨两端的1/3的位置处,其间距需要保持在2m左右。
3.3支架预压
在支架搭设和加固施工完成以后,需要对其进行预压处理,其强度为箱梁自重荷载的1.2倍,使用沙袋完成支架压重施工。沙袋需要事先准备好,对沙袋的质量和重量进行严格把关。现浇混凝土的实际投影面积为支架的预压施工范围,在预压施工的过程中,需将预压区域划分成为多个单元,采取均面的方式来对预压荷载进行控制。对施工情况、施工顺序和加载位置进行科学设置,横向加载采取的加载方式为先中间、后两边的对称施工方式;纵向加载需要从中间位置开始向支点位置进行对称加载施工。
3.4安装支座
将分配梁设置在支架可调托撑上,立杆横向铺设的方木为分配梁,将10×10cm的方木铺设在横梁上,其间距为20cm。将厚度为1.5cm的竹胶板事先拼好,从而使模板的缝隙问题得到有效的回避。使用海绵条将模板搭接位置填塞好,并使用防水胶进行密封处理,使漏浆的问题有效的解决。
3.5钢筋工程
要保证施工效率,就要在加工厂中将钢筋制作成半成品,质检人员需对钢筋焊接质量进行严格检查,检查合格的产品方可运送到施工现场,并将其分类存放好。施工时需在底模位置进行测量放线,对钢筋位置进行合理的规划。使用吊车将钢筋全部吊运到底模上,并在底模上完成捆扎和安装施工,依据保护层的厚度,对垫块进行支垫,梁体混凝土与垫块的强度要保持一致。在捆扎横梁、侧板和底板的钢筋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侧面垫块和骨架底部的绑扎工作。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内模的垫块全部摆放好,接着进行内模安装施工。与此同时,需对抗震块预埋件的位置和支座预埋钢管的位置进行准确布置。在捆扎模顶钢筋时,要封闭好内模接口位置,对捆扎好的钢筋进行仔细检查,同时将钢筋四周的杂质全部清理干净。
3.6安装波纹管
通过预埋塑料波纹管的方式来完成预应力管道成孔施工,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对波纹管的位置进行确定,依据设计图纸将其制作成定位网片。在安装波纹管时,将预应力的横向和纵向坐标标注在底腹板钢筋捆扎台上,其间距为0.5m,最后使用粗钢丝进行固定。
3.7浇筑混凝土
在混凝土搅拌时,需要对下料量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混凝土不能及时使用而造成凝固的情况。混凝土下料不可过多,需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尤其是边角位置,一定要确保混凝土充足,并将其捣实,从而使腹板浇筑时出现的冒浆问题得到有效抑制。混凝土振捣施工时,需将振捣棒缓慢伸入到混凝土中,工作人员需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找平处理。对腹板混凝土进行浇筑时,确保模板的受力达到均匀状态。在振捣混凝土时,对振捣棒伸入到混凝土下层的深度进行控制,振捣到混凝土表面平整、无泛浆和气泡出现为止。振捣施工结束后,需将振捣棒缓慢移除,防止出现漏振或过振的问题。
结语
将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应用于桥梁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做好现场勘察、设计图纸分析与技术交底工作,结合桥梁工程所处区域的地质条件选取恰当的地基处理方法,加强对连续梁、支架、挂篮、合龙段与钢筋等作业环节的工艺技术把控,保障桥梁结构安全、减小应力偏差,更好地提升桥梁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泽泉.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及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8,24(16):88-89.
[2]李昊添.桥梁工程建设中大跨径连续刚构线性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科技,2019,3(14):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