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道路施工阶段交通疏散规划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宋文剑
[导读] 摘要:为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城市中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全方位推进,大量的道路施工对城市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为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城市中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全方位推进,大量的道路施工对城市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城市道路施工期间,针对相应的交通影响范围,进行科学的道路交通组织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规划的现状,道路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目标和原则,以及BIM技术在道路施工阶段的交通疏散规划中的应用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 交通组织疏散 规划
        1 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现状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大量道路进行改造施工。但是大量道路施工会占用有限的道路资源,与道路资源本身扩容能力不强和城市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形成了激烈的冲突[1~3]。因此,在道路施工阶段,如何合理进行交通疏散规划,就变得尤为重要。而通过利用BIM技术对疏散规划进行模拟,能更好的对疏散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和选择。
        2 道路施工期间交通疏散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2.1 交通管理规划的目标
        由于道路施工的影响,打破了道路交通平衡的现状,交通疏散组织就是通过重新分配道路资源,是车辆在整个施工路段得以有序的进行,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道路资源,使车辆用最少的时间绕行。与此同时,还要最大程度地减少由施工带来的各种影响。
        2.2 交通管理规划的原则
        (1)系统优先原则
        道路交通是一个整体,单点通行效益需要得到保障,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整个道路系统的整体效益。交通的改善措施应该以系统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2)“占一还一”原则
        道路施工会直接占用道路的空间资源,因此,在施工中,应最大限度地开辟 临时通行道路,供车辆通行,尽量做到“占一还一”原则,保障通行。
        (3)优先通行原则
        在道路施工期间应该保证行人、公共交通车辆和非机动车辆优先通行的原则。公共交通车辆应该尽量不改道,如果必须改道,需在施工路段处提供指示性交通用语。
        3 BIM技术在交通疏散规划中的应用
        3.1 BIM技术的概念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通过三维建筑模型,实现数字化加工、工程化管理等功能。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在同一平台上,共享同一建筑信息模型。BIM实现建筑业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工具。
        3.2 交通疏散规划的设计
        (1)交通状况分析
        交通分析主要是以下几方面:(1)施工路段分析。道路施工时对周边交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要把握道路原来流量的大小、交叉口的类型和沿线的交通出行状况.同时还要考虑服务水平.结合道路施工后的现状来分析施工路段的交通承载能力。(2)交通分流分析。主要是指对施工路段的道路网络和交通流量的性质进行分析.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流.根据出行目的选择相应的分流路线。
        (2)交通组织策略
        1)路网分流。

路网分流是在保证施工安全和交通安全的前提下,为了减少交通干扰和施工干扰,从区域路网分流的思路出发,力求保证在施工期间使车辆能提前转移到交通量相对较小的道路.减少交通压力。
        2)施工便道分流。施工便道分流就是在道路施工期间。修建临时便道供车辆通行,这是补偿给被施工占据的道路.可以减少在施工区域内不同性质交通之间的影响各种影响。
        3)公共交通组织。道路施工期间一定会对公交有一定影响,为了方便市民行,会在施下期间对公交线路做相应的调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如果施工路段占用了部分车道,需要调整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二、如果是完全封闭的道路的施工,那么途经的公交线路需要改道;三、如果施工路段占用了公交停车站那么这些公交停车站需要迁移或是取消。
        4)行人交通组织。道路施工期间步行群体也会有一定影响.行人交通组织的主要目的是引导行人疏散,保证行人安全,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在道路施工区域要设置临时的标牌,引导行人改变平时的过街路线,避开施工区域。二、保持人行道的通畅,必须设置醒目的警告标牌,为行人提供指引。三、画出标线来指引行人通道的方向。
        3.3 BIM技术的应用
        成渝高速入城段(三环路~绕城高速路)改造工程,西起三环路,与城内方向迎晖路对接,东至成渝高速路收费站,主线长度4.24Km,含三环路立交节点、洪河大道立交节点、东洪路下穿隧道节点、玉石一路下穿隧道节点等主要工程,以及道路桥梁工程相关的交安、照明、绿化、管线、智能交通、快速公交、既有管线迁改及旧桥拆除工程等。成渝项目施工环境复杂,工程与既有道路交叉较多,施工困难,交通疏散情况复杂。如何合理的制定交通疏散方案,保证施工的同时保证交通不会因施工造成拥堵就变得尤为重要。
        交通疏散的目标原则及设计策略都确定之后,疏散方案的设计及可行性是最为重要的。利用BIM技术,在方案设计中,可以将疏散方案进行可视化,对疏散过程进行模拟,使方案设计人员能够直观看到交通疏散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而完善并最终确定交通疏散方案。可以提前发现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避免实施过程中临时修改,并返工等情况。
        BIM技术可以根据交通疏散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模拟,辅助进行疏散设计,为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可以更有效的选择方案。首先,在交通分析环节,按照设计原则需要采集道路原来流量的大小、交叉口的类型和沿线的交通出行状况.同时还要考虑到周围的服务水平等,然后还要掌握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流量。BIM技术可以将这些参数进行可视化,构筑所有的道路及交叉口类型,模拟交通流量的大小,直观表现出重要的交通流量点及疏散路段。对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通行路段,可模拟高峰期通行频次,直观表现需重点考虑的路段,为方案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避免后期方案不符合要求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次,在交通组织策略的各个项措施中,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在既有路网和施工便道的分流设计中,通过BIM技术,直观规划出分流路线,并通过车辆通行的模拟,验证分流是否合理,能否有效的减小通行压力。同时对流量较大的路段,直观展示是否会造成交通拥堵,进而规划出合理的利用哪些既有路网和施工便道分流可以行之有效。道路施工队公共交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在不同时段及路段,公共交通的流量会不同,运用BIM技术对公共交通改道后的流量模拟,可以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的改道路线,直观的看出是的否需要迁移或取消相应站点。同时还可以在无法改道的路段模拟是否需要增加公共交通车辆,以便增大公共交通的运输能力。道路施工队行人的通行也会产生影响,在保证通行的同时还需要保证行人的安全。通过BIM技术对行人通行路线进行规划,模拟通行流量,保证通行顺畅。在保证流量的同时,还可以对需要设置警戒牌,疏散标识的地方进行直观表现,发现需要搭设防护棚等路段并进行相应防护样式设计。
        4 结语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城市交通越来越受到重视.道路的施工对城市交通会产生很大影响。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道路施工期间对交通的干扰,保证社会的良好运行,交通疏散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就极为重要,BIM技术能更好的辅助交通疏散方案的设计,确保方案设计的顺利实施,同时减少在方案设计阶段的错漏,避免出现在施工中发现方案不可行导致返工,停工等情况,造成工期延长、质量下降及成本提高等问题。因此,如何能更好的利用BIM技术,完善交通疏散设计,需要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新.我国城市交通管理现状及其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6):181-181.
        [2]林小龙.探讨城市道路设计缓解城市交通压力[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5).
        [3]张帆,赵金涛.交通需求控制: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策略选择[J].城市问题,2002(1):65-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