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 张冉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张冉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知,加大对其改善力度。
        天津市河西区卫生健康综合服务中心  天津市  30022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知,加大对其改善力度。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人们的环保观念不断增强,对建筑工程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将新的管理模式渗透到工程建设各项环节,制订绿色施工方案、采用环保材料、加强人员管理与现场污染控制,以此开辟施工管理新路径,促进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绿色施工管理
        引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各行业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和成果,为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进步贡献力量。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绿色施工管理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建筑单位不仅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还要对施工现场的资源浪费等情况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同时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健康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
        1.1施工管理机制的创新
        建筑行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必须紧跟社会前进步伐,对现有的施工管理予以创新,在维持企业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完成对潜在市场的开拓。为此,建筑单位管理人员需在施工作业中,对每个部门及每个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岗位责任加以详细划分,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对现有的施工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向予以创新,提高施工管理机制与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情况的匹配度,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建筑单位的企业活力,增强企业的施工实力,加强企业对市场机遇的把控能力,进而达到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1.2成本管理创新
        施工成本与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直接挂钩,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是实现施工单位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建筑施工中涉及资金使用的环节都需要降低成本,包括节约材料与能源,合理缩减人力成本,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责。同时,做好资金预算,对资金使用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实现资金利用率最大化,有效降低成本。降低成本的重要前提是不能对施工质量、进度、安全造成影响,在保证选用施工材料与设备符合标准要求、施工人员积极性不被打击的前提下,寻求合理渠道实现施工成本最小化。
        1.3创新人员管理模式
        在工程施工中需要大量技术人员,而人员素质对项目开展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人员管理成为施工管理的重点。在实际管理中,应确保每位工作人员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对人员进行合理配置。管理者通过良好的人员调度节约人力资源,实现人员方面的创新管理。在招聘工作中,可结合工程实际需求适当提高招收要求,使施工队伍的素质得到整体提升,减少各类消极施工现象的发生,同时应提高技术人员素质,使绿色工程更好地开展。
        1.4施工管理中的技术创新
        施工管理中的技术创新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理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是施工技术的创新。在管理技术的创新上,除要对现有的管理模式展开重塑外,还应积极引进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高计算机软件在实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效率。同时,改善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让管理人员借助相应的建筑工程管理软硬件设施,完成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时管理和跟踪,以便管理人员对施工中问题的解决,消除工程的安全隐患。在施工技术的创新方面,建筑单位应做到与时俱进,在施工中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优化建筑单位的施工水平。同时,还应设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勇于创新,争取做到技术和设备上的自给自足,并能反向对外实行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的输出,推动建筑单位的多元化发展。


        2绿色施工管理
        2.1制订科学的绿色施工方案
        在建筑施工正式开始前,应制订相应的计划与方案。在施工方案制订中,应对各项因素全盘考虑,如用料类型、材料数量、施工周期、各个阶段等,在施工材料方面更应事先进行细化。在绿色施工方案制订中,应在满足质量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将消耗量降到最低,做到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这样不仅能节约施工投资,还能有效减少资源浪费。以提高材料利用率为前提,优先选用可重复利用的节能环保材料,以此减少工程垃圾产生。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特别是工程建设为周围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应采取科学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2.2明确绿色施工管理理念
        目前,在建筑市场中施工建材的质量参差不齐,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材料不符合规定或是质量不合格,就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会给建筑环境带来影响。在建筑施工中为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应坚持遵循节能环保的理念,利用节能环保材料,减少建材损耗。在施工管理中先制订科学、完善的施工管理方案,综合考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具体要求,结合不同阶段的施工目标,制订施工组织方案和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科学划分施工组织管理人员职能,实行动态监管,加强对施工各个环节及各个流程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保证施工场地生态环境均衡,避免对施工场地环境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2.3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
        水资源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前“水荒”“水污染”等情况频频出现的大背景下,为达到节约水资源、避免水污染的目的,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管理人员必须对各环节的需水量进行预估,以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提升自身对水资源的管理能力。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遵循绿色建筑发展理念,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的方式,保证建筑施工的绿色环保。比如,在某小区的建筑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为保证工程施工环境的整洁,通过收集雨水并利用雨水冲刷周边道路的方式,不仅避免了粉尘污染的出现,还为建筑施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4加强施工过程的污染控制
        1.施工扬尘,首先要对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扬尘实行妥善控制,如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挡板,将扬尘飘散范围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内,并且同步进行现场临水降尘作业,将扬尘污染的飘散范围进一步缩小。其次,为将扬尘对施工材料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还应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采取一定的覆盖措施,且在使用材料前,实施除灰处理。2.光污染,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光污染,主要来自电气焊作业及夜晚施工作业的照明灯,干扰周边居民的夜间休息。为此,施工单位应购进相应的电焊遮挡设施,对电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光污染进行控制和处理,同时选用俯视角照明灯具,避免大型照明设备光线对周边居民产生干扰。3.噪声污染,对于噪声污染,建筑单位要将会发出噪声的施工环节,安排在早六晚十这个阶段,并根据周边居民的具体作息展开细节调整,尽量将该施工环节安排在居民的非休息时间段。可以在施工场地周边架设隔音棚、隔音墙等隔音设施,完成降噪处理,降低噪声污染。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大力推行绿色施工管理,有效规避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问题,优化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从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洪玉叶.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建筑施工管理的策略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0(8):117-118.
        [2]高亮.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建筑施工管理创新路径[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21.
        [3]王春红.绿色环保理念下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20(4):44+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